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39490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773563.4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德 , 侯延军 , 郑光洁 , 车云龙 , 汪黎明 , 崔东 , 胡帛涛 , 韩菲菲 , 栗国 , 王晓鑫 , 王天华 , 胡济民 , 刘晓东 , 祁志楠 , 郝剑虹 , 兰剑 , 段海彤 , 彭伟强 , 李学言 , 韩鹏鹏 , 曹欢 , 何宁 , 郭加加
IPC: B60R21/0132 , B60R21/01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侧面柱撞的乘员保护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车辆安全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座椅压力和安全带工作状态,通过座椅压力和安全带工作状态判断乘员是否处于正常乘坐位置,获取车辆侧面加速度,当车辆侧面加速度在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大于第二阈值时,得出车辆受到侧面柱撞;当车辆受到侧面柱撞的部位与乘员的乘坐位置相对应时,并且,当乘员的肩部处于危险范围时,启动侧面气囊、靠背气囊和安全带对所述乘员进行保护。本申请避免了侧面柱撞过程中门板内饰对肩部造成的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1993978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28979.0
申请日:2025-04-08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雅西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Inventor: 侯延军 , 李学言 , 胡帛涛 , 韩非菲 , 栗国 , 崔东 , 孙庆浩 , 刘建春 , 杨宏伟 , 高文龙 , 郭凯 , 王德 , 赵光磊 , 何宁 , 郑光洁 , 刘晓东 , 兰剑 , 祁志楠 , 刘宏宇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铝壁障有限元模型的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实物蜂窝铝孔径尺寸等效转化为有限元蜂窝铝孔径尺寸;计算等效有限元模型中蜂窝铝单元的初始壁厚;基于六边形蜂窝铝单双层厚度处进行差异化网格划分;基于实物蜂窝铝碰撞壁障粘胶的轴向断裂失效力计算等效有限元模型中梁单元的失效力;基于所述孔径尺寸、所述初始壁厚、所述差异化网格划分的结果及梁单元的失效力建立初版碰撞壁障中蜂窝铝部分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本公开的处理方案,可以提高模型计算精度,反映蜂窝铝壁障真实的变形情况,而且能提高计算效率,减少车辆的仿真开发时间,可适用于不同蜂窝铝有限元壁障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944380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57212.4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中汽研(常州)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角度可调的汽车座椅测试试验平台,包括底座、安装板和2个侧翼,所述的侧翼分别固定在底座的两端,所述的安装板位于底座的上方,所述的安装板位于侧翼之间,所述的安装板与侧翼转动连接;所述的安装板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的安装孔;所述的侧翼包括2个支撑面,且所述的支撑面为圆弧面。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汽车座椅测试试验平台,在汽车座椅性能测试时,能够通过转动所述安装板,以实现对座椅上包括不规则形状的关键部件进行加载测试,保证不规则部件安装于平台后,其所在的方向能够便于施力及加载,从而简单方便实现对汽车座椅性能的测试实验,提高实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663212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381456.5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15/02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用于发动机台架对标的车辆运行信号模拟系统,包括信号采集输入模块、逻辑与计算处理模块、信号生成输出模块、操作与监控模块,信号采集输入模块采集发动机或台架信号并计算出发动机转速,逻辑与计算处理模块通过发动机转速和速比计算得到所有要模拟的转速信号频率。信号生成输出模块按照转速信号频率和波形信息生成各路模拟信号,操作与监控模块与逻辑与计算处理模块相连,用于输入逻辑与计算处理模块需要的参数,并显示计算的结果。本发明可在对标发动机运行时提供缺少的整车其他关联系统运行信号,解除对发动机限制,以解决对各种车辆标发动机在台架上上不能正常点火运行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7275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531329.6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蜂窝铝材料失效力学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涉及蜂窝铝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蜂窝铝单体模型进行不同应力状态的静态压缩工况试验得到蜂窝铝单体的静态受压的力‑位移试验曲线;对蜂窝铝单体模型进行动态冲击工况试验得到蜂窝铝单体的动态冲击力‑位移试验曲线;将蜂窝铝母材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力三轴度与失效应变曲线赋值到蜂窝铝单体有限元模型中,分别进行静态压缩仿真加载和动态冲击仿真加载;根据试验曲线与仿真曲线,采用迭代的方式对目标蜂窝铝材料的当前应力三轴度与失效应变曲线进行修正,直到满足迭代停止条件,输出目标蜂窝铝材料的当前应力三轴度与失效应变曲线。本发明提高了蜂窝铝材料失效力学参数确定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37015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60195.X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中汽研(常州)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包检测设备的转移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和运送机构,所述的传送机构位于挤压台与水池之间,所述的运送机构位于水池的上方,所述的传送机构的进料端与挤压台相接,传送机构的出料端与运送机构相接;所述的运送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电葫芦行走总成和吊篮,所述的电葫芦行走总成位于第一导轨的下方,且电葫芦行走总成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的吊篮可拆卸的固定在电葫芦行走总成的下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包检测设备的转移装置,电池包从挤压台上运走后,挤压台可以继续工作,解决了现有的电池包挤压台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并且不需要人工直接接触电池包,有效的避免了工人触电等意外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656210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19300.1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H01M10/613 , H01M10/625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热扩散仿真方法、装置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在仿真环境下,控制目标物以设定速度撞击动力电池系统模型的预设位置;所述动力电池系统模型根据受到的挤压力大小进行模型等效转换,获得仿真数据;其中,所述动力电池系统模型是基于CAE软件搭建的,包括机械碰撞子模型、二阶等效电路子模型、内短路子模型、传热子模型以及热失控子模型。本发明能够同时分析电池系统受到挤压碰撞后的各种行为特性,大幅缩短项目的开发流程,获取更多的仿真结果数据,并且可以与整车碰撞模型相融合,进行系统性优化设计,大幅提高新能源整车及电池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696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33401.8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栗国 , 邝男男 , 胡帛涛 , 韩鹏鹏 , 汪黎明 , 许立坤 , 胡济民 , 王德 , 郑光洁 , 薛淑琪 , 马卓 , 韩菲菲 , 何宁 , 邓戬 , 王晓鑫 , 兰剑 , 冯爽 , 车云龙 , 崔东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损伤仿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所述电池损伤仿真方法包括:获取电池挤压试验中的真实力‑位移曲线;将多组模拟输入参数输入至电池仿真模型中,输出多组模拟力‑位移曲线;所述模拟输入参数包括模拟应力、模拟应变、模拟弹性模量和模拟泊松比;根据所述真实力‑位移曲线和多组所述模拟力‑位移曲线,确定目标输入参数;根据所述目标输入参数、待测速度向量和所述电池仿真模型,确定电池损伤数据;所述电池损伤数据包括应力、应变、力和位移。本申请可使仿真精度提高至95%以上,可模拟多种不同工况,仿真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12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57646.9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宇 , 韩菲菲 , 胡帛涛 , 侯延军 , 韩鹏鹏 , 赵光磊 , 何宁 , 王德 , 郑光洁 , 胡济民 , 崔东 , 王瀚枫 , 李洪亮 , 栗国 , 李君杰 , 汪黎明 , 马超 , 卜家贺 , 周博雅 , 马卓 , 刘宏宇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行人头部仿真优化方法、装置和设备,涉及汽车安全性能设计开发及优化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车辆仿真模型中的头部实验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点,所述头部实验区域至少包括:机罩区域和非机罩区域;从所述头部实验区域获取所述车辆仿真模型的特征数据;将所述特征数据输入至机罩网格点预测模型,得到机罩区域中各个网格点相对应的机罩头部损伤分类结果,并对所述非机罩区域进行仿真实验,得到所述非机罩区域中各个网格点的非机罩头部损伤分类结果;基于所述非机罩头部损伤分类结果和所述机罩头部损伤分类结果,得到所述头部实验区的头部损伤总得分。
-
公开(公告)号:CN11923949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73563.4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德 , 侯延军 , 郑光洁 , 车云龙 , 汪黎明 , 崔东 , 胡帛涛 , 韩菲菲 , 栗国 , 王晓鑫 , 王天华 , 胡济民 , 刘晓东 , 祁志楠 , 郝剑虹 , 兰剑 , 段海彤 , 彭伟强 , 李学言 , 韩鹏鹏 , 曹欢 , 何宁 , 郭加加
IPC: B60R21/0132 , B60R21/01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侧面柱撞的乘员保护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车辆安全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座椅压力和安全带工作状态,通过座椅压力和安全带工作状态判断乘员是否处于正常乘坐位置,获取车辆侧面加速度,当车辆侧面加速度在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大于第二阈值时,得出车辆受到侧面柱撞;当车辆受到侧面柱撞的部位与乘员的乘坐位置相对应时,并且,当乘员的肩部处于危险范围时,启动侧面气囊、靠背气囊和安全带对所述乘员进行保护。本申请避免了侧面柱撞过程中门板内饰对肩部造成的伤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