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压缩模块及压缩模块组

    公开(公告)号:CN104990307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74017.5

    申请日:2015-08-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1/004 F25B41/04 F25B43/02 F25B250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压缩模块及压缩模块组,压缩模块包括气液分离器、油分离器和多个压缩机,每个所述压缩机均开设有均油孔,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外壳上也开设有均油孔;多个所述压缩机的均油孔通过第一均油管与所述油分离器的进口连通,且所述油分离器的回油管与多个压缩机的吸气口均连通,所述第一均油管上串接有第一均油阀;多个所述压缩机的均油孔通过第二均油管能够与所述油分离器的出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均油孔通过第三均油管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连通,且所述第二均油管上串接有第二均油阀,所述第三均油管上串接有第三均油阀。该压缩模块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压缩模块长久运转时出现偏油情况。

    空调系统的压缩模块、空调系统及压缩模块的油平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6166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10248114.3

    申请日:2013-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的压缩模块,包括压缩子模块,所述压缩子模块包括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上具有与其高压腔相通的均油孔,所述均油孔与所述压缩机的最低油面之间具有预设高度差,所述压缩子模块还包括均油管路,所述均油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均油孔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所述均油管路上设有第一开关阀和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进口与所述压缩机相连通,所述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相连通。该压缩模块的均油效果较好,同时其能够简化均油操作的控制步骤。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压缩模块的空调系统,以及一种应用于上述压缩模块的空调系统的压缩模块的油平衡方法。

    多压缩机系统回油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499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74598.4

    申请日:2012-0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压缩机系统回油控制方法,多压缩机系统中设置有储油器,由压缩机的均油孔引出连接管连接到储油器的进油口,储油器的出油口连接出油管连接至压缩机的低压侧;包括步骤:S1、测量压缩机的排气口的排气温度和连接管中的流体温度,由排气温度减去流体温度的差值判断压缩机油位;S2、依据步骤S1中的压缩机油位判断结果,若为富油状态则压缩机内富余的油在压差作用下流向储油器被储存,若为贫油状态则储油器内的油通过回油环路流向压缩机。本发明通过压缩机排气温度和流体温度的差值判断压缩机的油位,通过储油器在压缩机富油状态时储存多余的油,在压缩机贫油状态时对压缩机进行补油,从而保证压缩机的可靠运转。

    多联机模块化系统
    9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74957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74439.4

    申请日:2012-0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联机模块化系统,包括压缩机单机系统、室内机、冷凝器和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单机系统包括并联运行的多台压缩机,压缩机单机系统的排气端连接冷凝器,冷凝器连接室内机中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连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连接压缩机单机系统的吸气端;压缩机是双转子压缩机;压缩机单机系统包括储油器,用于储存从压缩机中排出的油,储油器设置进油口与压缩机侧面引出的排油管相连,储油器侧面设置第一出油口连接第一回油管的一端,第一回油管的另一端连接压缩机的吸气端。本发明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双转子压缩机代替涡旋压缩机并联,可降低系统生产成本,设置储油器及回油管路所构成的回油环路,保证压缩机的均衡回油可靠性。

    一种余热回收的汽车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592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36361.7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余热回收的汽车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汽车空调系统,其包括:膨胀机、压缩机、发动机、车外换热器、车内换热器、节流装置和热回收换热器,热回收换热器与发动机换热以能回收发动机的热量,膨胀机的入口端能与热回收换热器连接,以能引入经过热回收换热器被加热后的工质进入膨胀机中做功,膨胀机与压缩机通过离合器连接,以能通过膨胀机驱动压缩机运行,压缩机、车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和车内换热器能组成制冷循环系统,制冷循环系统中采用与进入膨胀机中相同的工质作为制冷剂,膨胀机的出口端能连通至压缩机的出口端。根据本发明能解决现有的汽车空调系统空调效率低,导致汽车续航能力低的问题。

    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45714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63581.0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该装置包括:采样装置,用于采样车辆的电池检测实际温度,采样车辆的乘员舱检测实际温度,以及采样车辆的电机检测实际温度;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车辆的电池检测实际温度、车辆的乘员舱检测实际温度、以及车辆的电机检测实际温度中的至少之一,控制压缩机的启闭,和/或控制阀件装置中相应阀件的启闭以控制冷媒的流向,实现同时满足车辆中电池和乘员舱的换热需求。该方案,通过根据电池、乘员舱和电机的检测实际温度控制制冷剂流向,在超低温天气或超高温天气下也能同时满足电池和乘员舱的制热或制冷的需求。

    冷凝系统、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9614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1710986175.8

    申请日:2017-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凝系统、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冷凝系统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冷凝系统还包括并联设置与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主冷凝管路和辅助冷凝管路,所述主冷凝管路上设置有主冷凝单元,所述辅助冷凝管路包括第二节流装置、辅助冷凝器和第一电磁阀,本发明提供的冷凝系统、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设置冷媒回收管路和冷媒加压管路,对冷媒的流向进行控制,从而改变辅助冷凝器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至第四电磁阀,决定辅助冷凝器是否进入回收模式、加压模式或换热模式,并且能够改变室外机组的换热面积,调节机组的冷媒循环量,使机组可以保持在最优的冷媒量运行,从而提高的空调系统的能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