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适应变截面风道的动力车空调回风系统及动力车

    公开(公告)号:CN11589209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47235.6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适应变截面风道的动力车空调回风系统,包括:回风装置,其安装在司机室内的隔墙上;风道腔,其设置在隔墙内并且与回风装置连通;空调机组,其安装在隔墙的后方;蒸发器腔,其设置在空调机组内且与风道腔对准并相互连通;蒸发器,其安装在蒸发器腔内;密封胶条,其将隔墙、风道腔、空调机组和蒸发器腔密封地连接;导流板,其位于风道腔内并且将来自回风装置的空气的流向和流量分配;隔墙设备,其安装在隔墙上并位于回风装置的上方。本发明通过在风道腔里设置导流板,对空气的流向和流量进行调节,彻底解决了由于空调蒸发器表面风量不均而出现结冰,甚至堵塞的问题,避免了蒸发器结冰后空调停机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空调的运行可靠性。

    一种内燃机车燃油箱疲劳强度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62210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1448876.9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车燃油箱疲劳强度分析方法,一种内燃机车燃油箱疲劳强度分析方法,燃油箱承受基础激励振动分析计算模块的搭建,通常用于悬挂式燃油箱,采用随机振动分析模块;燃油箱承受交变力等一般激励情况下振动分析计算模块的搭建,通常用于承载式燃油箱,首先进行谐响应分析,应包括单位激励和阻尼设置,频率范围应大于激励频率范围,采用nCode模块进行疲劳损伤计算,算法选择应该与SN曲线模型相对应,平均应力修正选择Goodman方法。采用拟静水压强的质量附加方法模拟燃油,不需要划分流体网格,减少了建模和计算成本,且该方法不受限于应用软件。在疲劳强度的分析中,计算不同充液比模态,考虑了燃油对燃油箱动态特性的影响。

    一种六轴机车轴重转移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51423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23417.0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车的领域,提出了一种六轴机车轴重转移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机车的设计参数,从设计参数中选择设计变量以及对应的初始值;建立车体、前后转向架进行机车轴重转移力学模型,并作为平衡条件;选择优化机车黏着利用率作为目标函数,选择包括所述平衡条件的约束条件,进行求解得到优化机车黏着利用率对应的设计变量的优化值;将所述设计变量的优化值代入所述机车轴重转移力学模型中,得到优化后的轴重分布并计算得到优化后的黏着利用率和牵引力,根据优化后的黏着利用率设计六轴机车,在运动过程中将牵引力施加到六轴机车的各轴上。通过轴重转移优化降低机车发生空转风险,提高列车牵引性能,降低列车速度波动。

    一种动力车底架用垂向限位吸能装置及动力车

    公开(公告)号:CN1177195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043866.4

    申请日:2024-0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力车吸能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动力车底架用垂向限位吸能装置及动力车。该动力车底架用垂向限位吸能装置及动力车包括:固定板、第一限位吸能装置和第二限位吸能装置。所述第一限位吸能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用于对所述固定板受到的冲击进行限位和吸能;所述第二限位吸能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吸能装置的内部,用于对所述固定板受到的冲击进行进一步的限位和吸能。该动力车底架用垂向限位吸能装置解决了动力车底架和转向架之间的限位吸能问题,且更换方便,能更好的保护底架。

    一种高承载的轻量化安装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788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57717.4

    申请日:2024-09-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承载的轻量化安装结构,为由两个侧板、托板、底板、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组成的箱形结构,其中两个侧板平行间隔布置在左右两侧,托板和前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均与两个侧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托板位于前连接板的前侧下方,底板的左右两侧与两个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前连接板的底部与底板连接,后连接板的左右两侧与两个侧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消音器的安装支架与托板固定连接,两个侧板的后侧底部与机车侧墙上悬梁固定连接,两个侧板的顶部与侧墙固定连接。本发明采用轻量化结构替代了原来的厚板满焊的结构,消除了长大焊缝对结构的影响,避免了原安装座在焊接处因焊接应力产生的较大焊接变形。

    一种内燃机车燃油箱疲劳强度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6221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111448876.9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车燃油箱疲劳强度分析方法,一种内燃机车燃油箱疲劳强度分析方法,燃油箱承受基础激励振动分析计算模块的搭建,通常用于悬挂式燃油箱,采用随机振动分析模块;燃油箱承受交变力等一般激励情况下振动分析计算模块的搭建,通常用于承载式燃油箱,首先进行谐响应分析,应包括单位激励和阻尼设置,频率范围应大于激励频率范围,采用nCode模块进行疲劳损伤计算,算法选择应该与SN曲线模型相对应,平均应力修正选择Goodman方法。采用拟静水压强的质量附加方法模拟燃油,不需要划分流体网格,减少了建模和计算成本,且该方法不受限于应用软件。在疲劳强度的分析中,计算不同充液比模态,考虑了燃油对燃油箱动态特性的影响。

    轮轨接触点计算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0832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415502.1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轮轨接触点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轮轨局部坐标系及全局坐标系选择;S2、轮对姿态描述方式选择;S3、车轮、钢轨廓形分段拟合;S4、轮轨廓形穿透量计算;S5、获得轮轨接触点位置,其中,步骤S2采用欧拉参数。本方法采用基于廓形拟合的迹线法的技术路线,通过在轮对姿态描述方式选择环节采用欧拉参数替代欧拉角,提高了轮轨接触点求解算法姿态描述的通用性,解决欧拉角奇异问题,使其能方便地集成到多体动力学求解中。

    一种机车主变压器油箱设计方法及强度仿真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7460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1910912115.0

    申请日:2019-09-25

    Abstract: 一种机车主变压器油箱强度仿真分析方法及设计方法,建立变压器器身和油箱的实体模型;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进行器身和油箱模拟,得到模拟结构;对所述模拟结构施加载荷并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本发明通过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并对模拟结构施加载荷进行分析,保证了机车主变压器油箱强度仿真分析的准确性,通过以绑定接触对形式将质量点与垫块连接,模拟成整体结构;将所述的整体结构的垫块与油箱摩擦接触连接,在抽真空状态下,也能模拟变压器器身对油箱箱盖及箱体侧壁的支撑作用,简化了计算过程,油箱承受某一方向上的加速度载荷时,反方向上的分离趋势也能模拟出来。

    一种重联内燃机车的燃油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1419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17830.8

    申请日:2022-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联内燃机车的燃油系统,包括两个燃油体系,所述燃油体系包括燃油箱、启动燃油泵、三通换向阀和第一逆止阀,其中,所述燃油箱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启动燃油泵,所述三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启动燃油泵,所述三通换向阀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一逆止阀,所述第一逆止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燃油箱的回油口;并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燃油体系的三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之间通过互补管路连通。本发明提供的重联内燃机车的燃油系统,改变现有重联内燃机车依旧采用原来相互独立的燃油系统的形式,实现重联内燃机车之间的燃油互补,降低燃油系统工作的能耗,提高重联内燃机车燃油系统的可靠性。

    一种机车主变压器油箱设计方法及强度仿真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7460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12115.0

    申请日:2019-09-25

    Abstract: 一种机车主变压器油箱强度仿真分析方法及设计方法,建立变压器器身和油箱的实体模型;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进行器身和油箱模拟,得到模拟结构;对所述模拟结构施加载荷并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本发明通过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并对模拟结构施加载荷进行分析,保证了机车主变压器油箱强度仿真分析的准确性,通过以绑定接触对形式将质量点与垫块连接,模拟成整体结构;将所述的整体结构的垫块与油箱摩擦接触连接,在抽真空状态下,也能模拟变压器器身对油箱箱盖及箱体侧壁的支撑作用,简化了计算过程,油箱承受某一方向上的加速度载荷时,反方向上的分离趋势也能模拟出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