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6207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789851.4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 , 西北工业大学 , 宁波市眼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偏振成像眼压检测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光源,用于产生照明光;偏振元件,用于将照明光转化为高消光比的线偏振光;相位调制器,用于将线偏振光转化为圆偏振光,并引向被测人眼角膜区域,以由被测人眼角膜区域所反射;转换模块,用于将被测人眼角膜区域所反射的信号光转化为线偏振光;成像探测模块,用于获取被测人眼角膜区域图像信息;图像分析模块,嵌有眼内压深度学习模型,用于采集成像探测模块输出的角膜区域图像信息,并调用眼内压深度学习模型根据成像探测模块输出的角膜区域图像信息获得被测人眼眼内压测量结果;方法则是基于该装置;本发明可以实现精确获取眼内压结果的过程中不伤害被测者。
-
公开(公告)号:CN11665966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420701.X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转轮式多光谱成像系统,采用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扇形滤波通道的滤光片使得相邻滤波通道之间的距离足够小,并且还能够通过改变扇形滤波通道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实现将多个特征峰滤波通道组合,具备更多样化的目标探测能力,通过由第一定子、第二定子以及转子组成的超声驱动电机,并将滤光片嵌设在转子内的结构,使得多光谱成像系统小型化;此外,滤光片上的扇形滤波通道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定制,通用性高,通过灵活更换滤波通道来实现不同目标的探测与识别;并且,通过更换不同口径的超声驱动电机和滤光片实现与不同体积的成像单元、探测器组合,构建多样化的多光谱成像系统,增加灵活性和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2064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97526.7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 ,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焦深超分辨光针生成方法及高深宽比激光直写系统,采用多焦点拼接延长焦深的特点,结合遗传算法突破传统透镜数值孔径与焦深之间的矛盾,通过超振荡透镜对入射光场进行调控,实现高数值孔径下长焦深光场,得到超越衍射极限的超长焦深超分辨光针光场;最终将这种超越衍射极限的超长焦深超分辨光针光场用来实现高深宽比激光直写加工,实现线宽小于衍射极限且加工深度有一定要求的微纳结构加工;另外,本发明产生的超长焦深超分辨光针光场不需要任何空间笨重复杂的机械结构可以直接实时获取,使高深宽比激光直写系统的架构更简单且易于系统的小型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248485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1215324.9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DMD的光谱成像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成像子系统、目标、DMD工作面、若干列处于偏转工作状态的微镜、转像子系统、分光子系统以及探测器工作面,若干处于偏转工作状态的微镜通过DMD工作面的垂直中线平均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时序上先按列偏转的若干前半部分微镜,另一部分为时序上后按列偏转的若干后半部分微镜,从成像子系统出射出来的光线包括光轴A,从前半部分微镜反射出来的光线包括光轴B,从后半部分微镜反射出来的光线包括光轴C,转像子系统用于改变光轴B或者光轴C的方向,使光轴B与光轴C位于垂直平面上,该系统克服了探测器工作面长边尺寸制约着色散光谱宽度这一缺陷,提高了光谱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1967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26876.4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磁驱动珐珀滤波芯片及其圆片级制作工艺,属于智能光电芯片和半导体领域,主要涉及微机电系统、微纳光学、电磁驱动等技术。芯片主要结构包括可动镜体1、固定镜体2、可动反射镜3、固定反射镜4,支撑薄膜5、键合层6、永磁体7、间隔层8、PCB驱动/控制电路9和封装外壳10。本发明提出的电磁驱动珐珀滤波芯片可实现双向宽幅线性调制,增大珐珀滤波芯片调谐范围,克服其他驱动式的珐珀滤波芯片调制范围有限、非线性驱动和响应速度慢等缺点。所采用的MEMS圆片级体加工技术可实现大孔径珐珀滤波芯片的低成本、高保真和高效率加工。本发明所提出的电磁驱动珐珀滤波芯片及其圆片级加工技术将促进相关实际应用系统的发展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17928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74588.6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G01B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DMD的光谱成像目标获取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成像光路、位于成像光路物面处的目标、位于成像光路像面处的DMD、分光光路以及位于分光光路的像面处的探测器,成像光路和分光光路均包括光轴,DMD包括工作面,成像光路和分光光路的光轴均经过DMD的工作面的中心,DMD的工作面上包括n(n≥2)个处于“ON”状态的微镜扫描单元,DMD的工作面上的n个微镜扫描单元同时并行工作,其采集速度是单个微镜扫描单位采集速度的n倍,采集时间也缩短到原来的1/n,DMD上的多个微镜扫描单元可实现片上微观并行扫描,采集速度更是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8877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70854.7
申请日:2025-03-27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 ,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T7/00 , G06T7/77 , G06V10/42 , G06V10/44 , G06V10/762 , G06V10/774 , G06F17/16 , G06F17/18 , G01N2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局部采样和交替迭代的任意偏振通道自适应反演方法,包括:步骤S1,采集偏振通道图像;步骤S2,预估全局特征信息并得到局部样本点集合;步骤S3,设定初始分析角;步骤S4,矩阵变换得到多偏振通道矩阵、初始偏振角矩阵和中间分析角矩阵;步骤S5,根据多偏振通道矩阵和中间分析角矩阵更新中间偏振角矩阵并求解得到中间偏振角;步骤S6,判断是否满足收敛条件:若是则转向步骤S7;若否则对步骤S4和步骤S5进行交替迭代;步骤S7,计算最终分析角并根据最终分析角矩阵和多偏振通道矩阵重构得到偏振度图像。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实现精确的方向角反演与偏振特征的高效重构,提升不同应用场景偏振信息解析能力的精确性与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790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658900.5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 ,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像素化热驱动环境自适应伪装系统及应用,该系统包括环境识别模块和自适应伪装模块,前者用于采集环境背景图像并生成伪装控制信号,后者则通过控制驱动单元和基本工作单元实现动态伪装。基本工作单元由红外屏蔽蒙皮、雷达吸收蒙皮及环境伪装蒙皮等层级结构组成,能够同时应对红外探测、雷达探测和可见光遥感,增强隐蔽效果。该系统的环境伪装蒙皮由功能高分子材料与温致变色胶囊混合制成,具备优良的热稳定性和适应性。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和光刻工艺制备的红外屏蔽薄膜与雷达吸收薄膜,分别具有优化的方阻,确保有效的红外波屏蔽性能和雷达波吸收性能。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整个伪装系统可在复杂环境中实现快速的颜色变化和环境适应能力,极大地提升了隐蔽性和动态响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77723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81117.1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 ,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1N2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滤波通道组合定制的光谱重构方法,旨在减少重构过程中的数据冗余,该方法通过最小化双目标函数来实现:一个目标函数是场景与滤波通道在sRGB色彩空间中的红绿蓝分量差异;另一个函数是滤波通道之间的相关性;其次,将定制的滤波通道与相机集成,来捕获高信噪比的场景图像,并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高光谱重构。相比于传统的RGB通道,我们的优化方法在重构结果上可降低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相对绝对误差,且提升了峰值信噪比,从而增强了光谱重构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986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397747.5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 ,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T7/00 , G06V10/22 , G06V10/25 , G06V10/762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类偏振特征的自适应镜面高光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针对目标工件,采集不同偏振角度下的偏振强度图像形成多通道偏振图像集合并求解得到多维图像特征数据集;步骤S2,采用Canopy算法对多维图像特征数据集进行初聚类得到初始聚类中心,随后基于初始聚类中心,采用K‑means算法对多维图像特征数据集进行细聚类得到图像特征数据集分类结果;步骤S3,基于高光判定规则生成感兴趣区域;步骤S4,标记感兴趣区域内所有的第一连通域以及感兴趣区域外与各第一连通域相邻近且属于同一类的第二连通域,并基于区域判定规则筛选得到镜面‑漫反射过渡区域包含至感兴趣区域内。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实现对镜面‑漫反射过渡区域的准确定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