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特性优异的厚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73752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480046488.X

    申请日:2014-08-21

    Abstract: 本发明的厚钢板,满足既定的化学成分组成,并且在与轧制方向平行的纵截面中距钢板表面深度为3mm的观察位置进行测量时,金属组织满足下述(a)~(d)的要件,析出物满足下述(A)的要件。(a)金属组织由贝氏体组织,和比该贝氏体硬质的剩余组织构成,全部组织中,贝氏体分率为80面积%以上。(b)基于相邻的结晶的取向差为15°以上的大角度晶界决定贝氏体的晶粒时,该晶粒的板厚方向的平均长度为7μm以下。(c)所述硬质剩余组织的当量圆直径为3μm以下。(d)贝氏体与硬质剩余组织的硬度差(硬质剩余组织的硬度‑贝氏体的硬度)为Hv100以上。(A)含有Nb、Ti和V的至少任意一个的当量圆直径为20nm以下的析出物的个数是100个/μm2以上。

    疲劳特性优异的焊接接头

    公开(公告)号:CN103374689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10122297.4

    申请日:2013-0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制造时不需要进行特殊管理的钢材作为母材使用,并且焊接时的操作性优异,而且疲劳特性优异的焊接接头。一种焊接接头,其钢材具有期望的成分组成,钢材的金属组织以面积率计,90%以上是铁素体和贝氏体,并且,钢材的成分组成,满足Kp=[Mn]+1.5[Cr]+2[Mo]=2.4~4.5,和[Ti]/[N]=1.5~4.0这样的算式,此外,HAZ部的硬度梯度满足ΔHv/L<150这样的算式。

    厚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63598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80050172.1

    申请日:2017-07-04

    Abstract: 一种厚钢板,其含有C:0.02~0.10质量%、Mn:1.0~2.0质量%、Nb:高于0质量%并在0.05质量%以下、Ti:高于0质量%并在0.05质量%以下、Al:0.01~0.06质量%、Si:0.1~0.6质量%、和Cu:0.1~0.6质量%,Si和Cu的合计为0.3质量%以上,余量是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加工铁素体分率以面积率计为50%以上,晶粒的有效晶粒直径为30μm以下,马氏体-奥氏体混合相以面积率计为5%以下,由X射线衍射测量的位错密度ρ的值为1.0×1014m-2以上且2.5×1015m-2以下。

    异材接合方法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97070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180043545.5

    申请日:2011-0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11 B23K11/115 B23K11/20 B23K11/34 B23K2103/20

    Abstract: 本发明中,在对于冷轧钢板和铝合金板进行点焊时,使接合的冷轧钢板的板厚ts和铝合金板的板厚ta为特定的范围,并且以在钢板与电极间不使喷溅发生,并且不使铝合金板侧熔融的条件,预先进行前通电,其后进行点焊正式焊接,并且,使这些点焊正式焊接和前通电的焊接条件,进一步满足以各通电条件和各板厚决定的关系式。由此,能够抑制从钢板表面发生喷溅,并且也能够尽可能减小焊接电流,能够得到具有高接合强度的异材接合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