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3396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38071.3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无锡市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 东南大学
IPC: G06T7/00 , G01B11/16 , G06T7/13 , G06T7/60 , G06V20/10 , G06V20/64 , G06V10/766 , G06Q10/0639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处理技术的桥梁施工阶段变形监控方法,包括:获取桥梁在不同施工阶段的三维点云数据;确定目标监测区域,并将其转换到同一整体坐标系;依据加权回归方法拟合得到目标区域的施工阶段桥梁线形、截面信息;通过对不同施工阶段的三维点云信息进行对比,得到桥梁在对应阶段下所产生的位移、截面扭转等;结合桥梁数值分析数据,来评估施工阶段的桥梁空间结构状态,为后续施工提供控制前提。本发明实现对获取桥梁施工阶段中线形及截面信息的准确识别,避免传统方法中繁杂步骤所带来的测量误差,有效验证结构分析成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54124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0043322.9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装配式桥墩的钢支承抱箍式混凝土桩柱接头及施工方法,桩柱接头结构包括预制墩柱、现浇桩基、墩柱底端的十字形钢支承、连接主钢筋,以及抱箍式后浇混凝土结构;钢支承嵌入在墩柱中,外伸段作为墩柱架设施工时的临时支撑。待桩基础现浇完成、桩头破开整平之后,将墩柱吊装至桩基础顶面上,墩柱和桩基的主钢筋互不相连,桩基主筋穿过钢支承底端部的平钢板并采用高强螺栓锚固,浇筑混凝土形成一个抱箍式混凝土接头结构。本发明接头结构中主筋免于相互连接,通过现浇抱箍式混凝土形成接头结构,施工效率高;本发明在墩柱底部设置钢支承并通过高强螺栓与桩基外伸钢筋连接,连接可靠性强,提高了桥墩的抗剪和抗震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54124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043300.2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装配式桥墩柱与现浇桩基础的抱箍式混凝土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适用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桥梁的墩柱与桩基的连接结构。本发明中装配式桩墩柱与现浇桩基础的连接结构包括底部为缩口状的预制墩柱,带有预留槽的现浇混凝土桩基础,从预制墩柱和现浇桩基础各自延伸出来的互不相连的预留受力钢筋以及现浇抱箍式混凝土等四部分组成。所述连接结构中现浇混凝土采用低收缩UHPC混凝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墩柱与现浇桩基础之间的简易且快速施工方法,并保证了构件装配后的整体性和牢固性;其次墩柱嵌入到现浇桩基预留槽的结构形式可显著提高组合后的结构横向抗剪能力;最后连接节段采用低收缩UHPC混凝土等新型材料,显著提高了桩墩连接节段的抗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5267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681956.7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跨中挠度的桥梁动态称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得到桥梁跨中挠度值,并在桥面上各个位置生成位置矩阵,获得该位置矩阵对应的桥面位置的桥梁跨中挠度响应面数据;利用梯度下降算法将每一个状态下跨中挠度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进行反向传播,对在桥梁上行驶车辆的轴重进行修正,不断进行循环迭代;判断修正后的车辆轴重是否满足收敛条件,若满足收敛条件则结束修正,通过桥梁动态称重得到车辆的最终轴重;若不满足收敛条件则继续进行修正,直到满足收敛条件。本发明通过数值模拟对桥梁的作用进行桥梁荷载实验,能够在抗噪声干扰的同时避免求解逆矩阵,以更高的精度识别车辆轴重。
-
公开(公告)号:CN11672171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33254.6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16C60/00 , G16C20/70 , G06F30/23 , G06F30/17 , G06N3/006 , G06F113/26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摄动‑粒子群的多尺度不确定性动力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参数,并将获取的参数的信息量分类;S2、根据Mori‑Tank理论编制微观变量转化宏观属性的自动计算程序,并搭建有限元交互程序;S3、建立梯度优化算法;S4、将随机变量与区间变量的中值输入编制的包含Mori‑Tank算法程序,进行摄动有限元的计算;S5、利用粒子群算法生成一定数量的区间变量粒子,区间变量的取值空间要在对应的上界与下界的范围内。本发明能够量化具有多尺度混合不确定性的变量参数,以更高的精度与效率求解工程结构中FRP层合板的动力不确定性分析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9786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1161690.5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无锡交通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无锡市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EMD的混凝土组合箱梁预拼装质量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输入桥墩以及梁体有关预拼装质量评估的梁体数据和桥墩数据;将梁体数据与桥墩数据按照默认拼装方案进行虚拟拼装,得到拼装后的各项数据;根据拼装后的各项数据采用评估函数进行分析,以概率统计的方式描述质量检测分项在整体区域内的情况,再计算加权和,以计算基于EMD的预拼装质量评估值,获得整体拼装质量的整体性评估结果,使之能够反映整体区域的拼装质量,同时能够考虑多种因素对最终预拼装质量评估的综合影响,避免了单纯利用点云数据计算规范检测内容的局限性。该方法利用点云数据提出了对应面匹配度的检测项目,以全面反映相邻梁体之间的相对偏位。
-
公开(公告)号:CN11575267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0681956.7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跨中挠度的桥梁动态称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得到桥梁跨中挠度值,并在桥面上各个位置生成位置矩阵,获得该位置矩阵对应的桥面位置的桥梁跨中挠度响应面数据;利用梯度下降算法将每一个状态下跨中挠度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进行反向传播,对在桥梁上行驶车辆的轴重进行修正,不断进行循环迭代;判断修正后的车辆轴重是否满足收敛条件,若满足收敛条件则结束修正,通过桥梁动态称重得到车辆的最终轴重;若不满足收敛条件则继续进行修正,直到满足收敛条件。本发明通过数值模拟对桥梁的作用进行桥梁荷载实验,能够在抗噪声干扰的同时避免求解逆矩阵,以更高的精度识别车辆轴重。
-
公开(公告)号:CN113902688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14728.3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无锡市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 东南大学 , 无锡交通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改进区域生长法的非均匀点云面域分割方法。该方法包括:去除待分割的三维激光点云的离群数据点,获得点云主体;对点云主体进行降采样,并进行粗分割,划定各面域所在空间坐标范围及面积估算;基于k邻域点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确定各面域的各网格所属的网格类型;根据各面域所有均点网格中的点构成均点数据集,确定各面域对应的初始种子点;基于曲率、法矢信息制定生长规则,确定各面域的生长性内点毛密度;停止对大于等于密度阈值的面域进行面域内点提取,获得该面域的面域内点;对小于密度阈值的面域进行一致性检验,提取出该面域的非均点网格中的非生长性内点构成该面域的面域内点,实现均匀性、连续性较差的面域内点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222011518U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20738667.0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无锡市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位移计测量高度和方向的调节装置,包括三脚架腿、磁吸式底座开关装置、一号气泡、竖向操作杆、二号气泡、横向操作杆、三号气泡和测量槽口;所述三脚架腿放置在测站位置,三脚架腿上安装有磁吸式底座开关装置,磁吸式底座开关装置上设有可调节其水平方向的一号气泡,磁吸式底座开关装置与竖向操作杆连接,竖向操作杆上设有可调节其铅锤方向的二号气泡,竖向操作杆与横向操作杆连接,横向操作杆与测量槽口连接,测量槽口插入位移传感器的测量针头;横向操作杆上设有控制测量槽口测试方向的三号气泡。本实用新型可适应复杂的地面环境,能有效保证测量的方向的水平或者竖向,对实验室模型桥梁竖向挠度测量非常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222423078U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20728386.7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无锡市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 东南大学
IPC: H02G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变片引申线组合整理器,为多个整理器连接而成,单个整理器包括槽口、卡扣、标签粘贴处以及连接结构;将引申线置于槽口内,卡扣作为开关装置,可限制引申线的移动范围。将卡扣向内推,可在标签粘贴处对应变片进行标注。考虑到不同位置处的应变片布设情况,可通过连接部位互相连接,便于成组管理。所述材料均采用塑料材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室内实验中应变片引申线或电线的标签说明、收纳整理,便于进行分组管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