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04542A
公开(公告)日:2001-07-18
申请号:CN99806912.4
申请日:1999-06-01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IPC: H01J4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3/046 , G01N23/06 , G01N2223/419 , H01J43/04 , H01J43/28
Abstract: 为了提供小型光电倍增管,在使侧管2下端2a的内壁面2c接触底座片4边缘面4b的状态下,焊接固定侧管2与底座片4。结果,在光电倍增管1的下端上没有象凸缘这样的突起。因此,即使难进行电阻焊接,也可以缩小光电倍增管1的外形尺寸,在并排利用光电倍增管的场合中,也能够使侧管2之间紧密连接在一起。因而,在通过焊接组装金属底座片4与金属侧管2的情况下的光电倍增管1的高密度排列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42490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1980041049.2
申请日:2019-06-17
IPC: H01J40/06 , H01J43/08 , H01L31/0216 , H01L31/103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用于电子或短波长光的图像传感器,其包含半导体薄膜、在所述半导体薄膜的表面上形成的电路元件及所述半导体薄膜的另一表面上的纯硼层。所述电路元件由包括耐火金属的金属互连件连接。抗反射或保护层可在所述纯硼层的顶部上形成。此图像传感器即使以高通量连续使用多年也具有高效率及良好稳定性。所述图像传感器可使用CCD(电荷耦合装置)或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来制造。所述图像传感器可为二维区域传感器或一维阵列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2424906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80041049.2
申请日:2019-06-17
IPC: H01J40/06 , H01J43/08 , H01L31/0216 , H01L31/103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用于电子或短波长光的图像传感器,其包含半导体薄膜、在所述半导体薄膜的表面上形成的电路元件及所述半导体薄膜的另一表面上的纯硼层。所述电路元件由包括耐火金属的金属互连件连接。抗反射或保护层可在所述纯硼层的顶部上形成。此图像传感器即使以高通量连续使用多年也具有高效率及良好稳定性。所述图像传感器可使用CCD(电荷耦合装置)或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来制造。所述图像传感器可为二维区域传感器或一维阵列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1502028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780029390.3
申请日:2007-07-20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IPC: H04B10/12 , G02B6/00 , G02B6/42 , H04B10/10 , H04B10/105 , H04B10/13 , H04B10/14 , H04B10/22 , H04B10/1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201 , B61L3/065 , G02B6/2852 , H04B10/1125
Abstract: 移动光通信系统(1)包括铁路(2)和车辆(3)。沿着所述铁路设置有多个漏光纤(10)、多个光纤(20)以及多个光接收机(21)。漏光纤包括光泄漏部(13)。光泄漏部间断地以不大于车辆在该车辆行进方向上的长度的间隔来设置。光接收机以不大于车辆在其行进方向上的长度的间隔来设置。沿着车辆在行进方向上的全长,以不大于预定长度的间隔来布置设置在车辆上的多个光接收机(32)。以如下方式对设置在车辆上的两个相邻的光发射机(36)进行设置,即,使得从这两个相邻的光发射机向光纤发射的光的光学图像在车辆行进方向上交叠。
-
公开(公告)号:CN101226292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710149268.1
申请日:2007-09-10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 , G02F1/1362 , G09G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位调制装置。该相位调制装置包括空间光调制器、输入值设置单元、多个参考数据集、转换单元以及驱动单元。各像素能够利用操作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值进行驱动。每个参考数据集对应于至少一个像素。转换单元通过参考对应的参考数据集把为各像素输入的输入值转换成控制值。驱动单元将该控制值转换成设置在所述操作电压范围内的工作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值。该驱动单元采用与所述电压值相对应的驱动电压来驱动各像素。各参考数据集将从其取得输入值的多个第一值和从其取得控制值的多个第二值相互关联,以确保所述多个第一值与由对应的至少一个像素获得的相位调制量之间的关系为规定的线性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0533653C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480040110.5
申请日:2004-12-24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08
Abstract: 该光电倍增管具有:通过入射的光而释放电子的阴极(3);使从所述阴极(3)释放的电子倍增的多级倍增电极(107);以及电子透镜形成电极(115),其配置在与第1倍增电极(107a)的边缘部和第2倍增电极(107b)的边缘部相隔了预定距离的位置上,其中,第1倍增电极(107a)位于从阴极(3)开始的第1级,第2倍增电极(107b)位于从阴极(3)开始的第2级,在第1倍增电极(107a)的长度方向上,使第1倍增电极(107a)与第2倍增电极(107b)之间的空间中的等电位面平坦化。通过该结构,能够提高针对入射光的时间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506128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780031561.6
申请日:2007-08-24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岐阜大学 , 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 ,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IPC: C07C1/32 , C07C29/32 , C07B59/00 , C07C11/02 , C07C13/20 , C07C15/02 , C07C15/06 , C07C15/08 , C07C15/14 , C07C17/263 , C07C25/02 , C07C41/30 , C07C33/025 , G01T1/161 , C07C43/205 , C07C67/333 , C07C69/533 , C07C69/76 , C07C201/12 , C07C20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B59/001 , C07B37/04 , C07B59/00 , C07B2200/05 , C07C1/321 , C07C17/263 , C07C29/32 , C07C41/30 , C07C67/343 , C07C205/06 , C07C2531/24 , C07C2601/16 , C07C25/13 , C07C22/08 , C07C33/03 , C07C69/76 , C07C43/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芳香族化合物或链烯基化合物的高速甲基化法、其中使用的PET示踪剂制备用试剂盒、以及使用其的PET用示踪剂的制造方法,该高速甲基化法能够在温和的条件下,以毒性不那么强的有机硼化合物为基质,迅速且高收率地得到用甲基或氟代甲基标记的芳香族化合物、链烯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在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中,在钯(0)配合物、膦配体及碱的存在下,使甲基碘或X-CH2F(其中,X是能够容易地作为阴离子脱离的官能团)与在硼上结合了芳香族环或链烯基的有机硼化合物进行交叉偶联。
-
公开(公告)号:CN101502028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780029390.3
申请日:2007-07-20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IPC: H04B10/12 , G02B6/00 , G02B6/42 , H04B10/10 , H04B10/105 , H04B10/13 , H04B10/14 , H04B10/22 , H04B10/1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201 , B61L3/065 , G02B6/2852 , H04B10/1125
Abstract: 移动光通信系统(1)包括铁路(2)和车辆(3)。沿着所述铁路设置有多个漏光纤(10)、多个光纤(20)以及多个光接收机(21)。漏光纤包括光泄漏部(13)。光泄漏部间断地以不大于车辆在该车辆行进方向上的长度的间隔来设置。光接收机以不大于车辆在其行进方向上的长度的间隔来设置。沿着车辆在行进方向上的全长,以不大于预定长度的间隔来布置设置在车辆上的多个光接收机(32)。以如下方式对设置在车辆上的两个相邻的光发射机(36)进行设置,即,使得从这两个相邻的光发射机向光纤发射的光的光学图像在车辆行进方向上交叠。
-
公开(公告)号:CN101410932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780010590.4
申请日:2007-03-07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倍增管和放射线检测装置。在侧管(15)的一侧端部气密地接合受光面板(13)、在另一侧端部经由环状侧管(37)气密地接合芯柱(50)而构成的真空容器(18)内,从设在受光面板(13)上的光电面(14)侧起,配置有聚焦电极(17)、倍增极(Dy1~Dy9)、阳极(25)以及倍增极(Dy10)。倍增极(Dy10)支承在设于芯柱(50)上的衬垫(33)和定位用凸起(31)上。阳极(25)载置在支承部件(21)上。聚焦电极(17)、倍增极(Dy1~Dy9)以及阳极(25)相互隔着与支承部件(21)位于同轴上的层间体(23)而层叠,耐震性高。由于在阳极(25)和倍增极(Dy10)之间没有隔着绝缘物,因此能够抑制发光,能够降低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01395692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780007060.4
申请日:2007-02-27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电倍增管和放射线检测装置。在侧管(15)的一侧端部气密地接合受光面板(13)、在另一侧端部经由管状部件(31)气密地接合芯柱(29)而构成的真空容器内,配置有光电面(14)、聚焦电极(17)、倍增极(Dy1~Dy12)、引出电极(19)以及阳极(25)。倍增极(Dy1~Dy12)和阳极(25)具有相互对应的多个通道。引出电极(19)载置在贯通芯柱(29)的导电性的支承脚(21)上,倍增极(Dy1~Dy12)相互夹着绝缘部件(23)而层叠。支承脚(21)和绝缘部件(23)位于同一轴上,能够在z轴方向上施加压力来对各电极进行固定,并能够抑制阳极(25)、引出电极(19)之间的发光,能够降低噪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