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64420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0723537.0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矶野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且能够得到高减速比的复合行星齿轮装置。所述复合行星齿轮装置具备:在同轴上能够进行相对旋转的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及第三齿轮(7)、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行星齿轮(8)、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行星齿轮(9)及第三行星齿轮(10)、与第三齿轮(7)啮合的第四行星齿轮(11)以及对各行星齿轮进行保持的行星架(12),使第一行星齿轮与第二行星齿轮一体地旋转,使第三行星齿轮与第四行星齿轮一体地旋转,使第一行星齿轮与第一齿轮的齿轮比和第二行星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齿轮比不同,使第三行星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齿轮比和第四行星齿轮与第三齿轮的齿轮比不同,使第二齿轮及第三齿轮的转速相对于行星架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8953499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810472982.2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矶野宏
IPC: F16H1/28 , F16H57/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设定较大的输入输出比并且能够提高输入输出轴的配置的自由度、与输入输出轴连结的部件的体积的设计自由度的齿轮传动装置。具备:至少一对行星齿轮(P1、P2),它们彼此齿数不同且配置于同一轴线上,它们呈一体旋转;行星架(5),其将行星齿轮保持为能够自转,且其自转;固定齿轮(S1、R1),其与一对行星齿轮中的第一行星齿轮(P1)啮合且固定于固定部(8);第一输入输出齿轮(S2、R2),其与一对行星齿轮中的第二行星齿轮(P2)啮合且在行星架的内周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在与行星架同一轴线上;外齿齿轮(6),其设置于行星架的外周部;以及多个第二输入输出齿轮(4),它们与外齿齿轮啮合。
-
公开(公告)号:CN108528269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810151789.9
申请日:2018-02-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力控制装置,通过适当地控制分别设置于各个驱动轮的多个马达,能够使行驶时的车辆整体的效率良好。构成为求出驱动装置被要求的总转矩(步骤S4),求出第一马达的输出转矩与第二马达的输出转矩的总计值为总转矩的第一马达的暂定转矩与第二马达的暂定转矩的多个组合,并选择所求出的多个组合中的、电源的输出电力量最少的第一马达的暂定转矩与第二马达的暂定转矩的组合(步骤S5),基于选择出的组合的第一马达的暂定转矩从第一马达输出转矩,并且,基于选择出的组合的第二马达的暂定转矩从第二马达输出转矩(步骤S6)。
-
公开(公告)号:CN11262832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057938.9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矶野宏
IPC: F16D65/16 , F16D66/00 , F16D12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制动装置(10),借助电磁促动器(44)的电磁力经由摩擦件(50)沿着轴线(22)将按压板(42)向制动转子(40)进行按压,该电磁制动装置(10)包括:支承部件(56),其相对于按压板配置在与制动转子相反的一侧且被外壳(48)支承为能够沿着轴线位移而无法绕轴线旋转;以及轴部件(58),其在按压板与支承部件之间传递沿着轴线的方向的力,电磁促动器的电磁线圈(74)以及电枢(76)在按压板与支承部件之间被相对于按压板隔开配置,电磁线圈被外壳支承,电枢被支承部件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08454599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810151903.8
申请日:2018-02-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矶野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的驱动系统,即使制动装置、控制该制动装置的控制装置发生故障,也能够维持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并使制动力作用于车辆。构成为具备第一制动系统和第二制动系统,并在一个制动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仅从被设置在另一个制动系统中的制动装置输出制动转矩,其中,该第一制动系统具有能够使制动转矩作用于一对前轮(1a、1b)的第一制动装置(17a)、和控制该第一制动装置(17a)的制动转矩的第一控制器(44),该第二制动系统具有能够使制动转矩作用于一对后轮(3a、3b)的第二制动装置(17b)、和控制该第一制动装置(17a)的制动转矩的第二控制器(45)。
-
公开(公告)号:CN107054354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611206007.4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能够通过适当地控制驱动力源的输出转矩和向左右轮传递的转矩而使行驶稳定性提高。所述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构成为,基于驾驶者要求的驱动转矩和与车辆的姿态有关的数据来算出向左右车轮分别传递的目标转矩(步骤S13),基于左右车轮的滑移状态来校正左右车轮各自的目标转矩(步骤S15),以第一电流值来控制驱动用电动机,该第一电流值基于向一个车轮传递的校正后的目标转矩与向另一车轮传递的校正后的目标转矩之和来算出,以第二电流值来控制差动用电动机,该第二电流值基于向一个车轮传递的校正后的目标转矩与向另一车轮传递的校正后的目标转矩之差来算出。
-
公开(公告)号:CN107448579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710325774.5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8/36 , B60K17/354 , B60K23/04 , B60K2023/043 , B60K2023/046 , B60W10/16 , B60W50/0098 , B60W2050/0096 , F16H48/10 , F16H57/12 , F16H2048/364 , F16H2057/123 , Y02T10/72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适当地控制具备差动限制功能的转矩矢量分配装置的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在基于差动用电动机的差动转矩(差动电动机指令转矩Tw)超过基于差动限制机构的差动限制转矩(TLSD)的差动状态与所述差动限制转矩超过所述差动转矩的差动限制状态之间切换搭载于车辆的转矩矢量分配装置的状态时,使所述转矩矢量分配装置的状态从所述差动状态或所述差动限制状态向所述差动转矩与所述差动限制转矩相等的差动限制解除状态(差动0点转矩TLSD_end)变化,并且,通过使所述差动限制转矩(TLSD)与所述差动转矩(Tw)之差逐渐减小(时刻t2~t3)来执行从所述差动状态或所述差动限制状态向所述差动限制解除状态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120407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710102700.5
申请日:2017-0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扭矩矢量控制装置,能将使制动力作用于驱动轮的制动机构小型化。具备:驱动用马达(2);差动机构(4),具有将扭矩从驱动用马达(2)向一方的驱动轮(3a)传递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0)、和将扭矩从驱动用马达(2)向另一方的驱动轮(3b)传递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11);差动用马达,向上述差动机构(4)中的任一方的反作用力要素(17)传递扭矩;反转机构,构成为使反作用力要素彼此的扭矩反转并传递扭矩;旋转轴(9),将各行星齿轮机构(10、11)的输入要素(12、16)彼此连结;旋转部件(8),从驱动用马达(2)的输出轴(6)向差动机构传递扭矩;以及制动机构(B),使制动力作用于旋转部件(8)。
-
公开(公告)号:CN110103930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074655.6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不导致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构成能够高精度地检测脚踏板的踩踏操作的传感器单元。具备:直动构件(2),配置于车辆的车内空间(CR)的脚踏板(1)在被踩踏操作时的圆弧运动通过变换机构(A)变换为直线运动而传递至该直动构件(2);及检测部(3),在车内空间(CR)检测直动构件(2)的直线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0986942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811414391.6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矶野宏
IPC: F16D65/14 , B60T1/00 , F16D121/04
Abstract: 制动装置包括:旋转构件;固定构件;按压构件,构成为在旋转构件与固定构件之间产生接合力;弹性构件,构成为将弹性力向按压构件施加;接合力施加机构,构成为将接合力向按压构件施加;转矩传递构件,构成为将从旋转构件传递的转矩向固定构件传递;转矩接受构件,构成为接受转矩;变换机构,构成为将转矩变换为轴线方向的推力并将推力施加给接合力;及致动器,构成为使推力产生于转矩接受构件而使转矩接受构件在轴线方向上移动,并且基于对于接合力的反作用力来调整转矩接受构件的沿着轴线方向的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