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09945C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03120777.4
申请日:2003-03-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226
Abstract: 一种操作线缆的安装结构的改良,其用于在化油器主体等上固定对化油器等进行操作的线缆。该操作用线缆的固定结构是:形成有通孔2a和该通孔2a的侧面开口的缺口部2b的安装板2固定于被操作设备上的同时,内插有操作用线缆3的线缆包皮4的端部设有调整螺纹部4a,该调整螺纹部4a穿过上述安装板2的通孔2a,通过调整螺母5a和5b对该安装板2的两面进行夹紧固定。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调整螺纹部4a处形成有小直径部4b,其直径能使上述安装板2的上述缺口部2b和上述调整螺母5a通过,而其长度大于上述安装板2的厚度与一个上述调整螺母的厚度的和。
-
公开(公告)号:CN1107610C
公开(公告)日:2003-05-07
申请号:CN97102382.4
申请日:1997-01-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驾驶者伸脚也不会把脚的载荷直接加到膝部护罩上的、不会引起膝部护罩壁厚增加、构造简单且能减轻重量的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在车身前后的中央部位有底地板式的底板50,在这底板50前竖立着膝部护罩60,这膝部护罩60内侧的上述底板50前部有向外侧渐渐增高的倾斜部51d。
-
公开(公告)号:CN1163844A
公开(公告)日:1997-11-05
申请号:CN97102382.4
申请日:1997-01-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驾驶者伸脚也不会把脚的载荷直接加到膝部护罩上的、不会引起膝部护罩壁厚增加、构造简单且能减轻重量的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在车身前后的中央部位有底地板式的底板50,在这底板50前竖立着膝部护罩60,这膝部护罩60内侧的上述底板50前部有向外侧渐渐增高的倾斜部51d。
-
公开(公告)号:CN1827454A
公开(公告)日:2006-09-06
申请号:CN200610019871.3
申请日:2006-03-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9/00
Abstract: 提供只在必要时可以容易且明了地看到车体号码表示部的自动两轮车的车体结构。在可以开闭的座位(10)的下方设置收容箱(8)的自动两轮车中,在收容箱(8)的大致直立的壁(16a)的车外侧背部配置刻印了车体号码(n)的托架(29)。在收容箱(8)的壁(16a)上形成了确认窗(26),在打开座位(10)时,通过该确认窗(26)可以确认车体号码(n)。
-
公开(公告)号:CN1090117C
公开(公告)日:2002-09-04
申请号:CN99110433.1
申请日:1999-07-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9/00
Abstract: 小型摩托车型的车身罩的安装构造,它装卸容易、并且难于无意地被卸下。收纳箱开口缘部设有凸缘部95,其上端面为平面,并在适当地方形成沟96。在凸缘部95上面搭乘着使左后部罩18的上缘部略成水平向内侧弯曲形成的平坦部93,由此,使一体向下方突出的突部94与沟96沿上下方向结合。而后,关上座,以构成座的一部分的座下罩16的周缘部100覆盖平坦部93的上面,如锁定座,则不会取下左后部罩18。另外,如打开座,借仅将左后部罩18向上方错动,即可简单取下。
-
公开(公告)号:CN1244475A
公开(公告)日:2000-02-16
申请号:CN99110431.5
申请日:1999-07-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9/00
Abstract: 一种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车座承接架安装构造,它可利用车座承接架来确保辅机类的收纳空间。其特征是,从车座承接架60的下部向下方突出其安装脚62,在车座承接架60的下部和设置在收纳箱10内的蓄电池收纳部42之间设置空间76,在该空间76内收纳蓄电池77。后缓冲器的安装部41与该蓄电池收纳部42在车宽度方向并列并设置成高低不齐状。车座承接架罩72安装到车座承接架上,同时覆盖蓄电池77。
-
公开(公告)号:CN100417792C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510138115.8
申请日:2005-1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2590/04 , Y02A50/2322
Abstract: 一种二轮机动车的二次空气导入装置。在向发动机(16)的排气通路供给二次空气的二轮机动车中,在作为排气通路的排气管(33)上设置多个作为二次空气导入通路的第1空气导入通路(75)和第2空气导入通路(76),从第1空气导入通路(75)和第2空气导入通路(76)向排气管(33)导入二次空气,通过增加向排气管(33)的二次空气导入量,可促进排气管(33)内的未燃烧气体的氧化。通过改善二轮机动车的二次空气导入装置,来增加二次空气导入量,以确保必要的量而不会造成输出功率下降等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447017A
公开(公告)日:2003-10-08
申请号:CN03120777.4
申请日:2003-03-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226
Abstract: 一种操作线缆的安装结构的改良,其用于在化油器主体等上固定对化油器等进行操作的线缆。该操作用线缆的固定结构是:形成有通孔2a和该通孔2a的侧面开口的缺口部2b的安装板2固定于被操作设备上的同时,内插有操作用线缆3的线缆包皮4的端部设有调整螺纹部4a,该调整螺纹部4a穿过上述安装板2的通孔2a,通过调整螺母5a和5b对该安装板2的两面进行夹紧固定。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调整螺纹部4a处形成有小直径部4b,其直径能使上述安装板2的上述缺口部2b和上述调整螺母5a通过,而其长度大于上述安装板2的厚度与一个上述调整螺母的厚度的和。
-
公开(公告)号:CN1305916A
公开(公告)日:2001-08-01
申请号:CN99110433.1
申请日:1999-07-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9/00
Abstract: 小型摩托车型的车身罩的安装构造,它装卸容易、并且难于无意地被卸下。收纳箱开口缘部设有凸缘部95,其上端面为平面,并在适当地方形成沟96。在凸缘部95上面搭乘着使左后部罩18的上缘部略成水平向内侧弯曲形成的平坦部93,由此,使一体向下方突出的突部94与沟96沿上下方向结合。而后,关上座,以构成座的一部分的座下罩16的周缘部100覆盖平坦部93的上面,如锁定座,则不会取下左后部罩18。另外,如打开座,借仅将左后部罩18向上方错动,即可简单取下。
-
公开(公告)号:CN1242320A
公开(公告)日:2000-01-26
申请号:CN99110432.3
申请日:1999-07-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确保小型摩托车中有较大的车身后部的辅机收容空间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后部收容结构,它是使用将玻璃纤维与热可塑性树脂层叠而成的层叠薄片将后方延长部31与收藏箱10成形为一体,使后挡泥板13支承在该后方延长部31上,在后挡泥板13和后方延长部31的后部33之间形成辅机收容空间35,将油箱36收容在其中。后部构架6不支承后方延长部31、其后端部6b位于辅机收容空间35的前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