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车身罩安装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90117C

    公开(公告)日:2002-09-04

    申请号:CN99110433.1

    申请日:1999-07-12

    Abstract: 小型摩托车型的车身罩的安装构造,它装卸容易、并且难于无意地被卸下。收纳箱开口缘部设有凸缘部95,其上端面为平面,并在适当地方形成沟96。在凸缘部95上面搭乘着使左后部罩18的上缘部略成水平向内侧弯曲形成的平坦部93,由此,使一体向下方突出的突部94与沟96沿上下方向结合。而后,关上座,以构成座的一部分的座下罩16的周缘部100覆盖平坦部93的上面,如锁定座,则不会取下左后部罩18。另外,如打开座,借仅将左后部罩18向上方错动,即可简单取下。

    车辆的内搁物架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90034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58282.7

    申请日:2011-0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9/003 B62J17/02 B62K2202/00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内搁物架结构,其课题在于,能够减少渗出到罩部件的表面的水量,难以使内搁物架周边部的外观性受损。在内搁物架(50)中,将板部件(51)安装在覆盖车体(18)的罩部件(40)上,在该板部件(51)和罩部件(40)之间形成有朝上方开口的收纳空间(52)。在内搁物架(50)中,由底部(56)堵塞空间(52)的底,在该底部(56)的下方,将排出进入到空间(52)的水的排水孔(65)形成在罩部件(40)上,在底部(56)的下方,将覆盖排水孔(65)和罩部件(40)的下方延伸部(82)设置在板部件(51)的下部,在下方延伸部(82)和罩部件(40)之间设置有将水向排水孔(65)引导的引水路(97)。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储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223215A

    公开(公告)日:1999-07-21

    申请号:CN98126046.2

    申请日:1998-12-24

    Inventor: 石川明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9/46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储物装置,可以容易地看见和存取物品。在腿护罩21的背面中央部,设置朝后方开放的凹部53,在开闭该凹部53的背面盖54的前侧,设有一体的、向上方开放的储物凹部61,关闭背面盖54时,储物凹部61嵌合到凹部53内。这时,在物品收容部29的左后壁部58上,设置维修窗60,用储物凹部61的前壁65关闭该维修窗60,并且,在维修窗60的前方配置电池28,打开背面盖54时,开放维修窗60,可从维修窗60向后方取出电池28。

    车辆的内搁物架结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90034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058282.7

    申请日:2011-0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9/003 B62J17/02 B62K2202/00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内搁物架结构,其课题在于,能够减少渗出到罩部件的表面的水量,难以使内搁物架周边部的外观性受损。在内搁物架(50)中,将板部件(51)安装在覆盖车体(18)的罩部件(40)上,在该板部件(51)和罩部件(40)之间形成有朝上方开口的收纳空间(52)。在内搁物架(50)中,由底部(56)堵塞空间(52)的底,在该底部(56)的下方,将排出进入到空间(52)的水的排水孔(65)形成在罩部件(40)上,在底部(56)的下方,将覆盖排水孔(65)和罩部件(40)的下方延伸部(82)设置在板部件(51)的下部,在下方延伸部(82)和罩部件(40)之间设置有将水向排水孔(65)引导的引水路(97)。

    二轮摩托车的车座开闭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229251C

    公开(公告)日:2005-11-30

    申请号:CN03158684.8

    申请日:2003-07-10

    Abstract: 一种二轮摩托车的车座开闭机构,其技术方案是:使铰链轴(77)倾斜成侧视为向前下方低垂、同时俯视为其前部向车身内侧靠近的形式;在关闭前后双人座(23)的状态下,能使设置在前后双人座(23)的底板(54)的前部的凸出部(186)与设置在物品收存箱(22)的前部的凹部(184)配合。由于利用凹部和凸出部进行行李箱与前后双人座的配合,所以,可以节省一个车座锁闩,在保持防盗功能的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摩托车的防风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48902C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03156019.9

    申请日:2003-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防风装置,将行驶风供给到风挡的内侧,抑制在该内侧处产生负压,空气导入口不显眼,保持车辆前面良好的外观。将前面朝上方倾斜的上半部(15a)和前面朝下方倾斜的下半部(15b)相结合,构成前手柄罩(15),在该下半部(15b)设置空气导入口(30),在使前缘接触或接近于风挡(12)的内侧面的上手柄罩(13)上,设置有沿风挡(12)的内面开口的多个喷气孔(31),在前手柄罩(15)和上手柄罩(13)之间,设置有导风板(16),该导风板(16)将从空气导入口(30)获取的行驶风引导至喷气孔(31)。

    摩托车的防风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88543A

    公开(公告)日:2004-04-14

    申请号:CN03156019.9

    申请日:2003-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防风装置,将行驶风供给到风挡的内侧,抑制在该内侧处产生负压,空气导入口不显眼,保持车辆前面良好的外观。将前面朝上方倾斜的上半部(15a)和前面朝下方倾斜的下半部(15b)相结合,构成前手柄罩(15),在该下半部(15b)设置空气导入口(30),在使前缘接触或接近于风挡(12)的内侧面的上手柄罩(13)上,设置有沿风挡(12)的内面开口的多个喷气孔(31),在前手柄罩(15)和上手柄罩(13)之间,设置有导风板(16),该导风板(16)将从空气导入口(30)获取的行驶风引导至喷气孔(31)。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车身罩安装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305916A

    公开(公告)日:2001-08-01

    申请号:CN99110433.1

    申请日:1999-07-12

    Abstract: 小型摩托车型的车身罩的安装构造,它装卸容易、并且难于无意地被卸下。收纳箱开口缘部设有凸缘部95,其上端面为平面,并在适当地方形成沟96。在凸缘部95上面搭乘着使左后部罩18的上缘部略成水平向内侧弯曲形成的平坦部93,由此,使一体向下方突出的突部94与沟96沿上下方向结合。而后,关上座,以构成座的一部分的座下罩16的周缘部100覆盖平坦部93的上面,如锁定座,则不会取下左后部罩18。另外,如打开座,借仅将左后部罩18向上方错动,即可简单取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