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45585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1032503.2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加载三角形贴片的毫米波端射宽带圆极化天线,中间SIW传输线层,以及堆叠在中间SIW传输线层两个侧面的上介质基板层和下介质基板层;所述中间SIW传输线层包括SIW传输线,开设于所述SIW传输线末端的开口,与所述SIW传输线连接的中基板,以及设置在SIW传输线末端开口处、且位于中基板两侧的两个偏置平行带线;所述上介质基板层包括上金属层和三角形贴片,三角形贴片向着上金属层方向延伸,并与上金属层连接,以及位于三角形贴片与其中一个偏置平行带线之间的上基板;所述上介质基板层与下介质基板层结构相同,下介质基板层与上介质基板层中的三角形贴片方向相反。
-
公开(公告)号:CN11188564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010719824.X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4W28/02 , H04W28/14 , H04L67/06 , H04L67/568
Abstract: 一种缓冲辅助中继网络中的缓冲资源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中继结点的数据到达模型和数据处理模型,以及中继结点能忍受的缓冲区溢出概率,得到中继结点可以贡献出的最大缓冲区比例;S2:根据用户的数据到达模型和数据服务模型,给出用户缓冲区溢出概率与缓冲区比例关系的表达式。S3:建立优化问题,以最小化网络中所有用户缓冲区溢出概率和为目标,给出最优的缓冲区分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最优缓冲资源分配方法,可以获得最小的用户缓冲区溢出概率和,进一步提高辅助中继网络的分发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4101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50255.X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6V20/52 , G06V20/70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V10/20 , G06V10/143 , G06V10/60 , G06V10/82 , G06V10/94 , G06T5/50 , G06T7/33 , G06T7/35 , G06T7/13 , G06T7/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天候、低成本的风电机舱电气设备热故障识别方法,基于光敏传感器的自适应调节摄像模组,可克服目标识别中由于夜晚造成的光照条件不足的弊端;基于红外阵列传感器的红外模组,通过温度可视化转化为红外图像,解决红外设备低成本化的问题;基于多模态的可见光红外图像配准算法,并利用图像融合技术增强图像质量,解决原始边缘细节保留不充分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从融合图像中分割出电气设备,并对其进行轮廓提取。本发明方法不仅能够替代人工巡检,并且相比于传统的对红外图像识别方法,更加稳定可靠,对风机机舱内部电气设备热故障规律的可靠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风机组运维管理优化有积极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216286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69217.X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一种异构网络中简单的计算任务分配方法,包括:S1:在对系统初始化之后,建立一个待分配的计算任务集合;S2:首先将计算资源层按照距离用户从近到远的顺序排序;S3:从最近的计算资源层开始,依次针对每一个计算资源层解决一个最优分配问题,确定每层分配的任务集合,从待分配的计算任务集合中去除;S4:检查待分配计算任务集合中是否还有剩余未分配的计算任务,若有,且与本轮次S1使用的待分配计算任务集合不同,则更新计算任务集合,更新每层计算资源数量,重复S1。若没有剩余未分配的计算任务,或与本轮次S1使用的待分配计算任务集合相同,则结束分配。通过这种方法能获得简单快速的计算任务分配方法,提高网络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83152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20950.7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一种满足缓冲区溢出概率要求的中继结点缓冲区比例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根据中继结点的数据到达模型和数据处理模型,运用鞅理论,得到缓冲区溢出概率表达式;S2:给定中继结点能够容忍的缓冲区溢出概率值,得到满足缓冲区溢出概率要求的缓冲区比例。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缓冲区比例可以满足中继结点缓冲区溢出概率要求,进一步提高辅助中继网络的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1398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092956.4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4B17/30 , H04B17/391 , H04L12/28 , H04L29/0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智能家居的基于神经网络的路径损耗预测方法,包括:(1)模拟智能家居的多种场景,对实际环境中发送和接收天线之间的信道进行测量,(2)计算实测信道的路径损耗,(3)利用实测所得路径损耗对基于神经网络的路径损耗模型进行训练和参数提取,(4)使用本发明中的路径损耗模型和提取出的模型参数预测智能家居场景下的路径损耗特性。本发明能够精确地估计多种较短距离智能家居场景下的路径损耗特性,考虑了高度因素和不同环境,且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通用性,对智能家居中通信系统的设计和部署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473039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211085936.X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加载寄生贴片的宽带圆极化天线,包括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叠加对齐设置;第二介质板的两个表面分别镀有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与第一介质板的一面贴合;所述第二介质板上设有三排第一金属化通孔,三排第一金属化通孔依次连接形成末端封闭的矩形基片集成波导传输;第一金属层上刻蚀有耦合馈电缝隙,耦合馈电缝隙位于矩形基片集成波导传输线上;第一介质板不与第一金属层贴合的一面设有两个矩形寄生贴片,两个矩形寄生贴片与耦合馈电缝隙相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加载寄生贴片的宽带圆极化天线,大大拓展了圆极化天线的工作频带。
-
公开(公告)号:CN11835374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33559.4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NN‑GRU的OFDM‑HPLC系统信道预测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包括:改进高速电力线多径信道传输模型,获取高速电力线多径时变信道的频率响应,结合发射信号、噪声,得到频域接收信号,提取导频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时域下对应子载波序号的信道脉冲响应,经处理后,得到信道估计值;构建CNN‑GRU深度学习网络,将信道估计值的训练集作为输入,直至损失函数收敛,完成对CNN‑GRU深度学习网络的训练;实时采集频域接收信号,输入到训练好的CNN‑GRU深度学习网络中,得到信道频率响应预测值。本发明方法通过将电力线的信道估计与深度学习结合,使得估计的信道频率响应更接近于真实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78509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110259009.4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斯塔克尔伯格博弈的光伏储能电站容量配置优化方法,该方法提供了一种考虑用户用电需求,光伏电站与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市场的电费定价,并基于斯塔克尔伯格博弈,建立光伏与储能的收益模型,减少电网负荷,提高光伏能源利用率的光储系统容量配置优化方法。该方法使用效用函数来模拟电力用户的偏好和电力消费模式,建立斯塔克尔伯格博弈模型分析光伏电站与储能电站在电力市场实时定价中的策略互动,并通过博弈达到均衡来优化光伏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从而达到提高光伏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支出,扩大收益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86616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0463903.8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4B17/309 , H04B17/318 , H04B17/373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物联网环境中路径损耗预测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信号发送功率、信号接收功功率、信号发送频率以及信号发送点与信号接收点的距离;构建实际路径损耗模型;拟合实际路径损耗模型的参数;计算频率路径损耗修正项;计算传播条件路径损耗修正项;计算金属机器遮挡路径损耗修正项;根据频率路径损耗修正项、传播条件路径损耗修正项和金属机器遮挡路径损耗修正项,构建路径损耗预测模型。本发明考虑工业物联网场景多频段、不同传播条件和金属机器遮挡的特点,能够精确地估计工业物联网场景下的路径损耗特性。解决现有的路径损耗预测方法可扩展性较差且难以适用于工业物联网场景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