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4951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910881383.0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具有前副车架,提升了针对从下臂输入的横向力的刚性。车体前部结构(1)具有前副车架(6)和下臂(31),前副车架具有:左右的纵梁(23),其前后延伸;横梁(24),其左右延伸,并与左右的纵梁结合;以及至少一个下臂支承部(36),其设置于纵梁以及横梁中的至少一方,用于将下臂支承为能够摆动,各个纵梁在比与横梁的结合部靠前侧的位置具有刚性比纵梁的其他部分低的变形促进部(53),下臂支承部中配置于最前侧的前下臂支承部的后端被配置于比横梁的前端靠后方的位置,所述前下臂支承部的前端被配置于比所述横梁的前端靠后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78921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880098117.4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问题]在将电池放置在车厢下面的车体结构中,限制施加到电池的正面碰撞载荷和后端碰撞载荷。[方案]车体结构(1)包括:左右侧梁(3);左右前侧车架(4),左右前侧车架沿着车辆的前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其后端接合到对应的左右侧梁的前端;左右后侧车架(71),左右后侧车架沿着车辆的后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其前端接合到对应的左右侧梁的后端;前副车架(6),前副车架附接到左右前侧车架;后副车架(72),后副车架附接到左右后侧车架;以及电池(140),电池在俯视时设置在由左右侧梁、前副车架和后副车架围绕的区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949521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0885019.1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抑制在车辆碰撞时从前副车架向车身侧传递碰撞载荷的前副车架结构。其具备:左右一对纵梁(16、16),它们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横梁(18),其在左右一对纵梁(16、16)之间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稳定器安装部(26),其设置于各纵梁(16),供稳定器(24)安装;及变形促进部(30),其在车辆碰撞时,促进各纵梁(16)朝向下方弯折变形,该变形促进部(30)设置于横梁(18)与稳定器安装部(26)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949518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0884412.9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调和(兼顾)使碰撞时的前副车架的脱落与前副车架的刚性、强度的提高这两者的前副车架结构。其具备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纵梁(16、16)和将各纵梁(16)的车辆后方端部(16b)与作为车身侧构件的外伸支架(22)连结的左右一对托架(24、24),各托架(24)具有与各纵梁(16)紧固的第一紧固部(34)和与外伸支架(22)紧固的第二紧固部(36),在第二紧固部(36)设置有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促进托架(24)从第二紧固部(36)脱落的狭缝(40)(脱落促进部)。
-
公开(公告)号:CN110949516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0881383.0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具有前副车架,提升了针对从下臂输入的横向力的刚性。车体前部结构(1)具有前副车架(6)和下臂(31),前副车架具有:左右的纵梁(23),其前后延伸;横梁(24),其左右延伸,并与左右的纵梁结合;以及至少一个下臂支承部(36),其设置于纵梁以及横梁中的至少一方,用于将下臂支承为能够摆动,各个纵梁在比与横梁的结合部靠前侧的位置具有刚性比纵梁的其他部分低的变形促进部(53),下臂支承部中配置于最前侧的前下臂支承部的后端被配置于比横梁的前端靠后方的位置,所述前下臂支承部的前端被配置于比所述横梁的前端靠后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949513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0880794.8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其具有前副车架,提升了针对从下臂输入的横向力的刚性。车体前部结构(1)具有:前副车架(6),其安装于车辆(2)的前部;以及左右下臂(31),其能够摆动地支承于前副车架,前副车架具有左右的纵梁(23)、横梁(24)、以及至少一个车体前部结构(36),车体前部结构(36)设置于纵梁以及横梁中的至少一方,将下臂支承为能够摆动,在俯视观察时,纵梁的左右外缘以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向左右内侧凹陷的方式弯曲,下臂支承部中配置于最前侧的前下臂支承部的前端配置于比横梁的后端靠前方的位置,且前下臂支承部的后端配置于比横梁的前端靠后方的位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