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杂交水稻混播制种所用恢复系的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58933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35019.2

    申请日:2016-0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杂交水稻混播制种所用恢复系的培育方法,将含有除草剂敏感(致死)基因的恢复系与褐壳稃色基因的恢复系杂交,获得杂交种F1;种植杂交种F1后,获得分离群体F2,自F2代起,逐代喷施苯达松,筛选对除草剂敏感,同时具有褐壳稃色基因的单株;利用三系或两系不育系进行测交,种植测交F1和相应的敏感恢复系,观察F1的经济性状和父本的敏感程度;至F6代获得相对稳定的聚合有除草剂敏感(致死)基因与褐壳稃色基因的恢复系,用此恢复系与其他自选的普通恢复系杂交,通过回交育种和系谱法选育,将这两种基因同时导入,获得所需恢复系。本发明实现了杂交水稻混播制种,充分去除恢复系。

    一种杂交水稻小区用种的制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5893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590378.0

    申请日:2016-07-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水稻小区用种的制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播始历期长的父本播2期,播始历期短的母本播3期,每期播种相差10天时间,以确保父母本花期能够相遇;将播始历期长的父本分2期进行小区移栽,每期栽2行,每行10株,两行父本间距18寸,株距5寸;待父本抽穗后再选同期抽穗的母本整枝剪颖后栽在2行父本中间,株行距5×6寸;抽穗期在小区周围用140cm长的竹杆支撑,竹秆插入泥土20cm,用隔离网将整个小区罩上,隔离账下沿接触水面,并将隔离网下口用回形针别好稻根上,同时标明父母本名称,留待下一步授粉;盛花期用竹杆在隔离帐的外围振动父本部分,抖落父本花粉于母本穗部,即可实现授粉。

    一种利用自动温控系统鉴定水稻耐热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3801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10288554.4

    申请日:2018-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自动温控系统鉴定水稻耐热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玻璃温室内安装温控范围在35—40℃的自动温控系统;将水稻秧龄足月移栽至盆钵内,每个品种6盆,置于自然条件下生长;见穗期,将其中3盆水稻置于玻璃温室内,连续进行3天高温处理,每天持续5小时,日均温达到32℃,且最高温度在35℃以上;高温处理结束后,将所有水稻置于自然条件下生长至成熟;水稻正常成熟时收获,分别对高温处理和非高温处理的各3盆水稻植株进行结实率考察。本发明利用自动温控系统将温度控制在35—40℃的范围内,利用盆栽将水稻移置这个环境中进行高温协迫处理,从而可以鉴定出水稻的耐热性;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实用性强。

    一种提高水稻耐热性的栽培改良手段推荐方法及推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439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60224.0

    申请日:2024-10-18

    Inventor: 张德文 张伟 周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水稻耐热性的栽培改良手段推荐方法及推荐系统,包括:获取目标水稻种植区域的多源环境参数进行目标水稻种植区域的热害预警;构建不同水稻生长阶段高温胁迫与形态性状对应的映射关系,当生成热害预警时,则根据映射关系读取当前水稻生长阶段的形态性状指标;根据读取的形态性状指标获取目标水稻种植区域当前的高温特征,利用高温胁迫防御措施相关知识图谱获取包含栽培改良措施的推荐路径;基于栽培改良措施根据土壤环境特征确定最佳栽培改良措施组合进行推荐输出。本发明对水稻高温热害制定科学合理的栽培改良手段,缓解了高温天气导致水稻减产的问题,确保了水稻高产稳产。

    一种水稻耐热性智能精准鉴定体系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77534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470418.2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耐热性智能精准鉴定体系及其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待鉴定水稻材料移栽培育,并对分蘖进行处理,基于预设条件保留主分蘖;在开花抽穗期选择预设数量的水稻材料进行高温胁迫,判断高温和适温条件下花药形态特征,测定并比较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及差异;获取适温及高温条件下的结实率鉴定水稻耐热性,分析水稻耐热性与花药形态特征、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对应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利用相关性筛选生理生化指标作为评价指标,构建耐热性鉴定体系进行快速耐热性评估。本发明从分蘖的生理生化指标出发,筛选水稻耐热性的高表征指标,提高水稻耐热性的方便程度并适应短时间周期的要求。

    一种适合机械化混播制种的两系不育系的选育及混播制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89743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258196.4

    申请日:2017-1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1/02 A01H1/04 A01H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机械化混播制种的两系不育系的选育及混播制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绿102S为母本,与IRBL20-IR24(国际水稻所引进的材料)杂交获得F1,然后再以绿102S为轮回亲本,以F1为父本进行回交,经过多代系谱选育,培育出温敏籼型不育系“徽紫S”。本发明选育的两系不育系自交或异交结实的种子颖壳颜色为紫色,而不育的颖壳颜色为黄色,另外,父本颖壳颜色多为黄色,将该特点用于杂交水稻机械化混播制种,可以利用色选仪将杂交种与父本种子彻底分离,改变杂交种与父本分离不彻底的模式,解决机械化混播制种纯度低的问题,提高了制种纯度、减轻了工作量,实用性很强。

    一种快速导入水稻目标性状的选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77256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37394.0

    申请日:2016-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导入水稻目标性状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携带目标性状的水稻资源为父本或母本,与轮回亲本杂交,得到杂交F1;以回亲本作为母本,与杂交F1进行杂交,得到BC1F1群体;利用水稻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标记法中的48个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分子标记对BC1F1群体单株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筛选携带目标性状基因且与轮回亲本比较遗传相似度高于90%的BC1F1单株;以轮回亲本为母本,与BC1F1单株进行回交,从后代中选育出携带目标性状并与轮回亲本相似的株系。本发明通过SSR分子标记与轮回亲本比较遗传相似度高的情况下快速高效的导入目标性状,大大加快了种质资源创新的选育速度。

    一种全程机械化的杂交水稻制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58930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590377.6

    申请日:2016-07-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程机械化的杂交水稻制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父母本播始历期相近的杂交水稻,将褐壳标记基因导入父本或母本;S2、将杂交水稻的父母本按照种子重量比1∶5~1∶4混合,按照机插秧的标准进行软盘育秧、插秧;S3、抽穗扬花期喷施激素九二○解除母本包茎;S4、利用飞机赶粉,授粉喷施苯达松除草剂去除绝大多数父本;S5、进行机械化收割,入库前利用分选机将残留的父本去除,获得高纯度的杂交水稻种子。本发明可以在种粮大户、大型农场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杂交水稻,不再依赖密集的劳动力;简化了制种程序,节省制种成本,适应了国家培养新型农场主的政策。

    一种玻璃温室内人工气候环境的自动化精确模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26145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648786.8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温室内人工气候环境的自动化精确模拟系统,包括室内机和与室内机之间通过管路连通的室外机,所述室内机上连接有送风静压箱,所述送风静压箱两侧固定连通有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送风口,所述室内机的侧端设置有回风静压箱,所述回风静压箱通过管道阀与室内机连通,所述回风静压箱连通有回风管道,所述回风管道上开设有多个回风口。运行模式多:具有降温除湿、升温除湿、降温加湿、升温加湿等运行模式,通过不同的运行模式,从降温除湿到制热加湿运行,提高了系统的制冷、制热、除湿、加湿的调节范围,能够满足不同冷/热/湿负荷的需求。

    一种水稻耐热性智能精准鉴定体系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77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70418.2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耐热性智能精准鉴定体系及其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待鉴定水稻材料移栽培育,并对分蘖进行处理,基于预设条件保留主分蘖;在开花抽穗期选择预设数量的水稻材料进行高温胁迫,判断高温和适温条件下花药形态特征,测定并比较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及差异;获取适温及高温条件下的结实率鉴定水稻耐热性,分析水稻耐热性与花药形态特征、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对应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利用相关性筛选生理生化指标作为评价指标,构建耐热性鉴定体系进行快速耐热性评估。本发明从分蘖的生理生化指标出发,筛选水稻耐热性的高表征指标,提高水稻耐热性的方便程度并适应短时间周期的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