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2558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0371507.6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去除底板的上部加强部件也能够提高底板的弯曲承受力、有效抑制底板的变形的车身底板构造。本发明的车身底板构造(1)具有:前围板横梁(11),其在底板(19)的下表面侧沿上弯部(15)配置;新设的前侧车架(14),其在侧车架主体(24)的后部具有外车架(26)和内车架(28);以及底板(19),其以与这些外车架(26)和内车架(28)配合形成闭合截面的方式形成有加强筋。
-
公开(公告)号:CN11301567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980074683.6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森泽卓哉
Abstract: 车身结构(10)在左右的前侧框架的下方设置有副车架(15)。在副车架固定下臂(18)。悬架支承于下臂。副车架上设置有在从车身前方输入了冲击载荷时相对于冲击载荷向下方发生压曲的位移预定部(113)。另外,副车架在位移预定部的车身前方固定下臂。
-
公开(公告)号:CN11019183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780083920.6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能够同时实现驾驶员的视野确保和碰撞性能确保的车身前部构造。车身前部构造(1)具备:前柱,其具有A柱、A柱的后方的A’柱和将A柱及A’柱的下端部之间连结的下框部;以及上侧上构件(10),其设在车轮罩(WH)的上方,与下框部的上构件连结部(40a)连结,从上构件连结部(40a)穿过下框部及A’柱地形成有棱线(A1)、(A2)。
-
公开(公告)号:CN11301567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80074683.6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森泽卓哉
Abstract: 车身结构(10)在左右的前侧框架的下方设置有副车架(15)。在副车架固定下臂(18)。悬架支承于下臂。副车架上设置有在从车身前方输入了冲击载荷时相对于冲击载荷向下方发生压曲的位移预定部(113)。另外,副车架在位移预定部的车身前方固定下臂。
-
公开(公告)号:CN109866829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811323240.X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能够提高针对前侧碰撞载荷的上构件的强度。车身前部构造(S)包括:设置于前翼子板(1)的充电口(11);上构件(2),其在车宽方向上与充电口(11)对应的位置具有开口部(24),并在车轮罩(WH)的上方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以及前柱(3),其与上构件(2)的后端部连结。上构件(2)具有呈沿着车轮罩(WH)的弯曲形状的弯曲部。在上构件(2)设有加强架(7),该加强架(7)从弯曲部(25)起经过开口部(24)的上缘朝向前柱(3)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872560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74975.9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底板构造,能够提高经由前侧车架传递的负荷的传递效率。前侧车架(14)具有从位于靠车辆后方的位置的分支点P分支出的外车架(26)和内车架(28),前座椅支承横梁(18)具有上构件(38)和下构件(32),外车架(26)固定于下纵梁(16),内车架(28)固定于前座椅支承横梁(18)的下构件(32),下构件(32)被设为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而逐渐减小,上构件(38)被设为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而逐渐增大。
-
公开(公告)号:CN113015671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1980074679.X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森泽卓哉
Abstract: 车身结构(10)具备车身底部骨架框架(12)、蓄电池搭载框架(13)和副车架(15)。车身底部骨架框架沿着底板外周呈环状形成。蓄电池搭载框架形成为环状且固定于车身底部骨架框架。副车架设置在蓄电池搭载框架的车身前方。副车架具备设置在固定于车身底部骨架框架的后安装部(77)的车身前方的变形容易部。蓄电池搭载框架具备与副车架的后安装部对置的限动部。
-
公开(公告)号:CN11064155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910526153.2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1/1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能够在前方碰撞时减小前副车架的后部的变形量。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包括:前副车架(4),其在前部(40)组装有齿轮箱(M1);腕部(50),其从前副车架(4)的前部(40)向车宽方向外侧及前方延伸出来;碰撞吸收部(51),其支承于腕部(50);以及突角部(52),其配置在碰撞吸收部(51)的前侧。
-
公开(公告)号:CN109866829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811323240.X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能够提高针对前侧碰撞载荷的上构件的强度。车身前部构造(S)包括:设置于前翼子板(1)的充电口(11);上构件(2),其在车宽方向上与充电口(11)对应的位置具有开口部(24),并在车轮罩(WH)的上方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以及前柱(3),其与上构件(2)的后端部连结。上构件(2)具有呈沿着车轮罩(WH)的弯曲形状的弯曲部。在上构件(2)设有加强架(7),该加强架(7)从弯曲部(25)起经过开口部(24)的上缘朝向前柱(3)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1301567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80074679.X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森泽卓哉
Abstract: 车身结构(10)具备车身底部骨架框架(12)、蓄电池搭载框架(13)和副车架(15)。车身底部骨架框架沿着底板外周呈环状形成。蓄电池搭载框架形成为环状且固定于车身底部骨架框架。副车架设置在蓄电池搭载框架的车身前方。副车架具备设置在固定于车身底部骨架框架的后安装部(77)的车身前方的变形容易部。蓄电池搭载框架具备与副车架的后安装部对置的限动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