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8396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382785.8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32B3/12 , B32B9/00 , B32B9/04 , B32B15/04 , B32B15/085 , B32B15/20 , B32B27/32 , B32B37/06 , B32B3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级三明治复合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汽车前围板,该复合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上顶板、第一夹心体、中间隔板,第一夹心体包括若干个第一基体,若干个第一基体在水平面上呈周期性阵列排布,所述第一基体由四个第一交叉单元组成,四个第一交叉单元分别沿正方体四个侧面的对角线排列布置,且四个第一交叉单元依次连接并在四个第一交叉单元之间围成第一空腔,相邻两个第一基体之间通过各自的第一交叉单元相连接。该复合结构极大的提高了结构刚度和强度、抗弯性能、抗侵彻性能与异面耐撞性能。第一夹心体为单一层级点阵结构,具有更高的能量吸收能力,且第一空腔具有降噪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12745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753326.X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7C5/34 , B07C5/362 , B07C5/38 , B07C2501/0054 , B07C2501/00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垃圾物料分拣方法,其通过建筑垃圾物料的图像信息得到物料的轮廓信息和位置信息,通过获取物料的高度信息并结合物料轮廓信息估算出物料的体积。然后在机械手向上匀速抓取物料的过程中通过拉力传感器获取物料的重量,根据物料重量和物料体积获取物料的密度,通过比较密度即知道该物料应分拣到哪一个分类盒。最后根据物料的位置信息、机械手臂的当前位置信息以及分类盒的位置计算得到机械手的运动轨迹,通过该运动轨迹控制机械手即完成物料分拣。其分拣物料的精确性高、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0912744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806308.3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7C5/00 , B07C5/362 , B07C2501/00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械手触觉分类识别物料的装置,其包括传送带、机械手、控制器和分类盒,所述控制器连接机械手,所述机械手位于传送带上方;所述机械手的一侧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连接控制器。本发明通过在机械手一侧设置加速度传感器,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机械手抓取物料时的加速度信息,控制器形成加速度曲线,从而获知当前夹取的物料种类,并控制机械手将物料放至相应的分类盒中,完成物料分类。该装置在进行物料分类时的分类精度高、速度快,且不受物料表面特征以及光线影响,局限性小。
-
公开(公告)号:CN10760001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841438.6
申请日:2017-09-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包括正弦式波纹防撞梁和加强型吸能盒;防撞梁包括泡沫拱板、正弦式波纹壳体和填充层;泡沫拱板安装在正弦式波纹壳体前端;正弦式波纹壳体上下表面均成溃缩波纹形状,其空腔内部设置有一对正弦式波峰波谷相对应的波状纹薄壁板,填充层填充在波形范围外;吸能盒外部为周向规律排布的褶皱圆柱体薄壁结构,内部为内变截面圆形薄壁结构,圆柱体薄壁结构与内变截面圆形薄壁结构通过正弦式波纹状加强筋板相连接;吸能盒一端与所述正弦式波纹壳体后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汽车前纵梁相连接。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汽车防撞梁吸能不稳定、吸能效率低、多角度冲击适应差的问题,以保护汽车乘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6948294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86576.2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F15/02 , E01F15/08 , E01F15/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形三明治公路防护结构,包括螺旋立柱、三明治波形板、主波纹锥管组件、副波纹锥管组件,三明治波型板包括波形外壳、设于波形外壳内的填充物,螺旋立柱的上部以轴线旋转形成扭曲面,主波纹锥管组件、副波纹锥管组件均连接于三明治波形板与螺旋立柱的上部,主波纹锥管组件与三明治波形板倾斜连接,副波纹锥管组件与三明治波形板垂直连接。本发明解决一般公路以及高速公路防护栏的耐撞性表现不足、吸能形式单一、缓冲效果差、不能有效防止车辆冲出路面等问题,具有高效的吸能特性;安全可靠稳定性高,耐撞性强,碰撞角度适应性高;安装简单、替换便捷、可持续使用性高等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67010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095318.8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分离颗粒状物料和片状物料的分选装置及分选方法,包括进料端、颗粒状物料收集槽、片状物料收集槽、吹风机、振动板和驱动电机。通过吹风机在混合物料掉落的过程中完成初步分选;在振动板振动的过程中,片状物料在吹风机的作用下上行,颗粒状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下行,完成第二次分选。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分离颗粒状物料和片状物料的分选装置及分选方法,分离效率高,并可以较为彻底地将颗粒状物料和片状物料进行分离,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28996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87586.7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6 , G01N3/40 , G01N2203/0083 , G01N2203/06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声波传感测定材料碰撞恢复系数的装置,装置包括底座、支架、横梁、碰撞球、碰撞板、声音传感器、采集卡和计算机;所述碰撞板和支架固定在底座上,横梁安装在支架上,且横梁位于碰撞板上方,碰撞球嵌在横梁上,声音传感器设置在碰撞板旁边且靠近碰撞球下落的位置,所述声音传感器、采集卡与计算机依次连接;所述碰撞球与碰撞板分别采用不同的碰撞材料制成。本发明结构可通过碰撞产生的音频随时间信息精确测定其碰撞恢复系数,而且测量容易得多,测量精度也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52755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04545.4
申请日:2015-01-0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60R1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023 , B60R2019/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兼具多种吸能形式的碰撞吸能装置:包括挤压部和胀裂部;所述胀裂部包括至少一个胀裂单元;所述胀裂单元分为连续设置的第一圆柱体、圆台和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底面积与圆台的下底面积相同;第二圆柱体的底面积与圆台的上底面积相同;所述胀裂单元的中心为一中空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吸能材料;所述挤压部包括挤压杆和挤压板;所述挤压杆分为阶梯型连续设置的第一挤压杆和第二挤压杆;所述第一挤压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且大于第二圆柱体的底面直径;第二挤压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所述挤压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底面直径。
-
公开(公告)号:CN11919003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19432.3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60W40/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编队结合扩展卡尔曼滤波的道路摩擦估计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设计道路摩擦估计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车辆编队里除尾车之外的所有车辆均通过车对车通信将自身对路面附着系数的估计信息发送给自身的跟随车;车辆编队里除头车之外的所有车辆均根据自身对路面附着系数的估计信息决定是否利用前车的估计信息;车辆编队里的所有车辆均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估计当前路面附着系数,估计过程为基于上一时刻对路面附着系数的估计信息求解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本发明设计了加入判断模块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利用车辆编队的车对车通信将编队成员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器联合起来,提高跟随车对路面附着系数的估计速度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18390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10496509.X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60R1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扩管吸能机构,包括复合扩管,所述复合扩管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轴芯、转化管及强化管;所述轴芯、转化管及强化管同轴设置;所述轴芯的外部四周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柱;所述转化管的内部四周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均设置于所述轴芯与转化管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间隔设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轴芯的中心轴平行;所述复合扩管的底部设置有锥台;所述强化管的外部设置有多个环状丝束环。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吸收高速碰撞给与驾驶员和乘客的冲击伤害,从而有效保障人们生命及财产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