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62932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62461.5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市茅桥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装配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装配式钢‑UHPC组合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安装于待加固边箱拱肋顶板和底板的槽型钢箱,所述槽型钢箱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支承套管,所述槽型钢箱的内部焊接有若干组开孔肋板,每组所述支承套管的内部均植入化学螺栓,所述槽型钢箱通过化学螺栓与混凝土拱桥主拱边箱拱肋连接,所述槽型钢箱配合开孔肋板形成若干组混凝土浇筑空腔,浇筑空腔内部浇筑有第一UHPC填充层,第一UHPC填充层固结后配合槽型钢箱和化学螺栓在待加固边箱拱肋侧边形成提高结构强度的加固面,提高结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9393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23216.8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涵洞基础底板节点弯矩计算方法,属于涵洞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基于基础底板与侧墙刚度差异的洞身下部结构的计算参数模型,计算获得第一弯矩系数A、第二弯矩系数B及第三弯矩系数C;计算获得基础底板与侧墙的线刚度比#imgabs0#,并基于基础底板与侧墙的线刚度比对内力分配的影响,根据基础底板与侧墙在节点处的变形协调关系,结合第一弯矩系数A、第二弯矩系数B及第三弯矩系数C推导获得综合系数#imgabs1#;基于综合系数#imgabs2#,计算洞身下部结构基础底板的节点弯矩#imgabs3#。本发明能够基于基础底板与侧墙的线刚度比,更准确地计算涵洞基础底板的节点弯矩,将有助于优化涵洞的设计,提高其结构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670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79711.9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40/205 , G06F40/186 , G06F16/16 , G06N3/042 , G06N3/092 , G06F40/2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规范的章节化拆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标准规范文档;S2、解析文档内容,识别并提取章节号和标题信息;S3、通过有向无环图算法构建多级树形结构;S4、应用模板规则对章节进行匹配和校正;S5、通过多级树形结构展示文档内容,便于用户导航;S6、采用结合层次权重的关键词检索算法,实现高效检索;S7、利用图神经网络将条文说明与对应章节进行关联绑定,确保同步显示相关条文说明。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结构化处理标准规范文档,提高信息检索效率,增强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37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595848.7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E01F5/00 , E02D29/045 ,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装配式涵洞洞口的设计方法及该方法制成的涵洞洞口,涉及装配式涵洞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预制端墙受力构建分层模型,并进行预制端墙的各分层所需承载力计算及分级配筋设计;S2:基于预制端墙与预制洞身夹角变化构建联结调节部的抗弯抗剪模型,并进行联结调节部的抗剪抗弯配筋设计。本发明通过分层受力与分级配筋,建立了预制端墙各分层所需承载力设计及计算公式,提高了设计效率,通过分级差异化配筋,避免了过去整体式端墙整体受力,统一配筋而造成的过度配筋,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86793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83722.6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图像处理透水混凝土施工稳定性控制方法,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图像像素值进行处理,去除杂乱信号的不利影响和解决图像失真的问题;分析等份切割后图像的孔隙率数值变化的标准差大小判断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是否存在不稳定现象,在施工中可实时反应施工稳定程度以便及时进行调整;选取透水混凝土路面性能指标,并对数据进行统一化处理。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处理,消除性能指标在量纲上的影响;科学且高效的计算得出施工稳定性数值;控制透水混凝土摊铺施工时摊铺机的摊铺稳定系数,反算调整摊铺参数,增强施工稳定性,具有可操作性与直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6793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83722.6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图像处理透水混凝土施工稳定性控制方法,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图像像素值进行处理,去除杂乱信号的不利影响和解决图像失真的问题;分析等份切割后图像的孔隙率数值变化的标准差大小判断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是否存在不稳定现象,在施工中可实时反应施工稳定程度以便及时进行调整;选取透水混凝土路面性能指标,并对数据进行统一化处理。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处理,消除性能指标在量纲上的影响;科学且高效的计算得出施工稳定性数值;控制透水混凝土摊铺施工时摊铺机的摊铺稳定系数,反算调整摊铺参数,增强施工稳定性,具有可操作性与直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01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201240.1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路面过渡层的高弹胶体材料制备方法,高弹胶体材料由橡胶颗粒、沥青、纤维组成,橡胶颗粒与沥青相互作用,使橡胶颗粒的体积膨胀,利用扫描电镜图像处理技术,确定橡胶颗粒体积膨胀率及体积填充率,计算1m3高弹胶体材料中橡胶颗粒体积、橡胶颗粒相互作用沥青体积;纤维表面吸附沥青形成一定厚度沥青膜,纤维吸附沥青后,填充在橡胶颗粒膨胀后的空隙之中,计算纤维吸附沥青体积及纤维体积;计算总的高弹胶体材料中沥青体积;计算1m3高弹胶体材料中橡胶颗粒、沥青、纤维掺入量。本发明采用橡胶颗粒作为高弹胶体材料的原材料,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资源节约,高效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762768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57670.3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施工技术领域,公开的一种地下通道衬砌修复加固结构,包括形成在裂缝的开口处的凹槽、设于凹槽中的封堵板以及覆盖在封堵板外表面的加固板,加固板跨越裂缝的两侧;凹槽的相对两侧壁均开设有插槽;加固板上安装有锚钉,锚钉的末端插入隧道墙体内部;封堵板安装在凹槽中,并能够和插槽连接,封堵板中的底部开设有中心槽,封堵板内还分布有连通中心槽的中心孔,且中心槽连通裂缝,通过中心孔能够向裂缝以及中心槽中灌装混凝土。本发明通过过上述方案能够有效加固裂缝,避免裂缝继续延伸或变大,并且施工方便,稳定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499112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0761931.8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桩及其连接方法,包括桩身混凝土、主筋、箍筋、第一连接筒、第二连接筒;第一连接筒包括设有第一锚固孔的第一底板、外筒、环形凹槽、筒身设有导向孔且内壁设有第一内螺纹的内筒、第一内孔;第二连接筒包括设有第二锚固孔的第二底板、内壁设有第二内螺纹的筒体、第二内孔;主筋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锚固孔、第二锚固孔,主筋两端的镦头分别将第一连接筒、第二连接筒锚固于桩身混凝土中;在预制桩底部的第二连接筒中连接插件,在第一连接筒的环形凹槽内放置弹簧,在导向孔内放置锁定体,在弹簧上放置锁定环,插件插入内孔中。本发明的一种预制桩可快速连接,且连接性能好、节约材料、经济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45449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05100.5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应力安全度均匀性的连续梁桥配束优化方法和系统。本发明首先拟定连续梁桥结构尺寸和预应力钢束立面样式,建立有限元模型,选择若干代表性截面;按施工阶段顺序依次计算并提取张拉单位钢束对代表性截面产生的应力值,构建应力影响矩阵;按规范计算并提取无预应力结构施工和运营阶段代表性截面最不利应力值,构建初始应力向量;利用叠加原理计算施工和运营阶段结构应力,以运营阶段应力安全度最均匀为目标构建数学优化模型,整理设计变量、目标函数与约束方程;然后利用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得到使结构满足规范要求并且应力安全度最均匀的钢束配置,提高了桥梁结构受力合理性和设计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