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93625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10664873.7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徐建宁
Inventor: 徐建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差速发动机,它是将两对气缸活塞体分别和动力轴圆板、空心轴圆板的内端面连接在一起,在空心轴和动力轴的输出端连接差速器使两对气缸活塞体能够作不等速运转产生惯性力,两对气缸活塞体在惯性力和差速器的共同作用下相互追逐完成进气、压缩、爆发、排气的过程使动力轴转动对外输出扭矩。由于活塞为圆形,解决了差速发动机长期以来得不到解决的密封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499503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006137.3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往复圆弧运动的可变压缩比转子发动机,属于机电一体化领域,包括湿式离合器,角位移传感器、传动齿轮,换向轴等。其特征在于:角位移传感器能持续检测转子相对位置B转动的角度,车载ECU判断该角度到达系统设定的角度时,控制液压系统接入或者断开接入各湿式离合器,切换传动路线,使转子的往复圆弧运动转化为输出轴的单向圆周运动,同时车载ECU能根据车辆行驶工况判断是否需要更改发动机压缩比,当需要更改压缩比时,车载ECU根据车辆出厂预设的模型更改系统当前设定的转子可以转动的最大角度值,这就使得发动机转子可以转动的最大角度产生不同,汽缸总容积改变,而燃烧室容积不变,从而实现压缩比可变。该发明的优点在于实现了转子发动机压缩比可变,且压缩比范围较宽,最大压缩比较大。
-
公开(公告)号:CN106351737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13636.7
申请日:2016-08-28
Applicant: 罗显平
Inventor: 罗显平
IPC: F02B55/02 , F02B53/00 , F02B55/14 , F02B53/08 , F02B55/08 , F02F11/00 , F02B77/11 , F01P1/00 , F01C1/107 , F01C21/08 , F01C21/10 , F01C19/08 , F01C2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7 , F02B55/02 , F01C1/107 , F01C19/085 , F01C21/06 , F01C21/08 , F01C21/104 , F01P1/00 , F02B53/00 , F02B53/08 , F02B55/08 , F02B55/14 , F02B77/11 , F02F11/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包括转轴、旋转体组成的螺管转子,转子旋转体是在同一圆柱体上制成头部圆柱体、颈部圆柱体、内置螺管圆柱体的整体,或是,在同一圆柱体上制成左内置螺管圆柱体、颈部圆柱体、右内置螺管圆柱体的整体,用于转换流体能量的螺管设在内置螺管圆柱体表层的一种螺管转子,和以它具有单端或双端螺管转子结构形式为核心的一种燃气螺管转子发动机和一种蒸汽转子螺管转子发动机。使它的螺管转子发动机具有类似电动机定子、转子、端盖结构形式,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轴承耐用、容易密封、循环热效率高、造价低、装机功率大等技术优点,使燃气螺管转子发动机、蒸汽转子螺管转子发动机,能广泛装备应用在发电、飞机、船、动力、汽车等民用军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612963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776253.8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姚镇
IPC: F04C2/10 , F04C15/00 , F04C18/10 , F04C29/00 , F01C1/10 , F01C21/10 , F03C2/22 , F02B53/00 , F02B5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高压场景的转动装置及应用其的流体机械。该转动装置中,将偏心轴运动腔与活塞运动腔分开,轴承可以在偏心轴运动腔的轴向设置,由于偏心轴运动腔的轴向长度大于活塞运动腔的轴向长度,从而轴承设置数量和灵活度均有了很大的空间扩张,多个轴承能够承受的压力自然增大,进而应用该转动装置的流体机械的承压能力大幅提高,能够应用于高压场景,并具有能够实用化的工作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224089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788842.7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刘若丹
Inventor: 刘若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力滑块式正圆转子发动机,其设置了反力滑块、压气岐管等,同时采用了新的密封方式;本正园转子发动机将燃质混合气体所产生的膨胀力直接作用于具有超长转子半径力臂转矩的转子外圆切线上,得到超长力臂转矩动力,大幅提高做功效率;正圆转子外圆燃烧腔道路径较长,使得膨胀火焰传播路径较长,增加了有效做功持续时长,突破了活塞发动机压缩比等于膨胀比的局限;设置了压气岐管,由于岐管两端有定子气门与压气单向气门的作用,发动机在运行中能不断保持岐管中的持续高压;正圆转子由左转子或右转子构成,具有间隙补偿功能;此外,本发明中,偏心圆力臂越短对输出消耗力就越小,越省力,能够使转子发动机长期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454153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410655889.7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王蓬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缸发动机,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本发明气缸的内腔和活塞的外侧面均采用圆环形曲面,活塞的后部固定有转臂,转臂的一端是与气缸的内腔无接触的形状,转臂的另一端铰接在活塞中心轴上,活塞中心轴的轴线与气缸内腔和活塞外侧面的圆环形曲面的创成轴线重合,在转臂与活塞中心轴相对的一侧装有曲轴,曲轴的曲柄上装有连杆,连杆的一端与曲柄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转臂铰接,曲轴、连杆、转臂和活塞中心轴构成使活塞在气缸内绕活塞中心轴的轴线做摆动的曲柄摇杆机构。本发明有效降低活塞与缸套的磨损和冲击,大大提高陶瓷材料应用在发动机上的可靠性,提高实际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081021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380006353.6
申请日:2013-01-17
Applicant: 威斯康星旧生研究基金会
Abstract: 具有低反应性(低十六烷值)的第一燃料填充物在进气冲程期间被足够早地喷射入旋转发动机,例如汪克尔发动机,随后的较高反应性喷射的燃料填充物形成了在发动机腔室内的一个或多个分层的高反应性区域。然后压缩点火在高反应性区域处开始,并且传播至较低反应性区域。喷射的时间、量和其它参数的适当选择可允许控制燃烧的时间和速率,使得功输出被可最大化,未燃烧的燃料可被最小化,并且腔室温度可受控制以减少热损失和NOx排放。因此,可提高旋转发动机效率,同时减少排放。由于本发明可在重量轻且紧凑的旋转发动机中实施,故其颇适于用在混合动力和紧凑型车辆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136716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280067885.6
申请日:2012-11-21
Applicant: 安东尼奥·多米特
Inventor: 安东尼奥·多米特
IPC: F01C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53/04 , F01C1/077 , F01C21/04 , F01C21/18 , F02B53/02 , F02B53/10 , Y02T10/17
Abstract: 一种内燃发动机具有燃烧室,燃烧室以逐步方式围绕主轴轴线旋转。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分别具有交叉的长形活塞,以便当一个转子相对于另一个转子旋转时,活塞之间的一些室减小容积,而其它室增大容积。相应的单向轴承将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连接到主轴上以使其渐进地旋转。燃料混合物和排气设备连接到发动机的一端上,以将燃料混合物给送至容积增大的室,且从其它容积减小的室获得排气。同时,其它室经历压缩循环和点燃循环。油泵由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驱动来使润滑剂从储槽经由待润滑的发动机部分循环,且循环回储槽来冷却润滑剂。
-
公开(公告)号:CN106089410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28207.2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天津三爻航空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F02B53/06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联动风门控制轴温机构,包括机架;与发动机主风门连接的第一拉线;其上端与第一拉线的另外一端连接的第一牵引单元;驱动第一牵引单元的拉杆;其一端与发动机副风门连接的第二拉线;其上端与第二拉线的另外一端连接的第二牵引单元,第一牵引单元和第二牵引单元的中下部套在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螺栓上,第一牵引单元的下端设置有朝向第二牵引单元的第一凸起,初始状态时第一凸起与第二牵引单元的下端不接触,当第一凸起随着第一牵引单元运动到与第二牵引单元的下端抵接时,第一牵引单元带动第二牵引单元运动。本发明创造实现了主风门和副风门的开启之间有一个时间差,保证主风门对转子发动机的转轴进行降温。
-
公开(公告)号:CN106014616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024266.9
申请日:2016-01-13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7 , F02B53/02 , F02B55/08 , F02B55/16 , F02B2053/005
Abstract: 季差绝热式转子内燃机技术及所制造的内燃机,属机械领域。为使绝热满足膨胀保压的同时也要不破坏压缩点火时的温度压力环境。但是对于转子内燃机而言,它的“季差绝热”是其独有的结构才能实现的,这一点在目前的传统活塞—连杆机构中是无法实现的。“季差绝热式”的优点在原理层面上决定了可以选择高的绝热度使得效率聚增:改善低速特性,减小重量来自于2个方面:效率提高缩减机体体积,机体排热量的减小也缩减了冷却器。将使得综合性能首次超过传统活塞连杆技术,有巨大的成本空间用于减排改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