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03731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04602.7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冲结构、缓冲吸能回收装置及飞行器,该缓冲结构包括:蜂窝芯,蜂窝芯具有多个容纳孔,多个容纳孔用于容纳飞行器级间分离过程中的爆炸螺栓残余部件;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蜂窝芯设置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与蜂窝芯的截面随形设计;其中,在飞行器级间分离的过程中,缓冲结构通过自身塑形变形以吸收爆炸螺栓残余部件的能量。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具有高度危害性的爆炸螺栓分离残件进行安全可靠地回收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13182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32955.9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滑动连接结构,包括舱体、整流罩和多个间隔设置的用于舱体和整流罩可滑动连接的连接组件,其中,整流罩的主体结构大致呈U形,且U形两侧壁上沿均向外翻边,翻边用于与所述舱体连接,任意一个连接组件包括:隔热垫、隔热压条和多个连接件,其中,隔热垫设置在翻边的朝向所述舱体的一侧面上,隔热压条设置在所述翻边的背向所述舱体的一侧面上,隔热垫、翻边和隔热压条形成三明治结构;每一个所述的连接件用于将三明治结构压紧在所述舱体上,且连接结构中,翻边相对于隔热垫和隔热压条分别为可滑动设置。本发明提供的可滑动连接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舱体和整流罩的连接所存在的热变形不匹配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299499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0900368.1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修正因子的多步骤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及飞行器,方法包括:确定飞行器的结构设计指标需求及设计空间;根据飞行器的优化设计目标和约束指标以建立拓扑优化求解方程;向约束指标施加修正系数,根据修正后的约束指标建立考虑修正因子的拓扑优化求解方程;在考虑修正因子的拓扑优化求解方程的基础上,输出用于模型重构的拓扑优化构型参考结果;在飞行器的几何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飞行器的参数优化模型;根据飞行器的优化设计目标以及约束指标以建立参数优化求解方程;对飞行器进行参数优化以形成用于指导飞行器结构设计的结构参数结果。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优化过程中的迭代反复次数多、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03793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10004334.9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冲吸能回收装置设计方法及缓冲吸能回收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缓冲吸能回收装置的应用环境及安装位置,将缓冲吸能回收装置的吸能性能及可靠连接性能作为设计关键点;步骤二,针对缓冲吸能回收装置的吸能性能的设计关键点对缓冲吸能机构进行选择;针对缓冲吸能回收装置的可靠连接性能的设计关键点对缓冲吸能机构的固定连接件进行选择;步骤三,针对步骤二中选择的缓冲吸能回收装置,分别开展数值仿真分析和地面验证试验,以验证缓冲吸能回收装置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具有高度危害性的爆炸螺栓分离残件进行安全可靠地回收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0373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0004602.7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冲结构、缓冲吸能回收装置及飞行器,该缓冲结构包括:蜂窝芯,蜂窝芯具有多个容纳孔,多个容纳孔用于容纳飞行器级间分离过程中的爆炸螺栓残余部件;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蜂窝芯设置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与蜂窝芯的截面随形设计;其中,在飞行器级间分离的过程中,缓冲结构通过自身塑形变形以吸收爆炸螺栓残余部件的能量。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具有高度危害性的爆炸螺栓分离残件进行安全可靠地回收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44651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42395.1
申请日:2020-03-31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断续焊接焊缝强度评估方法,针对非连续焊接焊缝尺度与整体结构差异较大的结构形式,将连续焊缝简化为weld连接单元,建立整体有限元模型,对焊缝位置强度进行分析,避免重复建模,降低计算量,提高评估效率;同时通过试片测试收集焊缝参数散布情况,根据焊缝长度和宽度散度分布情况,结合建立的整体有限元模型计算焊缝等效应力散布情况,与材料强度对比评估焊缝强度,实现结构焊缝强度的批量评估以及焊缝质量一致性控制。该方法具有更符合真实结构状态、单次实现批量焊缝评估、建模上避免有限元建模多次迭代的优点,兼具精度高、效率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026924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0932890.8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
IPC: F16B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热可滑动连接结构,包括隔热层、冷结构件、热结构件和多个连接组件,隔热层设置在热结构件的待连接部位和冷结构件的待连接部位之间;任意一个连接组件包括金属板,防热层和多个第一连接件,金属板设置在热结构件的待连接部位的下端面并与下端面相贴合;防热层固定贴合在金属板的背向热结构件的一侧面上;每一个第一连接件用于依次将防热层、金属板、热结构件的待连接部位、隔热层和冷结构件的待连接部位连接,金属板相对于热结构件的待连接部位为可滑动设置,热结构件的待连接部位相对于隔热层为可滑动设置。本发明能够解决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冷热连接结构中所存在的变形协调困难、局部应力高且热阻明显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03793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04334.9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冲吸能回收装置设计方法及缓冲吸能回收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缓冲吸能回收装置的应用环境及安装位置,将缓冲吸能回收装置的吸能性能及可靠连接性能作为设计关键点;步骤二,针对缓冲吸能回收装置的吸能性能的设计关键点对缓冲吸能机构进行选择;针对缓冲吸能回收装置的可靠连接性能的设计关键点对缓冲吸能机构的固定连接件进行选择;步骤三,针对步骤二中选择的缓冲吸能回收装置,分别开展数值仿真分析和地面验证试验,以验证缓冲吸能回收装置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具有高度危害性的爆炸螺栓分离残件进行安全可靠地回收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02692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32890.8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
IPC: F16B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热可滑动连接结构,包括隔热层、冷结构件、热结构件和多个连接组件,隔热层设置在热结构件的待连接部位和冷结构件的待连接部位之间;任意一个连接组件包括金属板,防热层和多个第一连接件,金属板设置在热结构件的待连接部位的下端面并与下端面相贴合;防热层固定贴合在金属板的背向热结构件的一侧面上;每一个第一连接件用于依次将防热层、金属板、热结构件的待连接部位、隔热层和冷结构件的待连接部位连接,金属板相对于热结构件的待连接部位为可滑动设置,热结构件的待连接部位相对于隔热层为可滑动设置。本发明能够解决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冷热连接结构中所存在的变形协调困难、局部应力高且热阻明显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2839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010135673.3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C/SiC舵面热强度计算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对C/SiC舵面建模,其中对C/SiC的接触面通过设置和消除虚拟过盈配合的方法来建模;步骤二,对建立的C/SiC舵面模型进行剩余强度系数计算;步骤三,通过对步骤二得到的剩余强度系数的处理,判断C/SiC舵面的热强度。本发明在C/SiC的接触面通过设置和消除虚拟过盈配合的方法来建模,解决了接触问题收敛性差的问题,并且能准确的获得C/SiC的接触面的应力场与位移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