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5114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517180.6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B21/32 , G01C15/00 , G01S19/14 , G01D21/02 , G06Q10/06 , G06Q10/04 , G06Q50/08 , G06T17/10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GNSS与测量机器人融合的拱坝表面变形监测系统,将GNSS与测量机器人技术相融合,两种方法互补不足,实现拱坝大坝表面变形高效准确的自动观测。在此基础上通过结合BIM技术将结构信息和监测数据动态关联,并构建了包含多种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的实时评估体系,形成一套基于GNSS与测量机器人技术的拱坝表面变形监测系统,可以协助工作人员高效完成拱坝变形监测资料的分析评估工作,提高大坝信息化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362564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55494.9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建省水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 福建省水利投资开发集团新罗水务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石混凝土坝智能监测方法及管理系统,监测管理系统包括多个监测仪器、数据管理模块、三维建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报表管理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存储监测数据;三维建模模块用于展示水库主体模型、监测仪器设备和水库上下游三维地形;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云平台与巡检APP结合使用完成大坝安全问题巡检并进行预警发布;设备管理模块用于保证监测设备安全运行;报表管理模块用于生成水库运行监测报告和查找历史水库运行监测报告;系统管理模块用于云平台人员使用权限设置及数据查看;本方案监控实时便利、数据交互可靠且能够及时对水库安全性进行做出评估和相应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169491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17174.0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16/29 , G06F30/13 , G06N3/04 , G06N3/08 , G06Q10/06 , G06Q50/06 , G01C13/00 , G01D21/02 , G01K13/02 , G01S19/14 , G01S19/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浆砌石拱坝自动化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中心库模块和拱坝安全监测分析预警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坝体径向位移监测模块;所述数据中心库模块用于存储数据采集模块和拱坝安全监测分析预警模块生成的历史数据;所述拱坝安全监测分析预警模块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或LSTM方法和/或高斯过程回归方法和/或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对数据采集模块传输的监测数据进行阈值判断以确定是否发出预警信息。其提出砌石拱坝的大坝安全反演模型和预测评估预警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方法的运用能够将结构校核时间推进到秒级响应,为大坝的实时安全评估和预测预警分析开辟新路。
-
公开(公告)号:CN1198839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44356.3
申请日:2025-01-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11/3668 , G06F11/3604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可编程数据平面增量测试方法,包括:1)生成数据平面程序的控制流图,分析程序结构和逻辑,对程序中每个节点设置类型、编号、可达性和变更标志,定义边的起点、终点及转移条件;2)将控制流图转换为图数据对象,通过编码方式嵌入节点和边信息;3)采用GCN模型分析图数据对象,逐层聚合节点特征,同时结合边的条件转移特性,逐步整合节点之间的局部信息;4)动态选择粗粒度或细粒度测试策略;5)通过正则匹配与随机修改生成缺陷代码样本,并结合自动化训练机制优化图神经网络模型性能。该方法通过生成控制流图并结合图神经网络模型对路径依赖关系进行分析,实现了在网络规则频繁更新场景中的高效增量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59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73340.8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5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粘塑性SPH模型的慢速滑坡运动过程模拟方法及系统,根据滑坡源信息,生成包含固液两相的SPH粒子,并根据地勘资料赋予不同区域SPH粒子的流变参数信息;然后进行以下迭代计算:计算当前时间步n下各SPH粒子非粘性变形剪切力;计算当前时间步n下各SPH粒子的粘性变形剪切力;根据显示计算稳定条件,更新时间步迭代步长;更新n+1时间步的粒子速度,并得到变形后的粒子位置;当计算满足收敛条件时则结束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7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71262.6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8/27 , G06N3/049 , G06N3/0464 , G06F18/10 , G06F18/2135 , G06F18/213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PZOA‑VMD‑TCN的土石坝变形预测方法,首先收集大坝变形数据与环境量数据,并整合为基于时间序列的大坝变形测值序列,按照设定的比例划分训练集与测试集,并对所有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利用PZOA寻优算法对VMD分解参数中的参数模态数K和惩罚因子alpha进行寻优;并将寻优所得值应用到VMD分解算法中对变形数据进行分解得到若干IMF子序列值;基于变形影响因子,利用PLS方法对变形影响因子进行筛选,找出每个IMF分量对应的最优输入变形影响因子集和主成分个数;最后,根据得到的所述最佳输入变形因子集构建变形预测输入数据集,利用PZOA‑TCN模型预测土石坝变形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2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73213.6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18/243 , G06F16/29 , G06F18/10 , G06F18/2113 , G06F18/2135 , G06N3/006 , G06N5/01 , G06N20/20 , G06Q10/0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台风暴雨型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方法,针对研究区域选取影响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指标需求获取相关数据;接着运用ArcGIS提取因子数据并进行预处理,通过因子相关性分析方法筛选无相关性的特征因子,应用多重共线性分析方法定量的衡量多元因子之间共线性并利用KPCA法消除因子之间相关性;然后使用SMOTE算法对泥石流发生样本进行过采样;再通过基于WOA、ISO、CSA、IGA优化模型的集成优化算法,对CatBoost回归模型参数进行寻优;并通过Sklearn进行k折交叉验证评估模型稳定性,识别最佳模型;最后采用最佳模型绘制泥石流易发性图,分析不同时间范围的降雨数据对泥石流易发性预测准确率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31273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56737.3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5 , G06F17/11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PH固液混合流模型的多孔过滤网格泥石流孔隙水压力耗散作用模拟方法,包含步骤:1)根据泥石流地质勘查报告读取灾害区域基本地形坐标,构建区域节点空间信息数组;2)根据步骤1读取的节点空间信息数组,结合网格间距计算地形网格中的索引;3)遍历地形区域中的所有网格节点;4)初始化所需的计算变量和内存空间。本方法有效地识别透水格栅的控制区域。对透水格栅控制区域内的节点施加合适的边界条件和物理方程,从而成功模拟了透水格栅对泥石流孔隙水压力耗散的影响。不仅为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的模拟手段,而且显著提升了工程措施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5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73340.8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5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粘塑性SPH模型的慢速滑坡运动过程模拟方法及系统,根据滑坡源信息,生成包含固液两相的SPH粒子,并根据地勘资料赋予不同区域SPH粒子的流变参数信息;然后进行以下迭代计算:计算当前时间步n下各SPH粒子非粘性变形剪切力;计算当前时间步n下各SPH粒子的粘性变形剪切力;根据显示计算稳定条件,更新时间步迭代步长;更新n+1时间步的粒子速度,并得到变形后的粒子位置;当计算满足收敛条件时则结束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33219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19839.7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Trefftz耦合FTIM的地下水渗流边界侦测复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地下水含水层特性,建立地下水渗流控制方程,求解满足控制方程的Trefftz基底函数及近似解,并采用极坐标系,将地下水渗流边界侦测问题的已知边界离散并对计算域布点;令离散所得已知边界点满足控制方程和相应的已知边界值,将已知边界点的点位信息和边界值代入近似解,求解待定系数矩阵;对于地下水渗流边界进行边界侦测,假设未知位置边界点与源点距离的初始猜值,采用猜值代入近似解,建立非线性方程式;采用拟时间积分法FTIM求解非线性方程式;当计算结果达到收敛条件时,侦测复原未知边界位置。该方法及系统有利于精确且高效地侦测出地下水渗流边界位置并进行复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