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317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596991.8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G06V20/69 , G01N21/84 , G06V20/70 , G06V10/143 , G06V10/25 , G06V10/26 , G06V10/46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94 , G06N3/096 ,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液体菌种生物量的软测量方法,包括:离线采样并解析全发酵周期内液体菌种生物量参数及其演变规律;手工测量的辅助变量特征M‑Features建立生物量参数软测量模型M1;采集不同发酵阶段的液体菌种的可见光图像与可见‑近红外I区‑近红外II区多源波谱数据,构建图谱数据集,搭建多任务机器视觉模型V1用于提取基于机器视觉辅助变量特征E‑Features;联合生物量参数软测量模型M1及多任务机器视觉模型V1,建立E‑Features与M‑Features的关联,得到级联机器视觉软测量模型MV;部署所述MV模型于终端嵌入式智能设备,并设计任务执行的交互软件。该方法可在线实时评估液体菌种发酵过程生物量参数演变的趋势,以指导菌种的投产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17369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13428.2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多光谱漫反射与边缘计算的液体菌种发酵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液体菌种发酵过程的关键生物参数的特征光谱信息;步骤2:根据发酵过程的特征光谱波段信息,研发多光谱漫反射成像系统;步骤3:构建可融合多光谱数据处理的轻量化的目标检测深度学习模型,便于进行嵌入式机器视觉部署;步骤4:使用级联定标法,使所述视觉模型可识别定位到发酵视窗位置,再在感兴趣区域内进行关键目标检测和分析;步骤5:将上述的深度学习视觉模型部署于智能边缘计算设备,实时对发酵过程图谱信息进行处理。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嵌入式机器视觉在发酵工业现场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844015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328741.1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V20/10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时空及品种变化下柑橘黄龙病快速诊断方法,包括:获取果园中不同季节、不同状态下柑橘叶片的同一图像分辨率的多源图像,形成采集的主品种数据集;利用生成对抗网络扩充主品种数据集,并将采集的和扩充的数据集输入基于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MobileNetV3的判别模型,并对其进行训练;基于迁移学习再次引入另一生成对抗网络,生成器仅作为特征提取器而不再生成伪样本集,用小样本的椪柑数据集替换伪样本集输入,使判别模型充分学习到两个品种之间可供迁移的特征,得到适用于时空及品种变化下柑橘黄龙病的判别模型,达到基于脐橙品种建立的判别模型迁移到柑橘黄龙病识别的目的。该方法可以实现时空及品种变化下柑橘黄龙病的快速、精准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055401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1910941487.6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校正方法和装置,包括以下步骤;A1、对植物暗适应处理;A2、获取植物的最小叶绿素荧光图像,再获取植物的最大叶绿素荧光图像;A3、使植物处于光化光照射环境下,获取植物此时的初始反射图像;A4、以光化光对植物照射并持续t时长,使植物达到光适应状态后,获取植物反射图像和动态瞬时荧光图像;A5、使植物被紫外光光照t时长后,获取植物稳态的蓝色光谱荧光图像、绿色光谱荧光图像、红色光谱荧光图像和远红外光谱荧光图像;A6、计算叶绿素荧光产量偏差系数;A7、进行校正计算,得到光照条件下实际的叶绿素荧光产量参数;A8、经运算得到实际叶绿素荧光参数图像以进行分析;本发明能更加准确检测光合作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1409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95378.7
申请日:2023-09-1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G01N21/01 , G01N21/35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赫兹光谱的旋转式的多样品检测组件,包括置样转盘、转盘电机、丝杆升降翻转装置、鼓吸系统以及组件底座;转盘电机定时驱动置样转盘转动,使得THz检测装置可以采集不同样品槽内样品数据。鼓吸系统通过产生负压和热空气并配合丝杆升降翻转装置可分别实现气吸式翻样与鼓风式干燥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为单次多样的高效检测提供支援。同时,本发明可满足样品翻样,样品干燥等特定需求,避免了反复的重复实验操作,缩短实验时间,大大提高了THz检测实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55840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727570.3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B27J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化破竹机,用于把竹料制备为去除内外竹节的竹条,所述破竹机包括控制模块、上料机构、竹条剖切机构、竹节削除机构;所述竹条剖切机构处设有进料滑台和换刀机构;所述换刀机构包括设有多个不同规格剖切孔的剖切刀盘;剖切刀盘旋转使所需规格的剖切孔的入口与进料滑台的末端紧邻,剖切孔出口与竹节削除机构紧邻;当破竹机工作时,竹料被上料机构送至进料滑台后,进料滑台把竹料推压至剖切孔内,使经过剖切孔的竹料部位被剖切孔内的剖刀纵向剖切为竹条;所述竹条在进料滑台推力作用下经剖切孔出口进入竹节削除机构以去除竹条的内外竹节;本发明能对不同规格的竹子进行加工,而且能快速地去除竹子内壁和外壁处的竹节。
-
公开(公告)号:CN116844015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328741.1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V20/10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时空及品种变化下柑橘黄龙病快速诊断方法,包括:获取果园中不同季节、不同状态下柑橘叶片的同一图像分辨率的多源图像,形成采集的主品种数据集;利用生成对抗网络扩充主品种数据集,并将采集的和扩充的数据集输入基于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MobileNetV3的判别模型,并对其进行训练;基于迁移学习再次引入另一生成对抗网络,生成器仅作为特征提取器而不再生成伪样本集,用小样本的椪柑数据集替换伪样本集输入,使判别模型充分学习到两个品种之间可供迁移的特征,得到适用于时空及品种变化下柑橘黄龙病的判别模型,达到基于脐橙品种建立的判别模型迁移到柑橘黄龙病识别的目的。该方法可以实现时空及品种变化下柑橘黄龙病的快速、精准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2362603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523687.9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通量同步获取植物反射光谱和吸收光谱图像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箱体、LED面阵列光源、空间移动平台、图像采集模块、控制模块、载物台、抽拉架、载物盒和万向轮;控制模块分别与空间移动平台和图像采集模块连接;将动态叶绿素荧光探测和稳态叶绿素荧光探测和多光谱成像技术结合进行植物生理无损检测,同时提供相应的装置,使用同一相机获取三种图像,使每张图像的同一像素点都有三种信号(动态叶绿素荧光信号、稳态叶绿素荧光信号和多光谱反射信号),满足中小型植物的高通量信息采集。本发明可用同一相机获取三种图像,使每张图像的同一像素点都有三种信号,能更全面地获取植物生理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055401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941487.6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校正方法和装置,包括以下步骤;A1、对植物暗适应处理;A2、获取植物的最小叶绿素荧光图像,再获取植物的最大叶绿素荧光图像;A3、使植物处于光化光照射环境下,获取植物此时的初始反射图像;A4、以光化光对植物照射并持续t时长,使植物达到光适应状态后,获取植物反射图像和动态瞬时荧光图像;A5、使植物被紫外光光照t时长后,获取植物稳态的蓝色光谱荧光图像、绿色光谱荧光图像、红色光谱荧光图像和远红外光谱荧光图像;A6、计算叶绿素荧光产量偏差系数;A7、进行校正计算,得到光照条件下实际的叶绿素荧光产量参数;A8、经运算得到实际叶绿素荧光参数图像以进行分析;本发明能更加准确检测光合作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969786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410414292.3
申请日:2014-08-2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7/04 , F24F2003/1653 , F24F2003/1682
Abstract: 一种室内植物源负离子激增装置,该装置以龙舌兰科植物作为植物源负离子的直接来源,以土壤或培养液作为耦合介质,对植物施以特定参数的负高压脉冲信号,形成植物电信号与外加电信号耦合共振,使植物释放大量植物源负离子。同时,以离子空间均化装置来实现植物源负离子在室内空间的远距离输送、长时间存留、均匀分布,通过防触电安全保护装置消耗植物叶尖上的残留电荷,避免人畜不小心碰触植物时受惊,实现与现有室内负离子发生器所不同的安全、环保、生态的室内植物源负离子生成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