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结构、缓冲吸能回收装置及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0970373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0004602.7

    申请日:2019-0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冲结构、缓冲吸能回收装置及飞行器,该缓冲结构包括:蜂窝芯,蜂窝芯具有多个容纳孔,多个容纳孔用于容纳飞行器级间分离过程中的爆炸螺栓残余部件;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蜂窝芯设置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与蜂窝芯的截面随形设计;其中,在飞行器级间分离的过程中,缓冲结构通过自身塑形变形以吸收爆炸螺栓残余部件的能量。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具有高度危害性的爆炸螺栓分离残件进行安全可靠地回收的技术问题。

    缓冲吸能回收装置设计方法及缓冲吸能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03793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04334.9

    申请日:2019-0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冲吸能回收装置设计方法及缓冲吸能回收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缓冲吸能回收装置的应用环境及安装位置,将缓冲吸能回收装置的吸能性能及可靠连接性能作为设计关键点;步骤二,针对缓冲吸能回收装置的吸能性能的设计关键点对缓冲吸能机构进行选择;针对缓冲吸能回收装置的可靠连接性能的设计关键点对缓冲吸能机构的固定连接件进行选择;步骤三,针对步骤二中选择的缓冲吸能回收装置,分别开展数值仿真分析和地面验证试验,以验证缓冲吸能回收装置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具有高度危害性的爆炸螺栓分离残件进行安全可靠地回收的技术问题。

    一种爆炸螺栓缓冲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8625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80257.4

    申请日:2021-04-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爆炸螺栓缓冲收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套筒、吸能结构、端盖和螺母;所述套筒为一侧开口结构;所述端盖的一端与分离部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套筒的开口侧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端盖上具有连接孔;爆炸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进入所述套筒内,并与所述螺母连接;所述吸能结构设置于所述套筒内,且位于所述爆炸螺栓的端面与所述套筒的内端面之间;所述吸能结构的材料和规格根据所述套筒的尺寸和冲击能量选择。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收集装置体积较大,吸能结构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爆炸螺栓缓冲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8625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380257.4

    申请日:2021-04-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爆炸螺栓缓冲收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套筒、吸能结构、端盖和螺母;所述套筒为一侧开口结构;所述端盖的一端与分离部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套筒的开口侧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端盖上具有连接孔;爆炸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进入所述套筒内,并与所述螺母连接;所述吸能结构设置于所述套筒内,且位于所述爆炸螺栓的端面与所述套筒的内端面之间;所述吸能结构的材料和规格根据所述套筒的尺寸和冲击能量选择。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收集装置体积较大,吸能结构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缓冲吸能回收装置设计方法及缓冲吸能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03793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10004334.9

    申请日:2019-0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冲吸能回收装置设计方法及缓冲吸能回收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缓冲吸能回收装置的应用环境及安装位置,将缓冲吸能回收装置的吸能性能及可靠连接性能作为设计关键点;步骤二,针对缓冲吸能回收装置的吸能性能的设计关键点对缓冲吸能机构进行选择;针对缓冲吸能回收装置的可靠连接性能的设计关键点对缓冲吸能机构的固定连接件进行选择;步骤三,针对步骤二中选择的缓冲吸能回收装置,分别开展数值仿真分析和地面验证试验,以验证缓冲吸能回收装置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具有高度危害性的爆炸螺栓分离残件进行安全可靠地回收的技术问题。

    缓冲结构、缓冲吸能回收装置及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09703731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04602.7

    申请日:2019-0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冲结构、缓冲吸能回收装置及飞行器,该缓冲结构包括:蜂窝芯,蜂窝芯具有多个容纳孔,多个容纳孔用于容纳飞行器级间分离过程中的爆炸螺栓残余部件;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蜂窝芯设置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与蜂窝芯的截面随形设计;其中,在飞行器级间分离的过程中,缓冲结构通过自身塑形变形以吸收爆炸螺栓残余部件的能量。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具有高度危害性的爆炸螺栓分离残件进行安全可靠地回收的技术问题。

    一种C/SiC舵面热强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2839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010135673.3

    申请日:2020-03-0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C/SiC舵面热强度计算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对C/SiC舵面建模,其中对C/SiC的接触面通过设置和消除虚拟过盈配合的方法来建模;步骤二,对建立的C/SiC舵面模型进行剩余强度系数计算;步骤三,通过对步骤二得到的剩余强度系数的处理,判断C/SiC舵面的热强度。本发明在C/SiC的接触面通过设置和消除虚拟过盈配合的方法来建模,解决了接触问题收敛性差的问题,并且能准确的获得C/SiC的接触面的应力场与位移场。

    一种紧固件及设计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0055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107049.7

    申请日:2021-0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固件及设计方法,所述的紧固件包括栓体和边界型面,所述的栓体与边界型面一体化加工,所述的栓体穿过被连接装置的通孔,所述的边界型面与栓体连接的端面与被连接装置的表面接触;所述的边界型面为不规则立体形状,其形状由被连接装置的材料和紧固件材料的面内各方向和厚度方向的热膨胀系数,以及紧固件栓体的直径和被连接结构的厚度确定。本发明使得在受热的情况下,紧固件边界型面的轮廓与被连接材料的型面轮廓是重合的,不发生分离,也不发生干涉,降低由于热胀系数不匹配造成的破坏风险,有效降低紧固件高温松动的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