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程机械化的杂交水稻制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58930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590377.6

    申请日:2016-07-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程机械化的杂交水稻制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父母本播始历期相近的杂交水稻,将褐壳标记基因导入父本或母本;S2、将杂交水稻的父母本按照种子重量比1∶5~1∶4混合,按照机插秧的标准进行软盘育秧、插秧;S3、抽穗扬花期喷施激素九二○解除母本包茎;S4、利用飞机赶粉,授粉喷施苯达松除草剂去除绝大多数父本;S5、进行机械化收割,入库前利用分选机将残留的父本去除,获得高纯度的杂交水稻种子。本发明可以在种粮大户、大型农场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杂交水稻,不再依赖密集的劳动力;简化了制种程序,节省制种成本,适应了国家培养新型农场主的政策。

    一种适于杂交水稻混播制种所用恢复系的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58933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35019.2

    申请日:2016-0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杂交水稻混播制种所用恢复系的培育方法,将含有除草剂敏感(致死)基因的恢复系与褐壳稃色基因的恢复系杂交,获得杂交种F1;种植杂交种F1后,获得分离群体F2,自F2代起,逐代喷施苯达松,筛选对除草剂敏感,同时具有褐壳稃色基因的单株;利用三系或两系不育系进行测交,种植测交F1和相应的敏感恢复系,观察F1的经济性状和父本的敏感程度;至F6代获得相对稳定的聚合有除草剂敏感(致死)基因与褐壳稃色基因的恢复系,用此恢复系与其他自选的普通恢复系杂交,通过回交育种和系谱法选育,将这两种基因同时导入,获得所需恢复系。本发明实现了杂交水稻混播制种,充分去除恢复系。

    一种杂交水稻小区用种的制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5893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590378.0

    申请日:2016-07-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水稻小区用种的制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播始历期长的父本播2期,播始历期短的母本播3期,每期播种相差10天时间,以确保父母本花期能够相遇;将播始历期长的父本分2期进行小区移栽,每期栽2行,每行10株,两行父本间距18寸,株距5寸;待父本抽穗后再选同期抽穗的母本整枝剪颖后栽在2行父本中间,株行距5×6寸;抽穗期在小区周围用140cm长的竹杆支撑,竹秆插入泥土20cm,用隔离网将整个小区罩上,隔离账下沿接触水面,并将隔离网下口用回形针别好稻根上,同时标明父母本名称,留待下一步授粉;盛花期用竹杆在隔离帐的外围振动父本部分,抖落父本花粉于母本穗部,即可实现授粉。

    一种水稻耐热性智能精准鉴定体系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77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70418.2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耐热性智能精准鉴定体系及其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待鉴定水稻材料移栽培育,并对分蘖进行处理,基于预设条件保留主分蘖;在开花抽穗期选择预设数量的水稻材料进行高温胁迫,判断高温和适温条件下花药形态特征,测定并比较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及差异;获取适温及高温条件下的结实率鉴定水稻耐热性,分析水稻耐热性与花药形态特征、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对应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利用相关性筛选生理生化指标作为评价指标,构建耐热性鉴定体系进行快速耐热性评估。本发明从分蘖的生理生化指标出发,筛选水稻耐热性的高表征指标,提高水稻耐热性的方便程度并适应短时间周期的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