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装置、电子装置和送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685332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0910176195.4

    申请日:2009-09-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582 G06F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能够自动去除粘附于散热器上的灰尘的送风装置、包括该送风装置和散热器的冷却装置以及装备有该冷却装置的电子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送风机构、开口构件和移动机构。送风机构具有送风口,该送风口具有预定面积并与散热器相对。开口构件具有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具有小于送风口的面积的面积。移动机构移动开口构件从而执行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第一状态为第一开口被设置在送风口与散热器之间的状态,并且第二状态为第一开口从送风口与散热器之间移走的状态。通过本发明,能够自动去除粘附于散热器上的灰尘。

    轴承单元以及使用该轴承单元的驱动电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01086277A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710106558.8

    申请日:2007-06-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74 F16C2370/12

    Abstract: 轴承单元包括:用于在轴的周边方向上进行支承的径向轴承;用于在轴的推力方向上支承一个末端的推力轴承;设置在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的外面并充填有粘性流体的外壳;密封元件,与外壳结合从而在密封状态包容该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该密封元件具有轴通过孔,所述轴穿过该轴通过孔;以及,通道,用于排出存在于外壳内的空气,该通道成形在外壳和径向轴承之间,以及,该通道提供在所述一个末端侧与沿所述轴的所述推力方向突出于所述径向轴承的另一个末端侧之间的连通,其中通道的横截面形状是包括至少一个锐角的形状。

    轴承单元和使用这种轴承单元的马达

    公开(公告)号:CN101008421A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申请号:CN200710007749.9

    申请日:2007-0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07 F16C17/026

    Abstract: 一种轴承单元,其中用于在轴的圆周方向上支承该轴的径向轴承和设有连接部分的金属外壳通过模制彼此集成在一起;通过模制形成的树脂模制的本体形成为在其中密封地包含该径向轴承,且沿其轴向方向在一端部侧设置有使该轴从中通过的穿轴孔;以及该树脂模制的本体的内部充填有粘性流体,由此,能够防止诸如润滑油的粘性流体泄漏,且能够将轴承单元容易且确实地连接到一个物体上。

    动压轴承型泵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45566C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380100292.6

    申请日:2003-12-24

    Inventor: 宍户祐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047 F04D3/00 F04D13/0633 F04D13/064

    Abstract: 本发明的动压轴承型泵,具有配置在本体内的流体的流体通道内、产生使流体从流入口(11)流入并从流出口(12)流出的动压的旋转部(121),旋转部(121)具有:轴(14);在轴旋转后产生使流体从流入口流入并从流出口流出的动压的动压轴承(13);以及配置在本体内、通过通电使轴旋转的旋转力发生部(133),动压轴承具有:在靠近流入口侧形成的第1动压发生槽(15);以及在靠近流出口侧形成的第2动压发生槽(16),第1动压发生槽关于径向产生的第1动压比第2动压发生槽关于径向产生的第2动压小。本发明能提供一种使轴在径向旋转自如、同时动压轴承能可靠地产生流体的泵压、能实现小型化的动压轴承型泵。

    风扇电动机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00893C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410047495.X

    申请日:2004-05-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30 F04D29/282

    Abstract: 一种具有较小厚度的风扇电动机,其叶轮的叶片形成为叶片在直径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其在轴向上的宽度。由于风扇电动机的叶片在其边缘端部处沿直径方向具有齿形结构或倒角,因此在空气流中强制性地引发了湍流以增强湍流扩散,这样便抑制了尾涡,降低了空气动力噪声,因而提高了通风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