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17905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180026205.1
申请日:2011-05-26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1/40 , B60L11/18 , B60L15/2054 , B60L2270/147 , F16H3/091 , F16H57/02 , F16H2057/02034 , F16H2057/02043 , H02K7/116 , H02K11/33 , H02K21/14 , Y02T10/641 , Y02T10/645 , Y02T10/7275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包括转子轴和具有电磁线圈的定子;逆变器,所述逆变器配置成产生交流电,所述逆变器与所述电磁线圈连接从而可控制地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所述转子轴;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与所述转子轴连接并且由所述转子轴旋转的输入轴,输出轴和齿轮,如此啮合从而将输入轴的扭矩传递至所述输出轴;以及接地路径,所述接地路径电连接所述齿轮组的一部分与所述车辆的车身,所述部分设置成使得所述输入轴电性夹置在所述部分与所述转子轴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224627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0980146527.2
申请日:2009-11-16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04 , H01M8/04179 , H01M8/04365 , H01M8/04388 , H01M8/04395 , H01M8/0475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100)的特征在于,具有:燃料电池(1),其通过使供给至氧化剂极(34)的氧化剂气体与供给至燃料极(67)的燃料气体进行电化学反应来产生电力;燃料气体供给装置HS,其对上述燃料极(67)供给上述燃料气体;以及控制装置(40),其控制上述燃料气体供给装置HS对上述燃料极(67)供给上述燃料气体,并且在上述燃料极(67)侧的出口被封闭时进行压力变动,该控制装置(40)基于以第一压力幅度ΔP1进行上述压力变动的第一压力变动模式,使上述燃料极(67)处的上述燃料气体的压力周期性地发生变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40100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393084.5
申请日:2009-11-16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38 , H01M8/047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04 , H01M8/04179 , H01M8/04365 , H01M8/04388 , H01M8/04395 , H01M8/0475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100)的特征在于,具有:燃料电池(1),其通过使供给至氧化剂极(34)的氧化剂气体与供给至燃料极(67)的燃料气体进行电化学反应来产生电力;燃料气体供给装置HS,其对上述燃料极(67)供给上述燃料气体;以及控制装置(40),其控制上述燃料气体供给装置HS对上述燃料极(67)供给上述燃料气体,并且在上述燃料极(67)侧的出口被封闭时进行压力变动,该控制装置(40)基于以第一压力幅度ΔP1进行上述压力变动的第一压力变动模式,使上述燃料极(67)处的上述燃料气体的压力周期性地发生变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484271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080040056.X
申请日:2010-08-05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753 , H01M8/04164 , H01M8/04179 , H01M8/04231 , H01M8/04253 , H01M8/0432 , H01M8/04365 , H01M8/04388 , H01M8/045 , H01M2008/1095
Abstract: 一种负极非循环型的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装置(40),具备:燃料电池(1);容积部(12),其能够暂时贮存从燃料电池排出的负极排气;排出单元(14),其将负极排气排出至外部;以及温度检测单元(43),其检测燃料电池的温度。该控制装置(40)具备控制向燃料电池进行的负极气体的供给的负极气体供给控制单元(55)。该负极气体供给控制单元(55)具有:负极上下限压力设定单元(61),其设定负极上限压力和负极下限压力;负极升压速度设定单元(62),其至少根据由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燃料电池的温度来设定负极升压速度;以及负极气体升降压控制单元(63),其重复进行升压和降压,其中,通过供给负极气体来进行升压,使压力以负极升压速度上升至负极上限压力,通过限制负极气体的供给来进行降压,使压力下降至负极下限压力。在由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燃料电池的温度未达到规定温度的情况下,上述负极升压速度设定单元(62)将负极升压速度设定为比燃料电池的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慢的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228656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680026539.8
申请日:2006-07-20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64 , H01M8/04097 , H01M8/04231 , H01M8/04365 , H01M8/04388 , H01M8/0444 , H01M8/04559 , H01M8/04589 , H01M8/04761
Abstract: 说明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能够基于燃料电池系统的部件之间的压力差排出由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水分。本发明不会使燃料电池系统的结构大型化或复杂化。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经由阴极排出管排出氧化剂废气并将燃料废气和水分排出到阳极排出口,接着,该阳极排出口经由阳极排出管将燃料废气和水分排出到气液分离器。节流阀建立阳极排出管内的下游的压力差,使得燃料废气和水分从阳极排出口移动到气液分离器的低压力区。另外,压力差使燃料废气通过节流阀从气液分离器流到阴极排出管。
-
公开(公告)号:CN104159778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380011799.8
申请日:2013-02-21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09 , B60L1/003 , B60L3/00 , B60L3/0076 , B60L11/1803 , B60L11/1816 , B60L11/1846 , B60L11/185 , B60L11/1861 , B60L11/1868 , B60L11/1875 , B60L2210/10 , B60L2240/12 , B60L2240/36 , B60L2240/486 , B60L2240/545 , B60L2240/80 , B60L2250/10 , B60L2250/24 , B60L2250/26 , B60T7/12 , B60T17/18 , Y02T10/7005 , Y02T10/7044 , Y02T10/7066 , Y02T10/7072 , Y02T10/7216 , Y02T90/121 , Y02T90/127 , Y02T90/128 , Y02T90/14 , Y02T90/169 , Y04S30/14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充电电缆连接时的移动限制装置,在P档以外的状态下从车辆下来,且在t1连接充电电缆开始充电的情况下,车辆由于倾斜面等而进行移动,而产生车身移动速度VSP及车身移动时间ΔT。在成为VSP≥VSPs的t2,通过制动执行器的动作产生制动力,并增大该制动力,以使VSP不足VSPs。在通过制动力的增大成为VSP
-
公开(公告)号:CN102224627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0980146527.2
申请日:2009-11-16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04 , H01M8/04179 , H01M8/04365 , H01M8/04388 , H01M8/04395 , H01M8/0475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100)的特征在于,具有:燃料电池(1),其通过使供给至氧化剂极(34)的氧化剂气体与供给至燃料极(67)的燃料气体进行电化学反应来产生电力;燃料气体供给装置HS,其对上述燃料极(67)供给上述燃料气体;以及控制装置(40),其控制上述燃料气体供给装置HS对上述燃料极(67)供给上述燃料气体,并且在上述燃料极(67)侧的出口被封闭时进行压力变动,该控制装置(40)基于以第一压力幅度ΔP1进行上述压力变动的第一压力变动模式,使上述燃料极(67)处的上述燃料气体的压力周期性地发生变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026541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180035695.1
申请日:2011-07-20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 , B60L11/1896 , B60L11/1898 , H01M8/04089 , H01M8/04097 , H01M8/04156 , H01M8/04746 , H01M8/241 , H01M8/2483 , H01M8/2485 , H01M2250/20 , Y02E60/50 , Y02T90/32 , Y02T90/34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堆(S),该燃料电池堆(S)在水平方向上层叠多个单位电池(C)而成,且在其层叠内部具有与各单位电池(C)之间供给和排出反应用气体的歧管,在燃料电池堆(S)的单位电池层叠方向的两端侧分别具备从负极排气排出用歧管(M)引出的排水路径(1A、1B)。
-
公开(公告)号:CN102484271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40056.X
申请日:2010-08-05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753 , H01M8/04164 , H01M8/04179 , H01M8/04231 , H01M8/04253 , H01M8/0432 , H01M8/04365 , H01M8/04388 , H01M8/045 , H01M2008/1095
Abstract: 一种负极非循环型的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装置(40),具备:燃料电池(1);容积部(12),其能够暂时贮存从燃料电池排出的负极排气;排出单元(14),其将负极排气排出至外部;以及温度检测单元(43),其检测燃料电池的温度。该控制装置(40)具备控制向燃料电池进行的负极气体的供给的负极气体供给控制单元(55)。该负极气体供给控制单元(55)具有:负极上下限压力设定单元(61),其设定负极上限压力和负极下限压力;负极升压速度设定单元(62),其至少根据由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燃料电池的温度来设定负极升压速度;以及负极气体升降压控制单元(63),其重复进行升压和降压,其中,通过供给负极气体来进行升压,使压力以负极升压速度上升至负极上限压力,通过限制负极气体的供给来进行降压,使压力下降至负极下限压力。在由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燃料电池的温度未达到规定温度的情况下,上述负极升压速度设定单元(62)将负极升压速度设定为比燃料电池的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慢的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026541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180035695.1
申请日:2011-07-20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662 , H01M8/2485 , H01M8/04089 , H01M8/04119 , H01M8/047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 , B60L11/1896 , B60L11/1898 , H01M8/04089 , H01M8/04097 , H01M8/04156 , H01M8/04746 , H01M8/241 , H01M8/2483 , H01M8/2485 , H01M2250/20 , Y02E60/50 , Y02T90/32 , Y02T90/34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堆(S),该燃料电池堆(S)在水平方向上层叠多个单位电池(C)而成,且在其层叠内部具有与各单位电池(C)之间供给和排出反应用气体的歧管,在燃料电池堆(S)的单位电池层叠方向的两端侧分别具备从负极排气排出用歧管(M)引出的排水路径(1A、1B)。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