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的抗震吸能电池箱

    公开(公告)号:CN109755429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811558365.0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散热的抗震吸能电池箱,包括:电池箱箱体,鳞状散热板,导热三明治板,电池模组;所述电池箱箱体由六块三明治板焊接而成,每块三明治板由两块碳纤维板和铝合金夹心构成;所述电池箱箱体还设置有进风口和吸风机;所述导热三明治板分布于电池模组的上侧和下侧;所述导热三明治板由两块碳纤维板和蜂窝夹心构成;所述导热三明治板与鳞状散热板由点焊的方式连接;所述鳞状散热板上装有多个弹簧,弹簧与电池箱箱体相连。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电池箱不能有效散热和没有吸能、缓冲结构等问题,旨在提高电池箱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并且实现车辆轻量化。

    一种复合扩管吸能机构
    1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83903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96509.X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扩管吸能机构,包括复合扩管,所述复合扩管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轴芯、转化管及强化管;所述轴芯、转化管及强化管同轴设置;所述轴芯的外部四周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柱;所述转化管的内部四周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均设置于所述轴芯与转化管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间隔设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轴芯的中心轴平行;所述复合扩管的底部设置有锥台;所述强化管的外部设置有多个环状丝束环。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吸收高速碰撞给与驾驶员和乘客的冲击伤害,从而有效保障人们生命及财产安全。

    一种混合物料逐级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82186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518396.9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物料逐级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分离装置包括输送带、一级负压滚筒及二级负压滚筒,输送带与一级负压滚筒之间的下方设有一级风嘴且嘴口朝向一级负压滚筒,一级风嘴和一级负压滚筒之间的下方设有集料箱一,一级负压滚筒与二级负压滚筒之间的下方设有二级风嘴且嘴口朝向二级负压滚筒,二级风嘴和二级负压滚筒之间的下方设有集料箱二,二级负压滚筒的后侧之下方设有集料箱三;该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分离效果好。

    一种复合防弹衣
    1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79618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1571780.X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一种复合防弹衣,由外至内包括吸弹层、防护层、缓冲层以及吸能层;该吸弹层用于吸收子弹以避免流弹的产生,包括两碳纤维层和铝泡沫层,该铝泡沫层夹杂于两碳纤维层之间;该缓冲层用于将点冲击转换为面冲击;该吸收层用于吸收缓冲层的变形。本发明能有效避免流弹的产生以及过大的冲击力造成作战人员肋骨骨折的危险。

    一种梯度手性材料的夹芯板及其在客车车身结构上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0314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84184.6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梯度手性材料的夹芯板,包括:铝泡沫隔板、手性材料A、手性材料B、手性材料C;所述铝泡沫隔板分为由下至上层叠间隔设置的四块,其中第一块和第二块铝泡沫隔板之间设置有所述手性材料A;第二块和第三块铝泡沫隔板之间设置有所述手性材料B;第三块和第四块铝泡沫隔板之间设置有所述手性材料C;所述手性材料A、手性材料B、手性材料C(4)分别为基础单元阵列层叠而成,所述基础单元为3D手性材料;所述3D手性材料为2D手性材料在旋转变化后组合而成的,中心节点为三圆环的交叉结构;所述2D手性材料包括一圆环,和沿着圆环切向延伸的方管;所述方管为四个,且呈旋转对称分布。本发明还提供了将上述夹芯板在客车车身结构上的应用。

    一种防撞吸能结构和汽车防撞梁

    公开(公告)号:CN11166097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91013.6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撞吸能结构和汽车防撞梁,所述防撞吸能结构包括:多个板体,沿其厚度方向依次间隔;多个吸能板,间隔设置在相邻两个板体之间,该吸能板的两端连接在相邻两个板体上,当该板体受到沿所述厚度方向的碰撞力时,相邻两个板体受压靠近,所述吸能板溃退吸能,其中,所述吸能板的截面围绕界定出一力作用面,该力作用面的面积沿着所述厚度方向逐渐增大。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产生多米诺效应的逐级变形,实现优异的耐撞性能的防撞吸能结构和汽车防撞梁。

    一种手机外壳机构
    1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48031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11352957.7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机外壳结构,包括设置于手机侧边的边框以及设置于手机背部的后盖;所述边框自靠近手机向远离手机的方向依次由第一碳纤维层、几何图形夹层、第二碳纤维层层叠组成;所述几何图形夹层由多个几何图形拼接形成,且所述几何图形的两端分别所述第一碳纤维层、第二碳纤维层;所述后盖自靠近手机向远离手机的方向依次由第三碳纤维层、夹心层、塑料层层叠组成;所述夹心层由多个层级单元拼接形成。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提高手机耐撞性的同时达到轻量化及高散热性能的效果。

    一种基于多级旋流器的低氮燃烧器

    公开(公告)号:CN11082243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59275.9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级旋流器的低氮燃烧器,在稳焰盘径向方向上,从内向外排布了第一级旋流叶轮和第二级旋流叶轮;稳焰盘的中心安装有中心燃料喷嘴;第一级旋流叶轮的叶片上设有不同直径的第一通流孔,在第一级旋流叶轮的叶片上设有环叶片圆周的辅助燃料喷嘴;沿燃烧筒轴向方向上,第一级旋流叶轮位于第二级旋流叶轮下方,二者成阶梯状分布,第一级旋流叶轮和第二级旋流叶轮的叶片由第一级旋流叶轮的扩散罩分隔开;第二旋流叶轮的外圆周也设有扩散罩,并且环圆周设有不同尺寸但分布均匀的第二流通孔;第一二级旋流器叶片角度在燃烧筒径向方向角度递减;风机沿着轴向设置在低氮燃烧器的下端。上述的燃烧器,燃烧效率高,氮氧化物排放量低。

    一种层级折纸状汽车碰撞吸能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641403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1006395.5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级折纸状汽车碰撞吸能结构,其包括若干吸能层和折纸状诱导管,所述折纸状诱导管是将金属片通过三浦折叠法制成的呈Z字回折的金属管;相邻的吸能层通过所述折纸状诱导管相互连接;所述若干吸能层包括自上而下且同轴分布的蜂窝吸能层和多孔材料吸能层;所述蜂窝吸能层包括两个第一金属板和填充于所述两个第一金属板之间的具有异形蜂窝结构的金属材料;所述多孔材料吸能层包括两个第二金属板和填充于所述两个第二金属板之间的多孔金属材料,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安全性;通过采用铝合金、钛金属和多孔金属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吸能性的同时,具有非常轻的质量。

    一种自锁式多孔结构复合板

    公开(公告)号:CN110576646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905420.7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锁式多孔结构复合板,包括依次设置的上防护板、三维点阵夹层及下防护板;所述上防护板、三维点阵夹层及下防护板之间通过粘合剂粘合;所述三维点阵夹层具体由多个横向列及纵向列相互交叉点阵排列形成;所述横向列由多个横向基本单元并排组成,所述纵向列由多个纵向基本单元并排组成;所述横向基本单元具体包括一横向梁,垂直于所述横向梁设置的中心轴的两侧分别轴对称设置有第一斜边,所述第一斜边的两末端分别沿平行于所述横向梁的方向延伸一段距离,两个相邻的横向基本单元之间相邻的两个第一斜边的末端之间间隔一段距离形成第一限位槽;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制备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