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0116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524163.1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树花青素‑3‑O‑葡萄糖苷‑2‑O‑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的克隆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克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桑树供试样本总RNA提取及cDNA第一链的合成;桑树MaUGAT基因的克隆。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方法克隆的桑树花青素‑3‑O‑葡萄糖苷‑2‑O‑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在桑椹种质培育过程中的应用。本发明从川桑基因组数据库比对并鉴定到1个花青素‑3‑O‑葡萄糖苷‑2‑O‑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从粤椹大10的桑椹中克隆到该基因,本发明丰富了桑椹甚至桑科植物中的相关数据,为桑树遗传改良提供候选基因,促进桑椹品质提升,更好地为果桑产业化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08522440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604006.8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IPC: A01K6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僵蚕的白僵菌菌液施药装置,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移动板和家蚕培育床,所述家蚕培育床上方两侧的边缘处均固定有轨道板,所述移动板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与轨道板位置对应的基板,所述轨道板上设置有与基板对应的凹槽,所述基板的内部设置有腔室,所述腔室内部的下方设有水平设置的从动轴,所述腔室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与从动轴端部对应的第二贯穿孔。本发明通过启动驱动电机能使得移动板在家蚕培育床的上方移动,移动板移动的过程中,启动水泵,储液箱内的白僵菌菌液通过多个锥形喷头喷洒在家蚕培育床上培育的家蚕上,从而制得僵蚕,喷洒均匀,节省大量的人力,工作效率较高,值得大力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7750641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286174.9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IPC: A01D46/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D46/264 , A01D2046/2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果桑采摘机,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包括收集装置、机架、动力和传动装置、行进装置。通过转动摇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传动系统控制齿轮与弧形齿条之间的啮合,打开或关闭收集伞将桑树包裹,在桑树下方形成一个面积4-5平方米的包裹环绕面,摇动桑树,果桑掉落在收集伞内,收集伞用来收集果桑,果桑通过收集管道落到料斗内。亦可通过电动机带动主轴旋转,打开或闭合收集伞,通过电动机带动行走装置使机器在田间行进。本发明结构合理、易于制造、在使用过程中,利用电机作为动力时,可调节电机转速来控制装置的行进速度,另本装置工作效率是人工采摘的数10倍以上,制造成本较低,适合大范围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418617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45952.4
申请日:2014-09-04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蚕业科技开发总公司 , 南充尚好桑茶有限公司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芽茶原料的大量生产和快速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桑树在冬季需要剪伐和桑枝易扦插成活的特点,收集剪伐掉的较长的桑枝,直接扦插在土壤湿润的苗床中,苗床间以浅水沟隔离,扦插株、行距为10cm,扦插深度为15-20cm,扦插密度达6.67万枝/亩,第二年在桑叶鹊口期,直接将枝条拔出后采集桑芽。所说的苗床,是将土地平整后做成2米宽的条状,用水浇淋使苗床充分湿润后,用稻草覆盖一层,以保持土壤水分。所说的较长的桑枝为粗壮直立、冬芽完整饱满、长度为2-3m的枝条。本发明每根枝条平均可收获20以上个桑芽,每亩桑芽产量高达130万个以上,且整个生长期不施用化肥和农药,桑芽原料绿色无公害。
-
公开(公告)号:CN11947856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54547.8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IPC: G06V10/764 , G06V10/776 , G06V10/54 , G06V10/56 , G06V10/82 , G06V10/20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桑树生长监测系统及方法,获取桑树各生长阶段数据构建桑树数据样本并标注,输入桑树生长分析模型进行训练;对桑树进行实时图像采集传输给桑树生长分析模型,输出桑树的生长分析结果;匹配最佳生长曲线、环境参数和施肥数据,对环境参数进行控制,施肥控制模块对施肥时间、施肥种类和施肥量进行控制;在指定时间点采集图像传输给桑树生长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绘制桑树的实际生长曲线,对环境参数、施肥时间和施肥量按照指定规则进行调节;在指定时间点基于获取的相应桑叶成熟度数据进行桑叶采摘。实现对桑树的生长监测以及获取桑叶成熟度,为环境参数和施肥控制提供数据基础并采摘相应成熟度的桑叶为相应龄期的蚕食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97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74407.X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IPC: G06Q10/063 , G06Q10/0631 , G06Q50/02 , G06F18/2433 , G06F18/2411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N5/01 , G01D21/02 , H04L67/12 , G16Y10/05 , G16Y20/10 , G16Y40/10 , G16Y40/20 , G16Y40/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慧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桑园监控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传感器网络对桑园进行环境和土壤数据采集,得到原始传感器数据;对原始传感器数据进行时间顺序的数据集成,得到环境参量数据集;通过多光谱相机对桑园中的桑树进行多光谱图像采集,并进行图像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图像数据;根据预处理图像数据进行叶绿素含量估算,得到叶绿素含量数据;根据预处理图像数据以及叶绿素含量数据进行生长健康参数分析,得到生长健康参数。本发明通过结合传感器技术、多光谱成像技术和智能算法,实现了对桑园的全面、精准、实时的监控,为桑园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897545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119575.5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桑树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桑树种植的施肥水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桑树种植区域进行多源数据采集并进行时空对齐预处理,得到时空对齐预处理数据;根据时空对齐预处理数据进行区域土壤数据图层提取,得到区域土壤数据图层;根据区域土壤数据图层以及时空对齐预处理数据进行多源数据图层构建,得到多源数据图层;根据多源数据图层进行土壤‑桑树系统模型构建并进行时空动态数据库构建,得到时空动态土壤‑桑树系统数据库。本发明构建土壤‑桑树系统模型和时空动态数据库,并结合管理分区技术,实现了数字化、模型驱动的精准施肥水管理,实现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水增产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611466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490524.4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南充创新桑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A01K6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台棚房一体化与自动行走式养蚕装置,包括棚房、蚕台、自行走饲养机;棚房包括钢管立柱矩阵、棚房屋顶,钢管立柱矩阵包括多个呈矩阵分布的钢管立柱,立柱底端固定地面,钢管立柱顶端由横向、纵向拉梁固定,棚顶固定在立柱顶端;蚕台设置在钢管立柱的横担上,相邻的蚕台之间有过道,饲养机设置在过道内;本发明实现蚕台立柱与棚房梁柱一体化牢固结构;将蚕台固定在棚房钢管立柱上,构成蚕台与棚房为一个整体,并且确定立柱位于蚕台的中央,使得通道两侧无立柱或吊绳,从而方便全自动行走饲养机在通道行走并且操作平台能伸入左右两边蚕台实现全程机器自动养蚕和饲养其它适合多层舍养动物、昆虫,并可用作大型仓储及转运存货取货。
-
公开(公告)号:CN113330981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758261.X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果桑栽培方法,包括:采用宽窄行栽植果桑苗;采用宽窄行栽植果桑苗;果桑苗发芽、主干生长后,剪伐主干;主干萌发新梢后,保留主干顶部2根新梢,抹除主干上的芽和其余新梢;保留的2根新梢,新梢生长后剪伐,得到一级支杆;进行拉枝处理,并将拉枝后的相邻果桑苗的一级支杆固定;一级支杆萌发背上芽后,抹除一级支杆萌芽,每根一级支干保留4~5个背上芽;背上芽向上生长培养为主枝;主枝成长后剪伐,得到二级支干;二级支干抹芽,每根二级支干选留2~3个生长芽培养为结果枝;所述栽培方法种植密度密集,栽培得到的果桑成熟期集中,采摘桑果便捷,生产效率提高,病虫害少,可降低烂果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93195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861443.3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IPC: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桑椹菌核病的方法,每年春季果桑开花率达到80%以上时,在上午10点-下午6点的某个时间段,利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药剂的任意一种,对果桑的花、叶及枝干进行喷雾;并保证药液能均匀覆盖果桑花、叶、枝干;该方法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时间,使防治果桑菌核病的施药次数降为1次,减少了农药的施用量,有利于降低桑椹的农药残留,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桑椹品质,同时降低劳动力和农药等生产成本,减少农药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果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