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52094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380078745.3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座椅开闭结构,既能够抑制成本,又能够通过形成为简单的结构而提升使用便利性。座椅铰链(31)具有:设置于车体侧的车体侧铰链(51A);以及通过铰链销(55)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车体侧铰链(51A)上的座椅侧铰链(52),座椅侧铰链(52)具有向车体侧铰链(51A)延伸的突出部(52h),车体侧铰链(51A)上设置有具有能够与突出部(52h)抵接的顶部(64a)的板簧(64),在打开座椅时,突出部(52h)越过板簧(64)的顶部(64a),从而座椅侧铰链(52)被板簧(64)支承,座椅被保持为打开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4C
公开(公告)日:2004-10-20
申请号:CN02107587.5
申请日:2002-03-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1/02 , B62J1/12 , B62K19/46 , B62K2202/00 , Y10T70/5982
Abstract: 在车座(208)的一端上安装着绞链(401),在车座(208)的另一端上安装着主锁定机构用车座钩(414),同时在车座(208)的大致中央部安装着副锁定机构用车座钩(415),通过第二用缆索连接主锁定机构(404)及副锁定机构(405)。在对主锁定机构施锁时,可以与此连动地使副锁定机构成为施锁状态,可以容易且可靠地使车座施锁。通过将主锁定机构用车座钩安装在车座的另一端上,可以将主锁定机构用车座钩与安装在车座的一端上的绞链最远离,在用手一边压下主锁定机构的上方的车座端部一边对主锁定机构施锁时,可以减小产生绕绞链的力矩的车座的压下力。
-
公开(公告)号:CN1478692A
公开(公告)日:2004-03-03
申请号:CN03146656.7
申请日:2003-07-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9/00
Abstract: 在内部多个部位设置隔板插入部212、213,并且,该隔板211上的上下或左右的各边255、256上,形成了多个与储物箱底部形状一致的底部形状。通过将隔板分别插入具有与隔板的上下或左右的各边一致的底部形状的部分的隔板插入部,例如,即使在储物箱的底部宽度由于隔板的位置而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一张隔板对应,没有必要对物品收纳箱进行特别的大幅度的改变,可以提高储物箱的使用方便性。
-
公开(公告)号:CN1376602A
公开(公告)日:2002-10-30
申请号:CN02107587.5
申请日:2002-03-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1/02 , B62J1/12 , B62K19/46 , B62K2202/00 , Y10T70/5982
Abstract: 在车座208的一端上安装着绞链401,在车座208的另一端上安装着主锁定机构用车座钩414,同时在车座208的大致中央部安装着副锁定机构用车座钩415,通过第二用缆索连接主锁定机构404及副锁定机构405。在对主锁定机构施锁时,可以与此连动地使副锁定机构成为施锁状态,可以容易且可靠地使车座施锁。通过将主锁定机构用车座钩安装在车座的另一端上,可以将主锁定机构用车座钩与安装在车座的一端上的绞链最远离,在用手一边压下主锁定机构的上方的车座端部一边对主锁定机构施锁时,可以减小产生绕绞链的力矩的车座的压下力。
-
公开(公告)号:CN1242320A
公开(公告)日:2000-01-26
申请号:CN99110432.3
申请日:1999-07-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确保小型摩托车中有较大的车身后部的辅机收容空间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后部收容结构,它是使用将玻璃纤维与热可塑性树脂层叠而成的层叠薄片将后方延长部31与收藏箱10成形为一体,使后挡泥板13支承在该后方延长部31上,在后挡泥板13和后方延长部31的后部33之间形成辅机收容空间35,将油箱36收容在其中。后部构架6不支承后方延长部31、其后端部6b位于辅机收容空间35的前方。
-
公开(公告)号:CN1080605A
公开(公告)日:1994-01-12
申请号:CN92105237.5
申请日:1992-07-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轮车或三轮车的散热装置,特别适用于斯可达(SKODA)型那样在后轮近旁的消声器为后轮翼子板所覆盖的情况,并适用于装有后罩的情况,可以容易散去消声器内装有触媒转化器时所发出的相当大的热量。其特征是,在后轮翼子板的一定部位上设有多个开口,同时,该车上设有后罩,其形状至少能使后轮翼子板的上部被覆盖,在上述后罩的一定部位上设有多个缝状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01121428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710146487.4
申请日:2007-06-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缩短从辅助空气控制阀到发动机的排气系统的辅助空气供给通道的长度,通过充分临近发动机主体设置辅助空气控制阀来简化管道设置结构,在一种小型摩托车中,其中动力装置包括发动机,且用于将发动机的输出传送到后轮的变速箱由车架可摆动地支撑,其中,具有设置有空气滤清器的上游端的排气系统连接到作动缸盖的上侧面,以容纳所述变速箱,其中,所述空气滤清器设置在变速箱上部。用于控制从空气滤清器(27)供应到发动机的排气系统的辅助空气的量的辅助空气控制阀(35),设置在进气道形成装置(26)的一侧,在空气滤清器(27)前面和发动机主体(19)上面,从侧面看至少一部分与进气道形成装置(26)相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1590881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910135067.5
申请日:2009-04-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7/06 , B62K19/46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两轮车,能够提高机动两轮车的美观性,并且能够在保持机动两轮车美观性的同时增大内物架的容量。该机动两轮车(10)包括:具有弯曲部(61a)的上部内构件(61),该弯曲部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向车辆前方突出并弯曲;下部内构件(62),其与上部内构件的背面接合;和前罩(51),其与上部内构件和下部内构件接合并覆盖车身前部,通过使上部内构件的比弯曲部靠下的下半部的车宽方向内侧朝向车辆前方鼓出,从而形成了内物架(70)的前壁(71)、底壁(72)和侧壁(73),下部内构件的上部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形成为平坦的面,使该上部沿着上部内构件的侧壁重叠并接合,并且利用前罩覆盖前壁、底壁和侧壁。
-
公开(公告)号:CN1605529A
公开(公告)日:2005-04-13
申请号:CN200410080710.6
申请日:2004-10-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9/46 , B62K2202/00
Abstract: 一种用于摩托车的行李存放装置,其中具有设置在前座下面的前头盔存放部分和设置在与前座一起构成串列式乘坐座椅的后座下面的后头盔存放部分的存物箱设置在乘坐座椅下面,以便从乘坐座椅的前端下面一直延伸至将后轮悬挂在车身框架后部上的后缓冲器的上部附近,从而可以将存物箱的容积设定成足以在其中容纳长物品。向后延展超过后座(33)的后端的后延伸部分(121)设在存物箱(30)的后部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0720C
公开(公告)日:2004-10-13
申请号:CN00135676.3
申请日:2000-12-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9/46 , B62K2202/00 , F02B61/02
Abstract: 在行李箱61的前面配置比行李箱61小的电池63,用车座下罩依次包围该电池63和行李箱61,可将该车座下罩64做成为平面上看呈尖状。例如,可根据需要把位于车座下罩64上方的车座62的宽度缩窄。即,通过把车座下罩64做成为平面上看尖状,可扩大设计自由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