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乘式车辆的后部结构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81398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247496.9

    申请日:2011-08-2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在具有后罩的骑乘式车辆的后部结构中简便地进行组装作业的结构。在机动两轮车(10)的后部具有设在车身架(20)上的后挡泥板(46),和安装在该后挡泥板(46)上的后罩(48L、48R)。后挡泥板(46)具有朝上方突出的突出部(56)。后罩(48L、48R)具有能与突出部(56)嵌合的开口部(58)。将后罩(48L、48R)支撑在后挡泥板(46)上。在后罩(48L、48R)的上方设置扶手杆(51),用该扶手杆(51)压住嵌合部(66)。开口部(58)与突出部(56)嵌合的嵌合部(66)具有弹性部件(61)。

    机动二轮车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66189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980124011.8

    申请日:2009-06-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04 B62J31/00 F01M5/002 F02B6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10),其具备:发动机(50),其支承于车架(11);头管(12),其构成车架(11)的一部分,并将前轮(FW)支承为转向自如;下行管(17),其构成所述车架(11)的一部分,从所述头管(12)通过所述发动机(50)的气缸体(53)的前方而向下方延伸;油冷却器(70),其安装于所述下行管(17),对在所述发动机(53)内循环的油进行冷却,其中,在车辆侧视观察下,所述油冷却器(70)配置在所述下行管(17)与所述气缸体(53)及所述发动机(50)的气缸盖(54)的至少一方之间。

    电动车辆
    13.
    发明公开
    电动车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2183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0774609.8

    申请日:2024-06-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动车辆,提供在座椅的下方配置电池的电动车辆中确保收容部的收容空间且难以产生对乘员的乘坐性的影响的电池的配置结构。电动车辆在座椅(17)的下方具有电池(34)和收容部(33),具备车架(20),该车架(20)具备从前立管(21)延伸的下行架(22)、从下行架(22)延伸的中央架(23)、从中央架(23)延伸的后架(24),收容部(33)配置在左右一对后架(24)之间,其中,左右一对后架(24)具有向后上方延伸的倾斜部(50)和从倾斜部(50)延伸的水平部(51),电池(34)位于比倾斜部(50)靠后方且比水平部(51)靠下方的位置,沿着倾斜部(50)延伸。

    骑乘式车辆的车体框架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1514022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275382.3

    申请日:2022-03-21

    Inventor: 山岸融 竹中宽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骑乘式车辆的车体框架构造,能够应用于各种车型。一种骑乘式车辆的车体框架构造,具有:主车架,其包括第一框架部和第二框架部,该第一框架部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设置,该第二框架部从所述第一框架部的后方部向车体下方延伸设置;以及车座轨道,其包括第一轨道部和第二轨道部,该第一轨道部与所述第一框架部接合,并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设置,该第二轨道部与所述第二框架部接合,并向车体后上方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框架部与所述第一轨道部的接合部、所述第二框架部与所述第二轨道部的接合部、所述第一轨道部与所述第二轨道部的接合部中的至少两个接合部具有平面形状,各构件的在各接合部进行接合的平面的大小不同。

    电池收纳装置以及电动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342363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980091858.4

    申请日:2019-03-19

    Inventor: 竹中宽

    Abstract: 电动车辆的电池收纳装置包括:车辆侧端子,该车辆侧端子与设置于电池的下部的端子以可装卸的方式连接;支承构件,该支承构件对所述车辆侧端子进行支承;延伸设置构件,该延伸设置构件连接于所述支承构件,并沿所述电池的侧面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以及操作杆,该操作杆用于经由所述延伸设置构件使所述支承构件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移动而对所述电池的所述端子和所述车辆侧端子之间的装卸进行操作,所述延伸设置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的车辆前后方向侧。

    跨骑型车辆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46653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80019044.5

    申请日:2018-01-25

    Abstract: 跨骑型车辆具备后部车架(Fr)和安装于所述后部车架(Fr)的中空外装部件(27),所述中空外装部件(27)具备在相互之间设有空间部(49)的第一外装部件(29)和第二外装部件(28),所述第一外装部件(29)具备在所述空间部(49)内安装于所述后部车架(Fr)的安装部(53),所述第二外装部件(28)具备在所述安装部(53)的附近与所述第一外装部件(29)的内表面对置配置的支承突起(39),且安装于所述后部车架(Fr)。

    骑乘型车辆的碳罐配置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3010354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210250308.2

    申请日:2012-0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碳罐的配置空间确保为较宽,能够容易地设置碳罐的构造。将位于燃料箱(10)的下方的发动机(12)的气缸部(26)以气缸轴线(C1)大致水平的方式设于曲轴箱(25),从侧面看,将碳罐(55)配置在比燃料箱(10)的下端部靠下方且发动机(12)的上方的位置。

    骑乘式车辆的过滤罐配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010356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283507.3

    申请日:2012-0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骑乘式车辆的过滤罐配置结构,在空气滤清器配置在由多个车架包围的区域内且过滤罐和止回阀配置在该空气滤清器周边时,可以抑制过滤罐及止回阀的配置对空气滤清器的形状、容量等的制约,可提高空气滤清器的设计自由度。过滤罐(55)配置在燃料箱(10)的下方,在过滤罐(55)的下方配置着使气缸头(27)与空气滤清器(45)连通的进气通路(K),净化管(64)通过止回阀(66)与上述进气通路(K)连接,止回阀(66)配置在过滤罐(55)的下方、上述进气通路(K)的上方且空气滤清器(45)的前方。

    两轮摩托车的操纵装置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38124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910149221.4

    申请日:2009-06-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4 B62K21/04 Y10T74/2078 Y10T74/2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谋求顶梁的轻型化,同时能够确保顶梁的刚性的两轮摩托车的操纵装置。本发明具备:在车身车架(11)的前端部设置的头管(12);通过转向柱(71)操纵自如地被头管(12)支承的顶梁(72)以及底梁(73);被顶梁(72)以及底梁(73)保持,可旋转地支承前轮WF的前叉(60L,60R);以与顶梁(72)一体地运动的方式,设置在顶梁(72)侧的转向装置(61L,61R),顶梁(72)具有在顶梁(72)的两端部设置,保持前叉(60L,60R)的保持部(74,74)和在顶梁(72)的上面设置,从各保持部(74,74)向中央部延伸的突起部(76a,76b)。

    跨骑型车辆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6169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80020770.9

    申请日:2018-01-25

    Abstract: 跨骑型车辆具备:内燃机(2);以及侧罩(24、25),其覆盖车辆的侧部,所述侧罩(24、25)具备:行驶风取入口(32),其从车辆前方取入行驶风;行驶风引导通路(39),其将从所述行驶风取入口(32)取入的行驶风向所述内燃机(2)的进气部引导;以及导入空气调整部(41),其在所述行驶风引导通路(39)内的所述进气部侧成为了负压时,相对于所述行驶风取入口(32)另外地向所述行驶风引导通路(39)取入外部气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