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同步电动机的定子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15922B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310683860.5

    申请日:2013-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28 H02K3/12 H02K21/14 H02K2213/03

    Abstract: 用于电动机的定子包括通过施加电流来产生N极和S极的电枢线圈,以及布置有电枢线圈的沿径向形成的48个槽,且其中,在将电流施加于该线圈时,电枢线圈通过将6个槽布置为一个单位来交替地实现N极和S极。槽包括多个相引出槽,且当通过将一个相引出槽设定为第一相引出槽而在顺时针方向上确定相引出槽的顺序时,可以使用至少两种卷绕电枢线圈以绕过槽的方法,以便通过将相邻槽之间的单元设定为单位而将从第一相引出槽到最后相引出槽的距离降低为最小值。

    发夹式驱动电机的定子绕组模式

    公开(公告)号:CN105680601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0789339.9

    申请日:2015-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28 H02K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夹式驱动电机的定子绕组模式,所述定子包括8个极和48个槽,所述绕组模式采用分布式绕组,其中将发夹式扁平线圈插入到定子芯体槽中,所述绕组模式实现为3相2路并联的6节距的全节距绕组结构,所述节距是邻近槽之间的间隔,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定子芯体的径向在所述定子芯体的槽中形成第一到第四层;以及当在任选参考槽中将第一层或第四层设定为一个相的抽出部时,以所述参考槽为基准,在同一层中沿槽的正向在距所述参考槽16节距的抽出槽中形成不同相的第一抽出部,且以所述参考槽为基准,在同一层中沿槽的正向在距所述参考槽32节距的抽出槽中形成另一不同相的第二抽出部。

    用于驱动电动机的绝缘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4753219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410612996.1

    申请日:2014-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驱动电动机的绝缘单元,其在插入定子槽的至少三个线圈之间、并在线圈与定子铁心之间绝缘,该绝缘单元可包括配置成在定子槽的长度方向上与定子槽的一个内表面对应的第一主绝缘表面。第二主绝缘表面连接到第一主绝缘表面的一个末端,包封所述至少三个线圈中的两个线圈,并且对应于定子槽的另一内侧的一部分。第三主绝缘表面连接到第一主绝缘表面的另一末端,包封剩余线圈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对应于定子槽的所述另一内侧的剩余部分。第一亚绝缘表面连接到第二主绝缘表面,包封两个线圈中的一个。

    驱动电机的冷却单元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306055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610912895.5

    申请日:2016-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电机的冷却单元,包括:固定构件,其安装在电机壳体的内壁表面上并构造为固定驱动电机的定子铁芯,其中,所述固定构件具有环形形状,所述固定构件包括形成在其中以允许冷却介质流动的流动路径,并包括形成为连接至流动路径的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所述流动路径包括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所述第一路径使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在一侧彼此连接,所述第二路径使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在另一侧彼此连接,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具有不同的流动横截面并彼此连接。

    发夹式驱动电机的定子绕组模式

    公开(公告)号:CN105680601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510789339.9

    申请日:2015-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28 H02K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夹式驱动电机的定子绕组模式,所述定子包括8个极和48个槽,所述绕组模式采用分布式绕组,其中将发夹式扁平线圈插入到定子芯体槽中,所述绕组模式实现为3相2路并联的6节距的全节距绕组结构,所述节距是邻近槽之间的间隔,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定子芯体的径向在所述定子芯体的槽中形成第一到第四层;以及当在任选参考槽中将第一层或第四层设定为一个相的抽出部时,以所述参考槽为基准,在同一层中沿槽的正向在距所述参考槽16节距的抽出槽中形成不同相的第一抽出部,且以所述参考槽为基准,在同一层中沿槽的正向在距所述参考槽32节距的抽出槽中形成另一不同相的第二抽出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