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智能的手部运动功能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6793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82696.5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智能的手部运动功能分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患者执行预设运动任务时的手部运动数据;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提取手部各关节运动数据进行数据缺失值补充和数据去噪处理;特征集构建模块,用于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执行每一类型运动任务时的手部运动特征;运动评估模块,用于将每一手部运动特征分别输入到对应的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出每一类型运动任务的评分并将每一类型运动任务的评分求和得到所述目标患者的手部运动功能总得分。本发明的系统能够提高手部运动评估应用的广泛性,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折纸结构的摩擦电-电磁复合能量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70933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719531.6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折纸结构的摩擦电‑电磁复合能量收集装置,包括外壳、支撑板、圆柱滚动体、折纸结构、摩擦感应电极、线圈和柱形磁铁,设有两套独立的自发电系统,分别为摩擦纳米发电系统和电磁发电系统。摩擦纳米发电系统设置于底盘和端盖榫接后形成的内部空腔内,电磁发电系统设置于两个端盖处。以上两种发电系统单独作用、互不干涉,两种发电系统产生的电流通过整流后连接蓄电池而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为海洋设备部组件供电,具有高的能量收集效率,能够利用电磁感应效应和材料之间的摩擦电原理将海洋中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一种基于点线特征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1406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702305.7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nventor: 田应仲 李伟 李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点线特征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针对传统基于点特征的移动机器人定位系统在低纹理或者快速运动等情况下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个基于点线特征的移动机器人定位系统,通过融合图像点特征、图像线特征信息提高移动机器人的定位精度。本发明解决了机器人定位精度低的问题,相比于基于点特征定位的方法,本发明充分利用环境中点线特征综合进行定位,使得本方法不仅适用于点特征丰富的场景,同样在点特征稀缺和纹理不良的环境中使用也可以达到较高定位精度。

    一种面向环境感知的摩擦电-电磁复合流速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43334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97976.9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环境感知的摩擦电‑电磁复合流速检测装置,包括弹簧‑磁铁电磁感应模块,摩擦纳米发电模块,亚克力管‑旋转模块以及无线传输电源管理模块,亚克力管‑旋转模块的亚克力管组件的一端固定在旋转模块的旋转中心块的外边缘上,另一端与摩擦纳米发电模块的支撑盘固定,弹簧‑磁铁电感应模块的弹簧一端与亚克力管‑旋转模块的旋转中心块相固联,弹簧‑磁铁电磁感应模块位于亚克力管的内部,实现弹簧‑磁铁电磁感应模块与摩擦纳米发电模块位于亚克力管和旋转中心块的封闭空间内。本发明可实现自供电,依靠电信号的输出特性,实现对驱动流体的旋转速度检测,基于电源管理模块,配合低功耗蓝牙模块,实现在无人环境下的流体流速检测。

    一种电磁吸附的高容错率无人机布放回收系统及无人机布放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60405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67596.5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磁吸附的高容错率无人机布放回收系统及无人机布放回收方法,包括牵引装置、回收装置、控制系统,牵引装置包括柔性缆绳、重物、缆绳回收装置,其中,缆绳回收装置固定在无人机上,回收装置包括电磁平台、定位停机平台,电磁平台用于吸附牵引装置的磁性重物,定位停机平台用于约束柔性缆绳的位置和停放无人机。本发明采用电磁吸附进行粗定位,采用定位停机平台进行精确定位,提高无了人机回收的安全性与准确性,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且对接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好,实现无人机自动化布放回收,提高布放回收的效率。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超冗余连续体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209195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59366.X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超冗余连续体机器人,由控制箱和安装在控制箱一侧的三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关节通过连接件首尾串联在一起构成,每个关节均由两组具有平面三自由度的可变形桁架单元组成。每个关节均有形状记忆合金弹簧作为驱动器,通过在每个关节之间布置合适尺寸的电路板,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弹簧通电加热从而发生相变收缩的特性,可以实现分别控制三个不同关节的弯曲变形,通过不同关节之间的耦合运动以此实现连续体机器人的运动。本发明能够直接通过电流加热驱动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轻,控制容易的优点,每个关节的自由度可通过形状记忆合金弹簧进行独立控制。

    一种固定翼梁的可变后掠机翼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6137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59908.3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翼梁的可变后掠机翼,它涉及航空航天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变后掠机翼由于存在可活动翼梁而导致的机翼刚性下降及机翼与机身铰接处铰链承载过高的问题。本发明在改变机翼后掠角的同时改变了机翼的展长及翼展面积,解决了现有变后掠机翼普遍存在的变形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固定内翼,活动外翼,连杆及驱动装置,固定内翼与连杆共同构成机翼骨架起承载作用,活动外翼紧贴于内翼之上,驱动装置置于固定内翼的翼梁之上并通过连杆带动活动外翼运动以完成机翼的变形。本发明变形机翼保留了固定翼梁,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能够在较大范围内改变机翼的后掠角、展长及翼展面积,能够调节机翼升阻比,提升翼型效率。

    垂直定向碳纳米管阵列和石墨烯复合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42497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04772.9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定向碳纳米管阵列和石墨烯复合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垂直定向碳纳米管阵列和石墨烯复合薄膜材料包括石墨烯和在其中均匀分布的垂直定向碳纳米管阵列。将氧化石墨烯制成溶液,填充图形化和致密化处理后的垂直定向碳纳米管阵列,在高温下还原氧化石墨烯,得到垂直定向碳纳米管阵列和石墨烯复合结构薄膜。其中定向碳纳米管阵列结构能够为复合薄膜提供额外的纵向导热通路,而石墨烯能有效填充图形化和致密化后的垂直定向碳纳米管阵列的空隙,为其提供横向导热通路。利用垂直定向碳纳米管阵列和石墨烯材料特性,二者性能得到很好的互补,能提高有效热界面散热材料横向和纵向导热性能,适合应用于多种电子器件散热领域。

    一种摄像机器人自动搬运小车

    公开(公告)号:CN10909509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882405.0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机器人自动搬运小车,包括遥控器、控制单元、整体机械结构组件,所述遥控器与控制单元通过无线连接与通信,所述控制单元通过螺钉固定联结在整体机械结构组件中的小车底板上,所述控制单元与整体机械结构组件中的电机对应连接,分别控制整体机械结构组件中的电机,其中一部分电机转动使小车运动,另一部分电机转动使支架转动,同时也可实现支脚的升降运动。本发明能够实现摄像机器人在任意位置的运动,同时可使摄像机器人实现在任意机位完成拍摄任务,具有可靠性高,负载大,工作稳定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