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32990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321774.5
申请日:2012-09-03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朗肯循环系统,其有效地提高热交换器中的冷媒的温度。该朗肯循环系统(30)具有;冷媒泵(32),其搭载在车辆中,使冷媒循环;热交换器(36),其在冷却发动机的冷却水和冷媒之间进行热交换;膨胀机(37),其通过使冷媒膨胀而将向冷媒中回收的废热变换为动力;以及冷凝器(38),其使通过膨胀机(37)膨胀后的冷媒凝结,热交换器(36)与发动机的排气通路(3)相邻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062334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580012002.5
申请日:2015-03-10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具有:排气通路,其使从发动机排出的排气流过;整流器,其具有对排气通路内的排气的流向进行整流的整流部;以及废热回收器,其设置于比整流器靠下游侧的排气通路,并且具有回收排气的热量的废热回收部、以及经由冷却流体从外周侧对废热回收部进行冷却的冷却部。排气通路具有:第1缩径部,其从整流器朝向废热回收器而逐渐地缩径;以及第2缩径部,其从废热回收器朝向下游而逐渐地缩径。
-
-
公开(公告)号:CN10401133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80047337.7
申请日:2012-0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23/18 , F01K23/065 , F01K23/10 , F01K23/14 , F01N5/02 , F01N2340/04 , F02C6/18 , F02G5/04 , Y02T10/16 , Y02T10/166
Abstract: 发动机废热利用装置包含:朗肯循环,其具有将发动机的废热回收至冷媒中的热交换器、利用从热交换器输出的冷媒产生动力的膨胀机、使从膨胀机流出的冷媒冷凝的冷凝器、和由膨胀机驱动并将从冷凝器输出的冷媒供给至热交换器的冷媒泵;动力传递机构(曲轴带轮(2a)、泵带轮(33)、传动带(34)),其在即使驱动冷媒泵而膨胀机的动力也存在剩余的情况下,将剩余动力传递至发动机中;离合器,其对动力传递机构的动力传递进行接合/断开;以及壳体(96),其将膨胀机的轴和冷媒泵的轴同轴地配置,将离合器、冷媒泵以及膨胀机按照该顺序一体地进行收容,并且,将膨胀机设置在发动机的高温部(4)附近,以使其与离合器相比成为高温。
-
公开(公告)号:CN103890326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280039504.3
申请日:2012-08-06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23/101 , F01K23/065 , F01K23/10 , F01K23/14 , F01N5/02 , F01P7/165 , F01P2060/16 , F01P2060/18 , F02G5/04 , Y02T10/166
Abstract: 发动机废热利用装置包含朗肯循环(31)和冷却水通路(13、14),该朗肯循环具有使发动机(2)输出的冷却水流过而将发动机的废热回收至冷媒中的热交换器(36)、利用从热交换器输出的冷媒而产生动力的膨胀机(37)、使膨胀机输出的冷媒冷凝的冷凝器(38)、将从冷凝器输出的冷媒供给至热交换器的冷媒泵(32),该冷却水通路在朗肯循环运行时,使与朗肯循环没有运行时相比更高温的冷却水流过。
-
公开(公告)号:CN11840140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80082832.5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搭载有驱动车辆的马达、能够向马达供给电力的蓄电池以及设置于马达与蓄电池之间的电力转换装置的车辆中,在蓄电池的温度低于规定的阈值温度的情况下,向电力转换装置输出与蓄电池之间交替地进行多次的充电和放电的脉动充放电的执行指令,在执行脉动充放电的期间,在蓄电池的温度高于与蓄电池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的温度的情况下,控制热介质的流量,使得热介质的流量与蓄电池的温度低于该热介质的温度的情况相比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6062334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580012002.5
申请日:2015-03-10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043 , F01N3/0205 , F01N3/101 , F01N3/28 , F01N3/2803 , F01N5/02 , F01N13/009 , F01N2240/02 , F01N2240/20 , F01N2330/06 , F01N2330/30 , F01N2330/34 , F01N2470/00 , Y02T10/16 , Y02T10/22
Abstract: 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具有:排气通路,其使从发动机排出的排气流过;整流器,其具有对排气通路内的排气的流向进行整流的整流部;以及废热回收器,其设置于比整流器靠下游侧的排气通路,并且具有回收排气的热量的废热回收部、以及经由冷却流体从外周侧对废热回收部进行冷却的冷却部。排气通路具有:第1缩径部,其从整流器朝向废热回收器而逐渐地缩径;以及第2缩径部,其从废热回收器朝向下游而逐渐地缩径。
-
公开(公告)号:CN101220777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0810002635.X
申请日:2008-01-14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1441 , F01N3/2006 , F01N3/2053 , F01N13/0093 , F01N2410/02 , F02D41/022 , F02D41/0235 , F02D41/045 , F02D41/1456 , F02D41/1488 , F02D41/1494 , Y02T10/26
Abstract: 一种空燃比控制装置基本包括排气系统、第一传感器和控制器。排气系统包括具有主催化转换器的排气通道、具有旁通路催化转换器的旁路通道和设置在排气通道中的阀机构,将用于排气气体的通路从排气通道切换至旁路通道。各传感器输出表示在它们相应通道中流动的排气的空燃比的信号。控制器具有分别根据各传感器的输出控制发动机的空燃比的第一和第二空燃比控制部分。该控制器具有控制模式切换部分,用于在从阀机构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起已经经过规定的时间间隔之后将控制从第一空燃比控制部分切换至第二空燃比控制部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