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变速机构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95958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610106220.8

    申请日:2006-07-10

    Abstract: 在车体前部的大致中央上下延伸且自由旋转地安装有转向轴(22),在该转向轴(22)的上部安装有杆方向把,由前盖包覆含有转向轴(22)四周的驾驶员的前方周围,在该前盖的后部设有收容乘员的脚的空间的车辆中,在形成空间的底板(64)上,相对于转向轴(22)向车宽度方向偏移配置有变速踏板(111)。由此,通过改良车辆的变速机构,提高外观性且减少零件数。

    机动二轮车的锁装置收容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368452A

    公开(公告)日:2002-09-11

    申请号:CN02101528.7

    申请日:2002-01-09

    Abstract: 前照灯8通过支承支板12支承在设于上桥件2与下桥件3之间的前照灯支承体7上。在该前照灯8与支承支板12之间从上往下使构成锁装置20的锁配件22通过并插入到锁本体21进行锁定。这样,可利用前照灯8周围的空间将锁装置20收容到车架的前部。锁本体21支承在预先安装到下桥件3的定位构件30,该定位构件30限制锁装置20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另外,定位构件30可利用已有的前叉4的固定用螺栓40和前挡泥板45的安装用螺栓44一起紧固。这样,可提供当收容不使用的锁装置时分别对外观设计、收容空间的布置、及成本有利的构造。

    跨骑型电动三轮车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01265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270263.4

    申请日:2021-0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提高后侧车身的刚性,能够提高缓冲性及操纵稳定性的电动三轮车。该跨骑型电动三轮车包含:前侧车身(BF)、后侧车身(BR)、动力单元(U)、摆动装置(50),其中,所述后侧车身(BR)包含:摆臂(16),其支承所述动力单元(U);后缓冲器(88),其将该摆臂(16)悬挂于所述后侧车身(BR)。所述动力单元(U)通过前侧固定部(200)及左右一对后侧固定部(201)固定于所述摆臂(16),所述后缓冲器(88)的下端部在比所述后侧固定部(201)靠后方的位置,支承于所述摆臂(16)的后端部件(107)。所述后端部件(107)形成向上方敞开的大致U字状截面。

    鞍乘式电动三轮车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67810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1101417.9

    申请日:2020-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处理在前侧车体和后侧车体之间架设的高压线束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鞍乘式电动三轮车(1)包括:支承单个前轮(WF)的前侧车体(BF)、支承左右一对作为驱动轮的后轮(WR)的后侧车体(BR)、支承后轮并收纳电动机(M)的动力单元(90)、安装于所述前侧车体的下部并将后侧车体轴支承为沿侧摆方向可摆动的摆动装置(50),其中,包括:电源装置(B、J),其设置于前侧车体;控制装置(64),其控制向电动机供给的供给电力,并且设置于后侧车体。在将电源装置和控制装置连接的高压线束(H1)上,在摆动装置的前方的位置设置有将前方设为凸地弯曲成U字状的弯曲部(C)。

    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91841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780080679.1

    申请日:2017-01-18

    Abstract: 使得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能够简化。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其具备前罩(30),该前罩(30)具有左右设置为一对的侧罩(50L、50R)和设置在左右的侧罩(50L、50R)之间的中央罩(51),设置于中央罩(51)的左右侧部的卡合部(78、79)与分别设置于左右的侧罩(50L、50R)的被卡合部(70、71)卡合,由此,中央罩(51)与左右的侧罩(50L、50R)连结为一体。

    鞍乘式电动三轮车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7810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101417.9

    申请日:2020-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处理在前侧车体和后侧车体之间架设的高压线束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鞍乘式电动三轮车(1)包括:支承单个前轮(WF)的前侧车体(BF)、支承左右一对作为驱动轮的后轮(WR)的后侧车体(BR)、支承后轮并收纳电动机(M)的动力单元(90)、安装于所述前侧车体的下部并将后侧车体轴支承为沿侧摆方向可摆动的摆动装置(50),其中,包括:电源装置(B、J),其设置于前侧车体;控制装置(64),其控制向电动机供给的供给电力,并且设置于后侧车体。在将电源装置和控制装置连接的高压线束(H1)上,在摆动装置的前方的位置设置有将前方设为凸地弯曲成U字状的弯曲部(C)。

    电动车辆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0473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80092633.6

    申请日:2018-0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电动车辆(1)具备:具备单一的前轮(2)的前车身(3);具备左右一对后轮(4)的后车身(5);将前车身(3)与后车身(5)连结成能够绕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轴线(C1)相对摆动的转动机构(6);车辆行驶用的马达(7);以及向所述马达(7)供给电力的蓄电池(100),其中,所述电动车辆(1)具备PCU(120)作为与马达(7)以及蓄电池(100)相关的电气安装部件,在转动机构(6)的上方且蓄电池(100)的后方,在后悬架(55)的簧上形成有收纳电气安装部件的收纳空间(58),PCU(120)配置于收纳空间(58)。

    电动车辆
    18.
    发明公开
    电动车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197122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80092387.4

    申请日:2018-0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电动车辆是具备支承单一的前轮(2)的前车身(3)、支承左右一对后轮(4)的后车身(5)、将前车身(3)与后车身(5)连结成能够绕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轴线(C1)相对摆动的转动机构(6)、车辆行驶用的马达(7)、以及向马达(7)供给电力的蓄电池(100)的电动车辆(1),其中,前车身(3)具备从头管(20)向下方延伸的下方伸出部(21)、以及从下方伸出部(21)向后方延伸的后方伸出部(22),在侧视观察下,后方伸出部(22)与蓄电池(100)的至少一部分重叠,转动机构(6)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蓄电池(100)的后方。

    鞍乘型车辆的收纳箱构造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67351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10864416.1

    申请日:2017-09-22

    Abstract: 在收纳箱上端的开口部由乘车用座椅可开闭地覆盖的鞍乘型车辆中,能够抑制从开口部浸入收纳箱内的水对配置在收纳箱内的电子设备及连接器的连接部造成影响,并且增大收纳箱的收纳容量。在收纳箱(34)的车宽方向面向外侧的侧壁(34b)形成有比开口部(35)更向车宽方向外方鼓出的鼓出部(46),在该鼓出部(46),在该鼓出部(46)的上壁(46a)的下方配置的插入口(47)形成为指向收纳箱(34)的内部,俯视时位于开口部(35)的周缘的外方且具有配置在插入口(47)内的端子部(48a)的连接器(48)设为能够与电子设备连接,并配设在鼓出部(46)。

    跨骑型车辆的收纳结构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91621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303151.5

    申请日:2012-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避免驱动链条与副框架的干涉的同时增加收纳箱容量的跨骑型车辆的收纳结构。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左右一对的副框架(45L、45R)中的一方的副框架(45L)的与驱动链条(68)对置的对置部(45L1)比驱动链条(68)的与一方的副框架(45L)对置的对置部(68b)靠上方离开配置,且左右一对的副框架(45L、45R)中的另一方的副框架(45R)的与收纳箱(81)对置的对置部(45R2)比一方的副框架(45L)的与收纳箱(81)对置的对置部(45L2)靠下方配置,从而相应地增加收纳箱(81)的容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