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反温敏不育系转换成可繁殖杂合雄性不育系的分子选育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1901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44830.3

    申请日:2023-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遗传作物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反温敏不育系转换成可繁殖杂合雄性不育系的分子选育方法。本发明选用携带rtms10RS基因的农艺性状优良的反温敏不育系RS为轮回亲本,分别与携带rtms10HB基因的可育资源和携带rtms10R基因的水稻资源杂交、回交并自交,通过分子辅助选择手段,分别选育与反温敏不育系相同遗传背景的杂合雄不育保持系HB,在短日低温条件下,以RS为母本与HB杂交制种,进行杂合雄性不育系的繁殖。杂合雄性不育系的育性不受光温影响,制种安全。因此,杂合雄性不育系的应用,可解决反温敏不育系制种潜在风险的技术难题。

    一种玻璃温室内人工气候环境的自动化精确模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26145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648786.8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温室内人工气候环境的自动化精确模拟系统,包括室内机和与室内机之间通过管路连通的室外机,所述室内机上连接有送风静压箱,所述送风静压箱两侧固定连通有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送风口,所述室内机的侧端设置有回风静压箱,所述回风静压箱通过管道阀与室内机连通,所述回风静压箱连通有回风管道,所述回风管道上开设有多个回风口。运行模式多:具有降温除湿、升温除湿、降温加湿、升温加湿等运行模式,通过不同的运行模式,从降温除湿到制热加湿运行,提高了系统的制冷、制热、除湿、加湿的调节范围,能够满足不同冷/热/湿负荷的需求。

    一种机械化生产水稻种子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42243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010244194.1

    申请日:2010-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化生产水稻种子的生产方法,首先培育生育期相近的优良不育系和恢复系,进而选育出适宜机械化种子生产的强优势杂交水稻组合,再以杂交组合的双亲为试验载体,经系统研究,通过对不育系或者恢复系植入相关基因,授粉后通过杀死父本,收割母本的方法,构建全新的能够适宜机械化操作的杂交水种子生产技术体系,解决这个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瓶颈问题,实现机械化生产,扩大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一种利用自动温控系统鉴定水稻耐热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3801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10288554.4

    申请日:2018-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自动温控系统鉴定水稻耐热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玻璃温室内安装温控范围在35—40℃的自动温控系统;将水稻秧龄足月移栽至盆钵内,每个品种6盆,置于自然条件下生长;见穗期,将其中3盆水稻置于玻璃温室内,连续进行3天高温处理,每天持续5小时,日均温达到32℃,且最高温度在35℃以上;高温处理结束后,将所有水稻置于自然条件下生长至成熟;水稻正常成熟时收获,分别对高温处理和非高温处理的各3盆水稻植株进行结实率考察。本发明利用自动温控系统将温度控制在35—40℃的范围内,利用盆栽将水稻移置这个环境中进行高温协迫处理,从而可以鉴定出水稻的耐热性;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实用性强。

    一种提高水稻耐热性的栽培改良手段推荐方法及推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439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60224.0

    申请日:2024-10-18

    Inventor: 张德文 张伟 周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水稻耐热性的栽培改良手段推荐方法及推荐系统,包括:获取目标水稻种植区域的多源环境参数进行目标水稻种植区域的热害预警;构建不同水稻生长阶段高温胁迫与形态性状对应的映射关系,当生成热害预警时,则根据映射关系读取当前水稻生长阶段的形态性状指标;根据读取的形态性状指标获取目标水稻种植区域当前的高温特征,利用高温胁迫防御措施相关知识图谱获取包含栽培改良措施的推荐路径;基于栽培改良措施根据土壤环境特征确定最佳栽培改良措施组合进行推荐输出。本发明对水稻高温热害制定科学合理的栽培改良手段,缓解了高温天气导致水稻减产的问题,确保了水稻高产稳产。

    一种水稻耐热性智能精准鉴定体系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77534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470418.2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耐热性智能精准鉴定体系及其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待鉴定水稻材料移栽培育,并对分蘖进行处理,基于预设条件保留主分蘖;在开花抽穗期选择预设数量的水稻材料进行高温胁迫,判断高温和适温条件下花药形态特征,测定并比较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及差异;获取适温及高温条件下的结实率鉴定水稻耐热性,分析水稻耐热性与花药形态特征、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对应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利用相关性筛选生理生化指标作为评价指标,构建耐热性鉴定体系进行快速耐热性评估。本发明从分蘖的生理生化指标出发,筛选水稻耐热性的高表征指标,提高水稻耐热性的方便程度并适应短时间周期的要求。

    一种适合机械化混播制种的两系不育系的选育及混播制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89743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258196.4

    申请日:2017-1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1/02 A01H1/04 A01H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机械化混播制种的两系不育系的选育及混播制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绿102S为母本,与IRBL20-IR24(国际水稻所引进的材料)杂交获得F1,然后再以绿102S为轮回亲本,以F1为父本进行回交,经过多代系谱选育,培育出温敏籼型不育系“徽紫S”。本发明选育的两系不育系自交或异交结实的种子颖壳颜色为紫色,而不育的颖壳颜色为黄色,另外,父本颖壳颜色多为黄色,将该特点用于杂交水稻机械化混播制种,可以利用色选仪将杂交种与父本种子彻底分离,改变杂交种与父本分离不彻底的模式,解决机械化混播制种纯度低的问题,提高了制种纯度、减轻了工作量,实用性很强。

    一种快速导入水稻目标性状的选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77256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37394.0

    申请日:2016-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导入水稻目标性状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携带目标性状的水稻资源为父本或母本,与轮回亲本杂交,得到杂交F1;以回亲本作为母本,与杂交F1进行杂交,得到BC1F1群体;利用水稻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标记法中的48个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分子标记对BC1F1群体单株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筛选携带目标性状基因且与轮回亲本比较遗传相似度高于90%的BC1F1单株;以轮回亲本为母本,与BC1F1单株进行回交,从后代中选育出携带目标性状并与轮回亲本相似的株系。本发明通过SSR分子标记与轮回亲本比较遗传相似度高的情况下快速高效的导入目标性状,大大加快了种质资源创新的选育速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