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5528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224445.3

    申请日:2023-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装置、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提供含有防止氢向沟道区域侵入的氢陷阱区域的半导体装置。半导体装置包含氧化物绝缘层、氧化物半导体层、栅电极、栅极绝缘层及第1绝缘层。在与栅电极重叠的第1区域中的栅极绝缘层的厚度为200nm以上。第1区域中,栅电极与第1绝缘层相接,在不与栅电极重叠而与氧化物半导体层重叠的第2区域中,氧化物半导体层与第1绝缘层相接。所述第2区域中的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所包含的杂质的量多于所述第1区域中的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所包含的所述杂质的量,与栅电极及氧化物半导体层不重叠的所述第3区域中的所述氧化物绝缘层所包含的所述杂质的量多于所述第2区域中的所述氧化物绝缘层所包含的所述杂质的量。

    半导体器件
    4.
    发明公开
    半导体器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41031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0812010.4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其能够使用氧化物半导体来作为配线材料。该半导体器件具有:氧化物半导体层,其设置在绝缘表面之上,有沟道区域以及夹着沟道区域的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与沟道区域相对的栅极电极;和设置在氧化物半导体层与栅极电极之间的栅极绝缘层,栅极电极是具有与氧化物半导体层相同的成分的氧化物导电层,氧化物导电层包含与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相同的杂质元素。

    显示装置
    5.
    发明公开
    显示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74178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111983.5

    申请日:2023-0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目的在于减少显示装置中的显示不均。显示装置包括:发光元件;在发光元件与驱动电源线之间串联连接的第1晶体管以及第2晶体管;与第1晶体管的栅极电极电连接的第3晶体管;以及在第1晶体管的漏极与发光元件之间并联连接的第4晶体管,第1晶体管的沟道宽度W1与沟道长度L1之比(W1/L1比)以及第2晶体管的沟道宽度W2与沟道长度L2之比(W2/L2比)比第3晶体管的沟道宽度W3与沟道长度L3之比(W3/L3比)以及第4晶体管的沟道宽度W4与沟道长度L4之比(W4/L4比)大。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677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344225.9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提供抑制光劣化的半导体装置。半导体装置包含:栅电极;栅电极上的栅极绝缘层;栅极绝缘层上的具有多晶结构的氧化物半导体层;氧化物半导体层上的源电极及漏电极;和覆盖源电极及漏电极、且与氧化物半导体层相接的层间绝缘层,S值为1.5V/dec以上2.5V/dec以下。氧化物半导体层包含:与源电极及漏电极中的一者重叠的第1区域;和与层间绝缘层相接的第2区域,第1区域的膜厚与第2区域的膜厚之差可以为5nm以下。

    薄膜晶体管及电子设备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2245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380042084.2

    申请日:2023-04-19

    Abstract: 薄膜晶体管(10)包括:设置在基板(100)之上的具有多晶结构的氧化物半导体层(140);设置在氧化物半导体层之上的栅电极(160);和设置在氧化物半导体层与栅电极之间的栅极绝缘层(150),氧化物半导体层包括:与栅电极重叠且具有第一载流子浓度(n1)的第一区域(141);与栅电极不重叠且具有第二载流子浓度(n2)的第二区域(142);和与栅电极重叠且位于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三区域(143),第二载流子浓度比第一载流子浓度大,第三区域的载流子浓度在从第二区域朝向所述第一区域的沟道长度方向上减少,沟道长度方向上的第三区域的长度为0.00μm以上0.60μm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