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25180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104845.X
申请日:2015-03-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7/04 , B62J17/00 , B62J17/02 , B62J17/06 , B62J23/00 , B62J35/00 , B62J2099/004 , B62K11/02 , B62K19/46 , B62K21/12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的前部结构。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在设有高度上下能调整的挡风罩的摩托车中能将向挡风罩背侧供给的行驶风的风量设为稳定的技术。摩托车(10)包括挡风罩(55),配置在驾驶者的车辆前方的仪表面板(54),以及配置在该仪表面板(54)的车辆前方的遮阳板(56),遮阳板(56)通过配置在仪表面板(54)的上方,形成将行驶风取入到遮阳板(56)和仪表面板(54)之间的空气取入口(76),在遮阳板(56)的车辆后方,设有从空气取入口(76)延伸到挡风罩(55)的背面(55b)的导管(77),用该导管(77)将行驶风导向挡风罩(55)的背面(55b)。
-
公开(公告)号:CN101096218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710097299.7
申请日:2007-04-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35/00 , B60K15/03177 , F02M37/103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简化燃料箱的结构来减少零部件数和组装工序数,此外,还能容易地形成燃料通路。在由树脂分别一体成形的上箱半体(81)和下箱半体(82)接合而成的燃料箱(42)中,在上箱半体(81)和下箱半体(82)各自的内表面(98、115)上以与之成一体的方式形成有作为泵支承部来支承燃料泵(43)的泵排出口插孔(94)、以及泵支承部(116)。
-
公开(公告)号:CN1550404A
公开(公告)日:2004-12-01
申请号:CN200410042238.7
申请日:2004-05-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0 , B62K15/00 , B62K2015/001 , B62K2202/00
Abstract: 中型以上的小型车辆的罩板(cover)较大,难以在脚跨部装载物品。在车体车架(11)安装辅助车架(18),在该辅助车架(18)可以安装方向指示灯(21、21)和前照灯(19)。并且,可以在辅助车架(18)的前部装载帐篷等物品(33)。通过设置辅助车架,可以在该辅助车架内侧配置车体罩板,结果,可以实现车体罩板的小型化、轻量化。另外,可以在辅助车架安装前照灯、前部方向指示灯、仪表类等车辆部件。而且,可以在辅助车架前部形成前部载物台。
-
公开(公告)号:CN105275680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510299936.3
申请日:2015-06-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35/024 , F02M3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62 , F02B61/02 , F02M35/0203 , F02M35/0205 , F02M35/02416 , F02M35/0245 , F02M35/02491 , F02M35/048 , F02M35/088 , F02M35/10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鞍骑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装置。其课题在于,在鞍骑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装置中,抑制水或异物等进入未净化室,且提高外观性。鞍骑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装置(30)包括:空气滤清器壳体(40),内部通过空气滤清器部件(42)划分为未净化室(44)和净化室(46);吸气管(50),安装在空气滤清器壳体(40),使得与未净化室(44)连通,且形成指向前方的空气导入口(52),以及罩部件(60),在与空气滤清器壳体(40)之间形成吸气通道(62),且覆盖空气导入口(52);罩部件(60)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使得前后方向尺寸比上下方向尺寸长,空气导入口(52)位于空气滤清器壳体(40)的前后方向中央的前方,在空气滤清器壳体(40)的前后方向中央的后方,且罩部件(60)的后部,形成通向吸气通道(62)的空气入口(70)。
-
公开(公告)号:CN101725442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0910206880.7
申请日:2009-10-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35/024 , F02M3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装置,其在空气滤清器壳的脏侧具备划分出弯曲的流路的分隔件,扩大空气滤清器壳正前方的进气流路来有效地进行进气。通过分隔件(95)划分出进气口(78)侧的进气导入路(91)和空气滤清器元件(E)侧的右内部空间(93),分隔件(95)在其外周具有沿着平坦状的基准面(K)的短凸缘(95a),该短凸缘(95a)被结合、支承在空气滤清器壳上,并且该分隔件(95)被设置成相对于基准面(K)向进气导入路(91)侧突出来扩大右内部空间(93)。
-
公开(公告)号:CN100344495C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410042238.7
申请日:2004-05-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0 , B62K15/00 , B62K2015/001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其在车体车架前方延伸出辅助车架,车体车架构成为:从头管延伸出一个主车架,从该主车架向后方延伸出后车架,从所述头管向下方延伸出左右两个吊管,从该吊管向后方延伸出下部管,使这些下部管连接在向上方立起的中央车架上,该中央车架与所述后车架相接合而构成所述车体车架;辅助车架构成为不同于该车体车架的车架,该辅助车架从头管前方沿着所述主车架向后方延伸,其左右宽度和所述左右两个下部管大致相同,其前部安装在所述头管上,其后部安装在所述主车架和后车架的结合部附近,由此安装在车体车架上。
-
公开(公告)号:CN1550402A
公开(公告)日:2004-12-01
申请号:CN200410042234.9
申请日:2004-05-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12 , B62J1/28 , B62K19/46 , B62K2202/00
Abstract: 一种具有装载空间的摩托车,该装载空间用于稳固地装载行李。行李可以装载到后部装载空间上并通过将绳子紧固到扶手而固定行李。设置一也可作为乘员座椅的座椅靠背。当仅有一人骑乘时,行李可以装载到后部空间上并可以通过用绳子将行李直接或间接挂在钩子上而固定行李。由于当也可作为乘员座椅的座椅靠背基本水平放置时该钩子不可见,因此不会破坏外观质量。因此,摩托车可以稳固地装载行李和运送大量的行李。设置左、右滑动件,用于允许座椅从基本水平位置到抬起位置的自由纵向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723022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910206879.4
申请日:2009-10-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鞍座型座椅的前方且下方设置燃料箱、燃料泵及贮水箱的鞍座型车辆,从而提高了对燃料泵的工作噪声的隔音性能。在燃料箱(45)的后部上壁(66b)设置供油口(45b),并且使燃料箱(45)的前部上壁(66a)位移至比后部上壁(66b)靠下方的位置,贯通该前部上壁(66a)而将燃料泵(69)插入安装在燃料箱(45)内,并且在该前部上壁(66a)的上方配置贮水箱(46)。
-
公开(公告)号:CN101723022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06879.4
申请日:2009-10-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鞍座型座椅的前方且下方设置燃料箱、燃料泵及贮水箱的鞍座型车辆,从而提高了对燃料泵的工作噪声的隔音性能。在燃料箱(45)的后部上壁(66b)设置供油口(45b),并且使燃料箱(45)的前部上壁(66a)位移至比后部上壁(66b)靠下方的位置,贯通该前部上壁(66a)而将燃料泵(69)插入安装在燃料箱(45)内,并且在该前部上壁(66a)的上方配置贮水箱(46)。
-
公开(公告)号:CN1935590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610139879.3
申请日:2006-09-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在车辆中不需要较大的空间的制动装置。使收纳在壳体(101)内的操作力分配杆(102)夹设在输入制动线缆(67)以及输出制动线缆(68)的途中,借助线缆方向转换机构(131),将联动制动线缆(71)连结到此操作力分配杆(102)上,通过将此联动制动线缆(71)的前端连结到右制动杆上,相对于拉拽输入制动线缆(67)以及输出制动线缆(68)的方向而言,对拉拽联动制动线缆(71)的方向进行了转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