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进气道和发动机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486034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910087542.X

    申请日:2019-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道和发动机,所述的发动机进气道连接于进气歧管和进气门座圈之间,且该发动机进气道于其长度方向上具有依次相连的上段、中段及下段;其中,下段的最低点间的连线和该连线于气缸盖底平面上投影间的夹角为α,中段的最低点间的连线和该连线于气缸盖底平面上投影间的夹角为β,上段的最低点间的连线和该连线于气缸盖底平面上投影间的夹角为γ,夹角α、夹角β及夹角γ各不相同,且夹角α在24°~27°之间,夹角β在26°~29°之间。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进气道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在不减小发动机平均流量系数的同时,可有效提高发动机的滚流比,而可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燃烧系统以及车辆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1766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903147.6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系统以及车辆,燃烧系统包括:气缸盖和气缸、活塞、进气门和排气门、火花塞,活塞可运动地设置在气缸内,且活塞与气缸盖、气缸之间限定出燃烧室,进气门通过进气门导管设置于气缸盖并用于开闭进气道,排气门通过排气门导管设置于气缸盖并用于开闭排气道;火花塞设置于气缸盖且伸入至燃烧室,并适于点燃燃烧室内的燃油混合气;其中,气缸盖邻近进气门的一侧具有进气挤气面,邻近排气门一侧具有排气挤气面,进气门的中心线与气缸的中心线的夹角为b1,排气门的中心线与气缸的中心线的夹角为b2,进气挤气面与气缸盖的底面的夹角为a1,排气挤气面与气缸盖的底面的夹角为a2,且0.5b1≤a1≤b1,0.5b2≤a2≤b2,以提高点火效率以及燃烧效率。

    集成排气歧管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315350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0679829.4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排气歧管及具有其的发动机,集成排气歧管集成在发动机的气缸盖上,集成排气歧管包括:多组缸排气管,多组缸排气管的排气端汇聚成一个排气口,至少一组缸排气管包括第一歧管和第二歧管,第一歧管的中心流线n1位于第二歧管的中心流线n2的外侧,其中,以垂直于第一歧管的中心流线n1的平面为参照平面,参考平面与第一歧管的中心流线n1的交点为点a,参考平面与第二歧管的中心流线n2的交点为点b,点a与气缸盖之间的距离大于点b与气缸盖之间的距离。根据本发明的集成排气歧管,有利于减少气流在第一歧管和第二歧管的汇合处的流动阻力,提高高温废气的能量利用率,从而提高集成排气歧管的排气性能。

    偏心轴驱动机构及可变压缩比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0966088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811160566.5

    申请日:2018-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偏心轴驱动机构及可变压缩比机构,本发明的偏心轴驱动机构用以承接曲轴的驱使、以带动偏心轴转动,其包括转动套装于偏心轴一端的随动件,在随动件的外侧套设在偏心轴上的传动件,以及固定于承载偏心轴的发动机缸体上的控制部,还包括设于传动件以及随动件上的传动连接部,随动件与曲轴传动连接,传动件与偏心轴同步转动,且传动件可由控制机构驱动而与随动件传动连接或脱离,以可由曲轴的转动而驱动偏心轴转动。本发明的偏心轴驱动机构由曲轴的转动带动偏心轴的转动,从而可改变偏心轴的角度,以实现对发动机的压缩比,且该驱动机构直接由曲轴驱动偏心轴转动,无需外部动力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布置,而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发动机进气道和发动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8603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087542.X

    申请日:2019-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道和发动机,所述的发动机进气道连接于进气歧管和进气门座圈之间,且该发动机进气道于其长度方向上具有依次相连的上段、中段及下段;其中,下段的最低点间的连线和该连线于气缸盖底平面上投影间的夹角为α,中段的最低点间的连线和该连线于气缸盖底平面上投影间的夹角为β,上段的最低点间的连线和该连线于气缸盖底平面上投影间的夹角为γ,夹角α、夹角β及夹角γ各不相同,且夹角α在24°~27°之间,夹角β在26°~29°之间。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进气道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在不减小发动机平均流量系数的同时,可有效提高发动机的滚流比,而可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一种集成式发动机气缸盖罩

    公开(公告)号:CN102705103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210174875.4

    申请日:2012-05-31

    Abstract: 一种集成式发动机气缸盖罩,用于解决车载发动机的紧凑性及发动机制造成本控制问题,它与发动机OCV阀座、汽油泵安装座、正时上导轨定位凸台、凸轮轴承盖、油气分离取气口和凸轮轴相位传感器安装座集成为一体,并在发动机气缸盖罩的进、排气罩壳顶端分别设有两条从前端直至后端的纵向加强筋,在气缸盖罩底面进气侧的前端设有机油加注口挡板安装座。本发明既能简化发动机的加工及装配工艺,降低发动机制造成本,又有利于发动机在整车上的布置,使发动机工作更加可靠,从而提高了整车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

    冲程可变的可变压缩比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8615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1811279141.6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程可变的可变压缩比机构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的冲程可变的可变压缩比机构受控于发动机控制单元,以进行发动机活塞冲程及压缩比的调节,且其包括滑动设于发动机缸体中的活塞,转动设于发动机缸体中的曲轴和具有调节偏心轮的偏心轴,以及转动设于曲轴的曲柄上的调节连杆,铰接于调节连杆的一端与活塞之间的执行连杆,和铰接于调节连杆的另一端的驱动连杆;还包括摆动连杆,转动设于发动机缸体中的具有控制偏心轮的控制轴,以及随动连杆和偏心轴驱动装置。本发明所述的冲程可变的可变压缩比机构能够实现对压缩比及活塞冲程进行调节,而可提升发动机的性能。

    燃烧系统以及车辆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30661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210916040.5

    申请日:2022-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系统以及车辆,所述燃烧系统包括:气缸盖和气缸、活塞、进气门、排气门以及火花塞,所述活塞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气缸内,且所述活塞与所述气缸盖、所述气缸之间限定出燃烧室,所述进气门设置于所述气缸盖并用于开闭进气道,所述排气门设置于所述气缸盖并用于开闭排气道;所述火花塞设置于所述气缸盖且伸入至所述燃烧室,以点燃所述燃烧室内的燃油混合气,所述火花塞的直径为d1,所述火花塞的轴线与所述气缸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d2,d1与d2之间满足d2<0.6d1。由此,可以降低电火花传递距离,并确保在流程能量较高的位置或区域产生电火花,可以有效提高燃烧效率,并降低自燃、爆震、失火的概率,提高工作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