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78797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880016197.0
申请日:2008-06-30
IPC: B60R1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31 , B60L3/0084 , B60L3/12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11/1846 , B60L2240/72 , B60L2240/80 , B60L2250/16 , B60W20/12 , B60W50/0097 , B60W2050/0064 , B60W2540/04 , B60W2550/402 , Y02T10/6217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10/7077 , Y02T10/7291 , Y02T90/121 , Y02T90/128 , Y02T90/14 , Y02T90/163 , Y02T90/169 , Y04S30/14
Abstract: 车载装置控制系统1包括第一车载装置10、第二车载装置20、和连接于第一车载装置10与第二车载装置20的控制部100。控制部100具有:信号发送单元104,其将预先确定的预定信号向第一车载装置10发送;协调控制单元108,其在第一车载装置10对所述预定信号进行了响应的情况下,进行利用由第一车载装置10利用的信息来控制第二车载装置20的协调控制;和代替控制单元112,其在第一车载装置10不对所述预定信号响应的情况下,进行不利用由第一车载装置10利用的信息来控制第二车载装置20的代替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678775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16187.7
申请日:2008-04-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大林和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4 , B60L11/1816 , B60L11/182 , B60L11/1825 , B60L11/1827 , B60L11/1842 , B60L2210/20 , H01M10/425 , H02J3/32 , Y02E60/721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10/725 , Y02T90/121 , Y02T90/122 , Y02T90/125 , Y02T90/127 , Y02T90/128 , Y02T90/14 , Y02T90/163 , Y04S10/126 , Y10S903/903 , Y10S903/907
Abstract: 电动汽车(10)具备电池(30)、通过来自电池(30)的电力工作的行驶用电机(34)及车内负载装置(26)。电动汽车(10)在停车状态下响应开始向车内负载装置(26)进行电力供给的要求,根据电池的充电状态判定是否能够将来自电池(30)的电力向车内负载装置(26)供给,在判定为不能将来自电池(30)的电力向车内负载装置(26)供给的情况下,向供电装置(50)请求对车内负载装置(26)的电力供给。供电装置(50)对请求进行响应,与车内负载装置(26)进行电连接,开始向车内负载装置(26)供给电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8956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80063267.2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用于与其它电力传输装置之间以非接触方式传输电力的电力传输装置,具有:环状的线圈22、44,非接触地发送或接收电力;以及环状的屏蔽构件51,配置于在电力的传输方向上相对于线圈与其它电力传输装置侧相反的一侧。屏蔽构件配置为,在沿电力输送方向观察时与线圈至少部分重叠,并且在沿电力的传输方向观察时,屏蔽构件的内周与从线圈的内周起为线圈和屏蔽构件之间的间隙的4倍长度的内侧的位置相比位于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198164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80063248.X
申请日:2023-07-03
Abstract: 向车辆5非接触地传输电力的地上供电装置1具备:多个谐振电路20;以及一个电力供给源,向所有谐振电路供给具有相同频率的交流电力。各谐振电路具有:线圈23,埋入道路内且用于非接触地传输电力;以及布线22,将各线圈和电力供给源连接。各谐振电路的布线形成为,具有与其它谐振电路的布线至少部分地不同的长度,并且由于该长度不同而在该布线中寄生的电感与其它谐振电路的布线至少部分地不同。谐振电路还具备具有不同电容的电容器,以使得即使布线中寄生的电感不同,所有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也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1890078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380025168.5
申请日:2023-02-22
IPC: B60L53/65 , G08G1/00 , G08G1/09 , G16Y10/40 , G16Y20/20 , G16Y40/10 , H02J50/12 , H02J50/60 , H02J50/80
Abstract: 地上供电装置(2)具备控制装置(22),该控制装置(22)构成为,在从服务器(1)接收并保存于存储装置(222)中的移动体(3)的识别信息与从移动体(3)接收到的移动体的识别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对移动体(3)实施非接触供电。控制装置(22)构成为,基于设置有地上供电装置(2)的道路周边的道路状况或移动体(3)的行驶轨迹,变更将从服务器(1)接收并保存于存储装置(222)中的移动体(3)的识别信息从存储装置(222)擦除的时机、或者变更使从服务器(1)接收并保存于存储装置(222)中的移动体(3)的识别信息的有效性成为无效的时机。
-
公开(公告)号:CN11887218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80020645.9
申请日:2023-04-05
IPC: H02J7/00 , B60L5/00 , B60L53/12 , B60L58/12 , B60M7/00 , H01M10/46 , H01M10/48 , H02J7/34 , H02J50/12
Abstract: 车辆(1)具备:蓄电池(5);电负载(7、9);受电装置(2),具有从设置于道路的送电线圈(64)接收电力的受电线圈(22);DC/DC转换器(3),使用开关元件(31)来对从受电装置输出的直流电力的电压值进行转换;及控制装置(10),对DC/DC转换器进行控制。控制装置基于预定条件而将从受电装置经由DC/DC转换器而向蓄电池及电负载中的至少一方供给电力时的DC/DC转换器的状态在非工作状态与工作状态之间切换,非工作状态是开关元件维持为接通状态的状态,工作状态是该开关元件在接通状态与断开状态之间切换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61339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80089902.X
申请日:2022-11-28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具备:非接触受电装置,从在行驶路上沿着车辆行进方向隔开预定间隔配置的多个非接触送电装置非接触地接受电力;逆变器,在与旋转电机之间交换电力;第1电源;第2电源,相对第1电源,输出密度高且容量密度低;以及DCDC转换器,在与第1电源之间交换电力,其中,非接触受电装置、逆变器、DCDC转换器以及第2电源并联且与从非接触受电装置对逆变器供给电力的电力总线电连接,经由DCDC转换器将第1电源和电力总线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687507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0880024491.6
申请日:2008-07-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13 , B60K6/365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26 , B60W20/00 , B60W2510/244 , Y02T10/6239 , Y02T10/6269 , Y02T10/6286
Abstract: EV优先开关(28)被构成为利用者能够要求EV优先模式和HV模式的切换。ECU(26),在EV优先模式时由EV优先开关(28)要求了向HV模式的切换时,在蓄电装置(16)的SOC低于第一阈值(Sth1)的情况下,将行驶模式向HV模式切换,并且将SOC控制在要求向HV模式的切换时的SOC附近,在SOC为第一阈值(Sth1)以上的情况下,维持EV优先模式。此外,ECU(26),当SOC达到比第一阈值(Sth1)小的第二阈值(Sth2)时,强制性地将行驶模式向HV模式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1542880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780043096.8
申请日:2007-11-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H7/00 , B60K6/445 , B60L3/0046 , B60L3/0053 , B60L3/04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11/1803 , B60L2210/14 , B60L2210/30 , B60L2210/40 , B60L2240/545 , B60L2240/547 , B60L2240/549 , B60L2270/20 , G01R31/3658 , H01M10/4264 , H01M10/44 , H01M10/441 , H01M10/46 , H01M10/482 , H01M2250/20 , H02J7/0031 , H02J7/1423 , H02J7/1438 , H02J7/1461 , H02J7/345 , Y02T10/6217 , Y02T10/6239 , Y02T10/7005 , Y02T10/7077 , Y02T10/7225 , Y02T10/7241 , Y02T90/32 , Y02T90/34 , Y10T307/76
Abstract: ECU执行这样的程序,该程序包括:当点火开关开启时(S1000中是),将SMRP以及A-SMRP接通的步骤(S1010);检测VH,当VH高于180V时(S1030中是),检测各行驶用蓄电池的电压值VB(1)、VB(2)的步骤(S1040);当VB(1)高于150V时(S1050中是),检测出与行驶用蓄电池连接的SMRP已熔敷的步骤(S1060);和当VB(2)高于150V时(S1070中是),检测出与行驶用蓄电池连接的A-SMRB已熔敷的步骤(S1080)。
-
公开(公告)号:CN11930184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380043142.3
申请日:2023-04-03
IPC: H02J50/80 , B60L5/00 , B60L53/12 , B60L53/68 , B60M7/00 , G16Y10/40 , G16Y20/20 , G16Y20/30 , H02J7/00 , H02J50/10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具备:送电特性取得部,设置于电力供给区段侧,测量电力供给区段的送电特性;受电特性取得部,设置于车辆侧,测量车辆的受电特性;以及异常检测单元,使利用送电特性取得部测量出的电力供给区段的送电特性的测量期间和利用受电特性取得部测量出的车辆的受电特性的测量期间一致,使用使测量期间一致的电力供给区段的送电特性以及车辆的受电特性来计算电力供给区段的效率,根据计算出的效率判定电力供给区段的异常。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