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6097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608139.X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60R1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手性填充结构和汽车防撞梁,所述反手性填充结构包括:三个反手性单元,所述反手性单元包括节圆和八个韧带,所述节圆包括均匀间隔布置的四个象限点,每两个韧带界定出一韧带组,四个韧带组沿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在所述节圆上,韧带组中的两个韧带的第一端朝向所述节圆延伸并垂直相交,第二端与该节圆相切连接在所述节圆的其中两个象限点上,其中,三个反手性单元的节圆的圆心重合并两两垂直相交连接在所述象限点上。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同时具有轻质、高抗压强度和良好的吸能效果,有利于提高缓冲作用的反手性填充结构和填充该反手性填充结构的汽车防撞梁。
-
公开(公告)号:CN11166097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42722.5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吸能盒,填充芯柱作为吸能盒的主体部件,其由若干个单元层堆叠而成,每一单元层包括若干个第一空心件和若干个第二空心件,若干个第一空心件和若干个第二空心件呈阵列交错布置,结构轻巧,在提高整体防撞强度的同时整体质量大幅度的下降,有利于汽车的节能减排以及汽车动力性能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457371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97836.5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低氮燃烧器,燃气喷射机构将燃料分成位于中心且从燃气主喷嘴喷出的主燃料区和位于周围且从环形出气管的辅助出气孔喷出的外围燃料区,部分助燃空气与主燃料区的燃气混合形成中心燃烧区,部分助燃空气与外围燃料区的燃气混合形成外围燃烧区,通过外围燃烧区可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且燃烧温度更低,同样起到减小氮氧化物的排放效果;且,环形出气管设有若干组环形布置的辅助出气孔,可以使外围燃烧区的温度更加均匀,避免局部出现高温。在旋流机构的作用下,在中心燃烧区形成负压,保证高温烟气的及时回流,让燃烧更加充分,加强火焰扰动,提高燃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99384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66210.7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3 , B60L50/64 , B60L5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包括:电池箱、电池支撑板、支撑弹簧和散热风扇;所述电池支撑板放置在电池箱内部;所述电池箱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外侧分别具有铝合金制的具有中空夹心的双层三明治结构;所述支撑弹簧头部胶接在电池支撑板上,尾部焊接在支撑螺栓上;所述支撑螺栓固定连接在电池箱体上的螺纹孔上;所述螺纹孔具有一定的深度,支撑螺栓通过旋转调节支撑弹簧的高度,进而调节电池支撑板的电池容置空间的高度;所述散热风扇放置在电池箱的其中一个侧面外,并且通过电缆连接汽车的蓄电池。上述的电池包吸能效果好,减震效果好,具有阻燃性能,同时适配多种电池,并且方便单个电池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0974797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1636729.2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半导体温控冷链周转箱,包括设有容腔和工作腔的箱体,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半导体调温组,该半导体调温组包括第一导体板、第二导体板和若干半导体调温片,所述第一导体板上端安装有导冷块和导冷风扇,所述导冷风扇设置在导冷块上端,所述第二导体板下端安装有散热块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散热块两侧,通过调节半导体调温组进行吸热或放热配合导冷块和散热块形成冷端制冷或热端放热。本发明通过在两导体板间设置半导体调温片,导体板与半导体调温片形成热电偶,并通过半导体片的珀尔帖效应形成温度调节系统,实现制冷、制热两种功能,调节过程不释放任何物质,绿色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938922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757820.5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IPC: B60W50/00 , B60R16/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底盘系统控制方法,属于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上层控制:分别以车辆整体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稳定性作为三个优化目标,根据车载传感器感知的环境信息,设定各优化目标的权重,实现博弈平衡求解,得到各子系统的控制目标;中层控制:将各子系统的控制目标、环境信息和车辆模型的参数信息作为机器学习的输入,经过机器学习后得到各子系统的控制变量的值;下层控制:将各子系统的控制变量的值传入模型预测,模型预测根据各控制变量的值和当前车辆的状态,制定控制决策,实现对底盘系统的控制,并将控制执行情况反馈至中层控制。本发明能够有效避免各系统之间的冲突,并且能够保证车辆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8185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011066039.5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F16F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减振吸能的复合式胶囊,包括类橄榄结构的内芯和复合管,该内芯过盈配合装设在复合管内;该内芯包括三组类橄榄结构单元,每组类橄榄结构单元中:包括两个类橄榄结构单元,每个类橄榄结构单元都包括两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正多边形的端板,该两端板的每个顶角间都固接有固杆,该固杆呈中间高两端低的结构以使类橄榄结构单元呈类橄榄结构,且两类橄榄结构单元的一端板对齐背靠固接在一起;该三组类橄榄结构单元呈品形固定堆接在一起;该复合管呈三明治结构且包括外防护管、芳纶纤维夹层和内防护管,芳纶纤维夹层固定夹设在外防护管和内防护管间。它具有如下优点:具有减振吸能及能够多次利用及小位移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250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814764.X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组合式碰撞防护吸能盒,包括:上端盖、吸能盒主体、下端盖;所述吸能盒主体包括:具有负泊松比性质的折纸外壳和内部组合式填充物;所述内部组合式填充物包括上层的蜂窝镂空环状点阵结构、中层的三维星形曲面空腔结构与下层的负泊松比空间桁架结构。上述的汽车吸能盒,实现高效吸能、稳定吸能,继而提高汽车道路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748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147074.1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60R19/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折叠层级吸能结构,通过诱导式抗剪吸能环肋同轴嵌套相连且轴向间隔预定距离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六边形层级波纹吸能管、沿六边形层级波纹吸能管内周侧轴向阵列排布的诱导式抗剪吸能环肋和填充在六边形层级波纹吸能管外周空腔内的变截面体心立方晶格填充。第二部分包括金属薄壁吸能内管及其内部填充的错位Kagome预折叠吸能结构。该种吸能构造可分三阶段进行释能,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质量重、峰值力高、吸能过程不稳定、力学特性不佳的问题,同时针对不同冲击速度与冲击阶段进行适配,在面对不同类型冲击时能更好地保护乘客。
-
公开(公告)号:CN11616103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15179.4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60W30/18 , B60W40/12 , B60W40/13 , B60W40/105 , B60W40/112 , B60W40/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动客车主动前轮转向控制方法,包括含有质心侧偏角滑模控制器及横摆角速度滑模控制器的车辆控制器系统,其步骤如下:步骤1,程序初始化下,获取车辆当前状况的信息参数,该信息参数包括车辆质心的横摆角速度、纵向速度、质心侧偏角、前轮转角;步骤2,将获取到的该信息参数以及期望的质心侧偏角输入质心侧偏角滑模控制器,以获得附加前轮转角控制量δβ;步骤3,将获取到的该信息参数以及期望的横摆角速度输入横摆角速度滑模控制器,以获得附加前轮转角控制量δr;步骤4,将获得的附加前轮转角控制量δβ与δr进行加权,获取最终的前轮转角控制量δ;步骤5,将获得的前轮转角控制量δ输入到车辆中,控制车辆运行,并返回至步骤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