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500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35221.2
申请日:2025-03-2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7 , G06Q50/02 , G06N5/025 , G06N5/04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桑树种植评价方法和系统,通过采集待评价区域中多源数据获取传感器的排列信息和田地密度信息,确定候选识别传感器,依据候选识别传感器,输出识别信息集;对识别信息集中的桑褐斑病症状传播路径进行处理,得到病虫害传播程度评价图谱,以模拟得到多方向传播外延区间,依据多方向传播外延区间,得到安全种植请求集;结合安全种植请求集和环境调节要素,确认病虫害传播趋势,依据病虫害传播趋势,得到土壤环境识别记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地实现了桑树种植土壤环境识别与评价的自动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提升了土壤管理和保护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6717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94953.4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图像分析的桑树生育期识别方法及系统,获取桑树的各生育期的图像数据,预处理后输入特征提取模块;对各生育期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建立桑树各生育期图像特征对比表;实时采集待识别的各桑树种植区的桑树图像数据,预处理后输入特征提取模块进行实时图像特征提取;将实时图像特征输入特征对比模块,调取桑树各生育期图像特征对比表,将实时图像特征与桑树各生育期图像特征对比表进行匹配;根据实时图像特征与桑树各生育期图像特征对比表的匹配结果获取待识别的各桑树种植区的桑树生育期;调取预设的桑树生育期管理措施表,获取各桑树种植区的桑树的管理措施,便于桑树种植管理,提升桑树种植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39963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80656.4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IPC: G06V20/10 , G06V10/25 , G06T7/13 , G06T5/92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77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图像处理的桑树病虫害监测系统及方法,获取桑树病虫害图像数据并预处理和标注,创建病虫害分析模型并训练;对训练后的病虫害分析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通过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对待监测桑树种植区域进行初步图像采集传输至病虫害分析模型进行初步病虫害情况识别分析,对各病虫害区域进行定位;扩大各病虫害区域,第二图像采集模块对扩大后的各病虫害区域进行红外线图像采集;对扩大后的各病虫害区域的病虫害情况识别分析;病虫害绘制模块基于输出的分析结果对待监测桑树种植区域的病虫害区域进行绘制并对病虫害严重程度进行渲染,执行病虫害治理措施。实现了桑树的全方位的病虫害监测,提升病虫害识别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785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54547.8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IPC: G06V10/764 , G06V10/776 , G06V10/54 , G06V10/56 , G06V10/82 , G06V10/20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桑树生长监测系统及方法,获取桑树各生长阶段数据构建桑树数据样本并标注,输入桑树生长分析模型进行训练;对桑树进行实时图像采集传输给桑树生长分析模型,输出桑树的生长分析结果;匹配最佳生长曲线、环境参数和施肥数据,对环境参数进行控制,施肥控制模块对施肥时间、施肥种类和施肥量进行控制;在指定时间点采集图像传输给桑树生长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绘制桑树的实际生长曲线,对环境参数、施肥时间和施肥量按照指定规则进行调节;在指定时间点基于获取的相应桑叶成熟度数据进行桑叶采摘。实现对桑树的生长监测以及获取桑叶成熟度,为环境参数和施肥控制提供数据基础并采摘相应成熟度的桑叶为相应龄期的蚕食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16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524163.1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树花青素‑3‑O‑葡萄糖苷‑2‑O‑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的克隆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克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桑树供试样本总RNA提取及cDNA第一链的合成;桑树MaUGAT基因的克隆。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方法克隆的桑树花青素‑3‑O‑葡萄糖苷‑2‑O‑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在桑椹种质培育过程中的应用。本发明从川桑基因组数据库比对并鉴定到1个花青素‑3‑O‑葡萄糖苷‑2‑O‑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从粤椹大10的桑椹中克隆到该基因,本发明丰富了桑椹甚至桑科植物中的相关数据,为桑树遗传改良提供候选基因,促进桑椹品质提升,更好地为果桑产业化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947856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54547.8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IPC: G06V10/764 , G06V10/776 , G06V10/54 , G06V10/56 , G06V10/82 , G06V10/20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桑树生长监测系统及方法,获取桑树各生长阶段数据构建桑树数据样本并标注,输入桑树生长分析模型进行训练;对桑树进行实时图像采集传输给桑树生长分析模型,输出桑树的生长分析结果;匹配最佳生长曲线、环境参数和施肥数据,对环境参数进行控制,施肥控制模块对施肥时间、施肥种类和施肥量进行控制;在指定时间点采集图像传输给桑树生长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绘制桑树的实际生长曲线,对环境参数、施肥时间和施肥量按照指定规则进行调节;在指定时间点基于获取的相应桑叶成熟度数据进行桑叶采摘。实现对桑树的生长监测以及获取桑叶成熟度,为环境参数和施肥控制提供数据基础并采摘相应成熟度的桑叶为相应龄期的蚕食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97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74407.X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IPC: G06Q10/063 , G06Q10/0631 , G06Q50/02 , G06F18/2433 , G06F18/2411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N5/01 , G01D21/02 , H04L67/12 , G16Y10/05 , G16Y20/10 , G16Y40/10 , G16Y40/20 , G16Y40/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慧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桑园监控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传感器网络对桑园进行环境和土壤数据采集,得到原始传感器数据;对原始传感器数据进行时间顺序的数据集成,得到环境参量数据集;通过多光谱相机对桑园中的桑树进行多光谱图像采集,并进行图像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图像数据;根据预处理图像数据进行叶绿素含量估算,得到叶绿素含量数据;根据预处理图像数据以及叶绿素含量数据进行生长健康参数分析,得到生长健康参数。本发明通过结合传感器技术、多光谱成像技术和智能算法,实现了对桑园的全面、精准、实时的监控,为桑园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897545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119575.5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桑树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桑树种植的施肥水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桑树种植区域进行多源数据采集并进行时空对齐预处理,得到时空对齐预处理数据;根据时空对齐预处理数据进行区域土壤数据图层提取,得到区域土壤数据图层;根据区域土壤数据图层以及时空对齐预处理数据进行多源数据图层构建,得到多源数据图层;根据多源数据图层进行土壤‑桑树系统模型构建并进行时空动态数据库构建,得到时空动态土壤‑桑树系统数据库。本发明构建土壤‑桑树系统模型和时空动态数据库,并结合管理分区技术,实现了数字化、模型驱动的精准施肥水管理,实现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水增产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3330981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758261.X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果桑栽培方法,包括:采用宽窄行栽植果桑苗;采用宽窄行栽植果桑苗;果桑苗发芽、主干生长后,剪伐主干;主干萌发新梢后,保留主干顶部2根新梢,抹除主干上的芽和其余新梢;保留的2根新梢,新梢生长后剪伐,得到一级支杆;进行拉枝处理,并将拉枝后的相邻果桑苗的一级支杆固定;一级支杆萌发背上芽后,抹除一级支杆萌芽,每根一级支干保留4~5个背上芽;背上芽向上生长培养为主枝;主枝成长后剪伐,得到二级支干;二级支干抹芽,每根二级支干选留2~3个生长芽培养为结果枝;所述栽培方法种植密度密集,栽培得到的果桑成熟期集中,采摘桑果便捷,生产效率提高,病虫害少,可降低烂果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93195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861443.3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IPC: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桑椹菌核病的方法,每年春季果桑开花率达到80%以上时,在上午10点-下午6点的某个时间段,利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药剂的任意一种,对果桑的花、叶及枝干进行喷雾;并保证药液能均匀覆盖果桑花、叶、枝干;该方法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时间,使防治果桑菌核病的施药次数降为1次,减少了农药的施用量,有利于降低桑椹的农药残留,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桑椹品质,同时降低劳动力和农药等生产成本,减少农药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果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