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银耳废菌包中提取木聚糖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4412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30410.9

    申请日:2015-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2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银耳废菌包中提取木聚糖酶的方法,其属于生物发酵工程领域,具体是将银耳废菌包加水提取后,利用硫酸铵对提取液进行盐析,再经透析除盐后利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进行纯化,得木聚糖酶。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廉价,提取方法简单,所得木聚糖酶的比活力高达8091U/mg,不仅可在很大程度上实现银耳废菌包的循环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也扩展了木聚糖酶的来源,具有较好推广价值。

    一种莱竹草组培快繁和工厂化育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2175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50097.8

    申请日:2014-12-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莱竹草组培快繁和工厂化育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莱竹草的预处理、外殖体选择及处理、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分化、生根培养、移栽炼苗、工厂化育苗。通过莱竹草预处理、外殖体选择及处理,筛选出愈伤组织、增殖分化、生根等培养基配方,建立再生体系,并采取适宜炼苗措施和工厂化育苗条件控制,实现莱竹草的组培快繁和工厂化育苗,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2-98%,增殖系数5.6,生根率98%,移栽炼苗成活率99%,解决了莱竹草不能通过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力低的难题。

    一种使茯苓高产三萜酸的纯小麦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57524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30189.5

    申请日:2014-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茯苓高产三萜酸的纯小麦培养基,表明了一套测定纯小麦栽培料培养过程中的总三萜、多糖和三萜酸的方法与步骤,通过该方法测定的固体栽培料在培养到25天是三萜酸达到最大。目前在灵芝在液体发酵过程中胞外三萜酸可以达到200mg/L,茯苓仅仅达到50mg/L,而通过本发明纯小麦培养基进行固体发酵,胞外三萜酸高达130mg/L,是液体发酵胞外三萜酸浓度的2倍以上。目前已有利用纯小麦培养茯苓作为酸奶添加剂。但通过纯小麦培养,测定其中三萜酸含量的变化以及最高积累量仍未见报道。

    一种茯苓固态发酵型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56831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77398.5

    申请日:2014-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2/382 A23L33/00 A23V2002/00 A23V2200/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酵饮料制备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茯苓固态发酵型饮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小麦为茯苓固体培养基原料,接种茯苓,然后取出已长满菌丝体的固体培养基,粉粹,即为茯苓发酵菌质,然后通过加水匀浆、酶解、糖化,制作茯苓固态发酵型饮料,通过该方法制得的饮料具有很好的保存效果与口感。饮料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由于发酵后的酸度,只需调整其中的糖度即可有良好的口感,不需要添加人工色素、防腐剂等物质。制备好的饮料在不添加任何具有防腐功能的添加剂情况下具有很好的保存效果。

    菌草栽培鹿角灵芝的方法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13409A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710009290.6

    申请日:2007-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草栽培鹿角灵芝的方法,属菌业生产中食用菌的栽培方法。采用巨菌草、芒、比特草等菌草作为主要原料和以麸皮为辅料的栽培鹿角灵芝的配方,同时根据鹿角灵芝生长对二氧化碳含量的外部条件和经过合理配比后进行栽培鹿角灵芝的方法。由于本发明经过科学的实验与优择,将鹿角灵芝生产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优化组合在一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鹿角灵芝的中灵芝多糖、灵芝三萜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接入菌种后,待菌丝体培养成熟后,采用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进入鹿角灵芝管理。本发明与常规的灵芝栽培技术相比,具有栽培的鹿角灵芝品质优良,有效成分含量高的优点,其中灵芝多糖的提取率是常规木屑栽培灵芝的2倍。

    菌草栽培灵芝的技术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17566A

    公开(公告)日:2001-10-17

    申请号:CN01115637.6

    申请日:2001-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草代木栽培药用菌之王灵芝的栽培技术,本发明是用一些野生菌草和人工种植的菌草,经过科学的优选将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份较高的菌草原料优化组合在一起,再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作为栽培灵芝的原料,不仅可以根本上解决传统灵芝生产的菌林矛盾问题,有利于保护森林、保护环境,使灵芝生产可持续发展,而且用菌草栽培灵芝的药用有效成份含量高。本发明的技术不仅配比和方法简单,而且易于掌握,是目前栽培药用菌——灵芝最新的好方法。

    芦竹属菌草抗寒关键基因Adona0G1018300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797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16935.0

    申请日:2024-06-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芦竹属菌草抗寒关键基因Adona0G1018300及其应用。所述芦竹属菌草抗寒关键基因Adona0G1018300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通过构建过表达载体将芦竹属菌草抗寒关键基因Adona0G1018300转入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分别对野生型(WT)和转Adona0G1018300基因拟南芥进行低温胁迫试验,然后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综合这5个指标进行主成分、相关性、线性组合分析。结果显示,转Adona0G1018300基因拟南芥的抗寒性大于WT。表明芦竹属菌草Adona0G1018300基因可以提高拟南芥的抗寒性,是抗寒关键基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