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03396A
公开(公告)日:2004-06-09
申请号:CN03137881.1
申请日:1997-03-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 , H01M2/34 , H01M4/64 , H01M6/10 , H01M10/0431 , H01M220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二次电池,包括由薄型正电极和负电极遍布一隔离体而相对置,从而组成的一个电极组,其目的是显著地增强安全性,而不牺牲电池容量,且不增大部件的数目。通过交替地层叠正电极和负电极形成一个电极组,正、负电极在集电体的金属箔上薄薄地形成有活性材料层或活性材料和导电剂的混合层;遍布隔离体的负电极比正电极多一层;使遍布隔离体的负电极的两个外侧的整个表面与正电极集电体的金属箔做成的两个隔板相对置;用隔离体环绕最外侧;将正电极、隔板和负电极相互进行电学连接起来;将构成的电极组与非水电解液一起放入一个负极性棱柱形的电池容器。
-
公开(公告)号:CN1472832A
公开(公告)日:2004-02-04
申请号:CN03145812.2
申请日:2003-07-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B1/04 , H01M4/02 , H01M4/1393 , H01M4/364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含有碳材料的合剂层构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该碳材料由球状天然石墨和石墨化碳纤维组成,合剂层中碳材料的密度在1.6g/cm3以上,球状天然石墨为(1)X衍射图形中(002)面的面间距d002在0.3354-0.3357nm,(2)平均粒子圆形度在0.86以上,(3)平均粒径在5-20μm,且石墨化碳纤维为(1)平均纤维长在20-200μm,(2)平均纵横比在2-10,石墨化碳纤维的含量占上述碳材料总量的50-90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246956B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810009753.3
申请日:2008-02-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下述结构:至少具备:负极,其包含在具有凸部的集电体的所述凸部上形成的柱状体,所述柱状体由n段沿所述集电体的长度方向斜立的方向交替不同的柱状体部层叠构成,其中n≥2;正极,其在正极集电体的两面上具有包含能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层;和隔膜,其在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相对向设置;并且设置在所述负极的所述柱状体的最上段的所述柱状体部的前端向卷绕时的终端方向斜立。
-
公开(公告)号:CN100456533C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610139988.5
申请日:2006-09-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3 , H01M4/362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用的负极,其具有包含复合负极活性物质的合剂层,该复合负极活性物质包括:至少可以进行锂离子的充放电的活性物质核、碳纳米纤维、以及催化剂元素。碳纳米纤维附着于活性物质核的表面。催化剂元素是选自铜、铁、钴、镍、钼及锰中的至少一种,促进碳纳米纤维的生长。此外,碳纳米纤维介于活性物质核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0440542C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410044704.5
申请日:2004-05-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9/812 , H01L21/338 , H01L33/00 , H01S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787 , H01L21/02425 , H01L21/02458 , H01L21/0254 , H01L29/2003 , H01L29/4175 , H01L29/41766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由III-V族氮化物半导体构成并具有通孔结构,包括:在导电性基板(11)上形成的由高阻抗AlxGa1-xN构成的缓冲层(12);在该缓冲层(12)上形成的具有沟道层的由非掺杂GaN和N型AlyGa1-yN构成的元件形成层(14);在元件形成(14)上选择形成的源电极(16)、漏电极(17)和栅电极(15)。源电极(16)通过填充于在缓冲层(12)和元件形成层(14)上设置的贯通孔(12a)而与导电性基板(11)电连接。这样,通过在防止基板和半导体层之间产生漏泄电流的同时使通孔的形成变得容易而获得高频特性、高输出特性和大功率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433417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610004816.7
申请日:2006-01-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2/145 , H01M2/18 , H01M4/04 , H01M10/0431 , H01M10/0587 , H01M10/4235 , H01M2004/027 , Y10T29/49115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具有将正极和负极卷绕而成的电极组,正极包含正极集电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包含负极集电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在正、负极的卷绕开始侧及卷绕结束侧的至少一侧的端部上分别设有没有担载正、负极活性物质的正、负极集电体的露出部,在负极上形成有包含填料和胶粘剂的耐热层,在负极的卷绕开始侧以及卷绕结束侧的至少一侧的端部与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相对置,正极在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具有贴在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端部相对置的部分上的绝缘带。这样,通过在负极上设有耐热层,在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在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端部相对置的部分贴上绝缘带,可高效率地提供高安全性的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246956A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810009753.3
申请日:2008-02-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下述结构:至少具备:负极,其包含在具有凸部的集电体的所述凸部上形成的柱状体,所述柱状体由n段沿所述集电体的长度方向斜立的方向交替不同的柱状体部层叠构成,其中n≥2;正极,其在正极集电体的两面上具有包含能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层;和隔膜,其在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相对向设置;并且设置在所述负极的所述柱状体的最上段的所述柱状体部的前端向卷绕时的终端方向斜立。
-
公开(公告)号:CN101061593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680001121.1
申请日:2006-10-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4 , H01M4/485 , H01M4/622 , H01M4/625 , H01M4/70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具备在集电体上设置的合剂层。合剂层包含:至少由可以嵌入脱嵌锂离子的含硅粒子、碳纳米纤维、催化剂元素形成的复合负极活性物质;含丙烯基高分子的第1粘合剂;粘合性橡胶粒子的第2粘合剂。第1粘合剂将含硅粒子与集电体粘合,第2粘合剂将碳纳米纤维12彼此粘合。
-
公开(公告)号:CN1306635C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310119666.0
申请日:1998-12-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83 , H01M4/0404 , H01M4/0416 , H01M4/043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364 , H01M4/602 , H01M4/621 , H01M4/622 , H01M6/10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它使用一种能够吸收和放出锂的碳材料和粘合剂作为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碳材料是石墨材料,而且,作为上述负极材料的粘合剂使用选自乙烯 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盐共聚物、乙烯-丙烯酯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盐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中的乙烯含量在70%以上至95%以下的粘合剂的至少一种。使用该负极,并通过配备能够再充电的正极和非水电解液,可以提供一种负极合剂的剥离强度大、操作性优良、在大规模生产工序中的可靠性高,而且具有优良低温放电特性和循环特性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93454C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97190264.X
申请日:1997-03-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 , H01M2/34 , H01M4/64 , H01M6/10 , H01M10/0431 , H01M220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二次电池,包括由薄的正电极和负电极遍布一隔离体而相对置,从而组成的一个电极组,其目的是显著地增强安全性,而不牺牲电池容量,且不增大部件的数目。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正电极集电体的金属箔进行电学连接到正电极,正电极集电体金属箔的暴露部分通过隔离体覆盖负电极位于外侧的电极组的整个外层表面,最外侧由隔离体环绕,所构成的电极组与非水电解液一起放入负极性的电池容器中,因此,在挤压电池的苛刻条件下,能够完全消除电池起火和击穿的偶然事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