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272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419479.2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晨 , 罗健 , 陈伟 , 邓洪 , 古晓东 , 李波 , 周敏 , 何常红 , 崔艳龙 , 郑军 , 杨才 , 房维轩 , 王中泽 , 杨嘉琛 , 郭晓旭 , 梁茹楠 , 彭涛 , 董健 , 柴天娇 , 于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云边端协同下双连杆机械臂的无模型控制方法及系统;终端采集双连杆机械臂的实时数据并发送至边缘端;边缘端对数据预处理后输入多变量无模型控制器,计算得到控制指令;终端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双连杆机械臂运动,采集双连杆机械臂的实时数据并发送至边缘端;云端根据边缘端反馈的实时数据,对多变量无模型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更新,直到控制任务结束;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不仅适用于双连杆机械臂,降低其建模难度、提高控制精度、提升计算效率,还具备推广至其他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24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63450.5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拓 , 苑玉超 , 古晓东 , 何常红 , 罗健 , 吴向阳 , 王敬渊 , 王生旭 , 邓洪 , 陈伟 , 崔艳龙 , 郑冀光 , 杜博文 , 张立那 , 赵治华 , 张琦 , 王建东 , 郭琦沛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硬母线的加工制作方法及系统,涉及硬母线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加工硬母线的材料属性、几何特征以及加工工艺参数,采用多尺度建模方法对所述硬母线进行物理特性建模,得到多尺度物理特性模型,同时建立硬母线加工过程的物理场耦合模型;将得到的多尺度物理特性模型和多物理场耦合模型集成到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构建硬母线加工制作的高保真数字孪生模型;开发硬母线加工虚拟仿真优化平台,在硬母线加工虚拟仿真优化平台中进行加工工艺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建立加工质量和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优化算法获取最优加工方案,将得到的最优加工方案应用于实际的硬母线加工制作过程,并对加工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47294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25545.7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2J3/00 , G06F30/15 , G06F30/20 , H02J5/00 , B60L53/51 , B60L53/60 , B60M3/00 , G06F111/04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动车和光伏接入交流牵引供电系统能量管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交流牵引供电系统牵引负荷过程数据;建立光伏出力和电动汽车充电行为预测概率分布模型;建立含电动车和光伏的交流牵引供电系统能量管理模型,将含不确定参数的约束转换为机会约束,根据光伏出力和电动汽车充电行为预测概率分布设置约束上下限,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系统潮流调度策略,完成交流牵引供电系统能量管理优化;其中,含电动车和光伏的交流牵引供电系统能量管理模型以牵引供电系统能耗最小为目标函数,并包括系统运行特性约束;本发明提高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降低牵引供电系统能耗,节省供电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990493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1910290822.0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 G01K11/324 ,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牵引供电系统27.5kV高压电缆在线状态监测方法及监测装置,利用光纤对电缆温度高精度的感知以此来判断27.5kV高压电缆的运行状态。本发明将分布式光纤嵌套在27.5kV高压电缆中,根据光纤的拉曼散射效应和光时域反射效应测量27.5kV高压电缆各个点的温度及位置,进而判断高压电缆的运行状态。本发明与传统27.5kV高压电缆状态监测方法相比,测量准确性高,监测范围长,监测数据连续测量结果可信性高,可对监测异常点进行快速的故障定位;监测系统本身工程适应性强,不受电磁干扰,使用寿命长,具有较高的工程经济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26093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27569.X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凯达铁建电气化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Inventor: 古晓东 , 何常红 , 乔培凯 , 韩凌青 , 罗健 , 邓洪 , 王国梁 , 陈伟 , 张琦 , 郭雅婕 , 崔艳龙 , 魏博 , 李业强 , 冯秋涛 , 张皓 , 高桂超 , 乔中波 , 李鹏飞 , 乔清池
IPC: B60M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段绝缘器,涉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分段绝缘器的导电滑轨之间易产生放电,导致导电滑轨产生灼烧损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分段绝缘器,包括绝缘器主体、第一导电组件和第二导电组件;绝缘器主体同一侧的第一导电组件和第二导电组件相对设置,且第一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导电滑轨和第一灭弧环,第二导电组件包括第二导电滑轨和第二灭弧环;第一灭弧环的敞口部与第二灭弧环的敞口部相对设置,第一灭弧环的端口与第一导电滑轨的端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第二灭弧环的端口与第二导电滑轨的端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以使第一灭弧环与第二灭弧环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大于第一导电滑轨和第二导电滑轨的端面之间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892725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19479.2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晨 , 罗健 , 陈伟 , 邓洪 , 古晓东 , 李波 , 周敏 , 何常红 , 崔艳龙 , 郑军 , 杨才 , 房维轩 , 王中泽 , 杨嘉琛 , 郭晓旭 , 梁茹楠 , 彭涛 , 董健 , 柴天娇 , 于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云边端协同下双连杆机械臂的无模型控制方法及系统;终端采集双连杆机械臂的实时数据并发送至边缘端;边缘端对数据预处理后输入多变量无模型控制器,计算得到控制指令;终端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双连杆机械臂运动,采集双连杆机械臂的实时数据并发送至边缘端;云端根据边缘端反馈的实时数据,对多变量无模型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更新,直到控制任务结束;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不仅适用于双连杆机械臂,降低其建模难度、提高控制精度、提升计算效率,还具备推广至其他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92725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19471.6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晨 , 罗健 , 陈伟 , 古晓东 , 王爽 , 周敏 , 高文双 , 赵耀 , 崔艳龙 , 魏建忠 , 张海龙 , 费兆华 , 白裔峰 , 李广森 , 张妍君 , 李珉璇 , 于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云边端协同下事件触发的双连杆机械臂控制方法及系统;终端采集双连杆机械臂的实时数据并发送至边缘端;边缘端根据预设事件触发规则,将数据输入无模型控制器或触发保持器得到控制指令;终端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双连杆机械臂运动,采集双连杆机械臂的实时数据并发送至边缘端;云端根据边缘端反馈的实时数据根据预设事件触发规则,选择对多变量无模型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更新,直到控制任务结束;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不仅适用于双连杆机械臂,降低其建模难度、提高控制精度、提升计算效率、节约系统资源,还具备推广至其他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67238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50561.2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石家庄铁道大学
Inventor: 王生旭 , 林云志 , 李拓 , 古晓东 , 罗健 , 邓洪 , 赵正路 , 苑玉超 , 王敬渊 , 陈伟 , 何常红 , 崔艳龙 , 吴向阳 , 姬建华 , 张朝军 , 刘靖纳 , 杜博文 , 张立那 , 谢安龙 , 张琦 , 王建东 , 李洪生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系统的软母线预制施工方法及系统,涉及软母线预制技术领域,包括对软母线毛坯进行激光扫描和超声波检测,获取软母线内部的缺陷数据,对软母线进行自适应校直,得到合格软母线;采集所述合格软母线表面的绝缘膜图像,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绝缘膜图像的边缘轮廓坐标,基于得到的边缘轮廓坐标规划裁切刀的运动轨迹,根据运动轨迹对绝缘膜进行切割,得到裁剪后的软母线;利用根据裁剪后的软母线,对焊缝区域图像进行缺陷识别,结合预设的优化目标,使用优化算法计算得到最佳焊接参数,根据得到的最佳焊接参数实时调整施工策略,并将调整后的施工策略转换为控制指令下发至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软母线预制施工的智能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81167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496495.0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升降式移动接触网,其至少包括升降移动段接触网以及位于所述升降移动段接触网两侧的第一张紧装置和第二张紧装置,所述升降移动段接触网包括设置的若干可升降立柱;每一根可升降立柱上至少设置有可折弯型转动腕臂结构、推拉机构,承力索和接触线;所述推拉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可升降立柱上,所述推拉机构的动力输出端推出带动所述可折弯型转动腕臂结构伸展开,从而推动承力索和接触线移动到工作位;所述推拉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回收带动所述可折弯型转动腕臂结构折弯回收,从而带动承力索和接触线移动到非工作位;两段腕臂本体是以活动的方式连接,且存在转动余量,更有利于将承力索和接触线带动移动到铁路侧边。
-
公开(公告)号:CN208248009U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20664023.6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M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定位管支撑装置,包括斜腕臂连接器、定位管连接器和支撑管。所述斜腕臂连接器通过直螺栓固定在斜腕臂上,所述定位管连接器通过直螺栓固定在定位管上,所述支撑管两端通过螺栓销分别与斜腕臂连接器和定位管连接器连接。斜腕臂连接器和定位管连接器均为对称抱箍结构。所述支撑管为实心铝合金方型管,且两端对称设有扇形孔。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管采用实心方型结构,减少了连接件,工艺更加简单,且支撑管两端通过开扇形孔分别和定位管连接器及斜腕臂连接器连接,具有短距离抬升和防顺线路风摆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