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38954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280007001.8
申请日:2012-02-02
IPC: B60K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 , B60K1/04 , B60K2001/0411 , B60R16/04
Abstract: 一种车辆设备安装结构,该车辆设备安装结构将其中容纳了驱动车辆的旋转电机的马达壳体(12)布置在发动机舱(20)中,且包括控制旋转电机的PCU(13)和向PCU供应电力的辅助电池(14)。此结构包括:将PCU固定到马达壳体(12)上的固定部分(22),和将辅助电池(14)连接到通过在压溃方向上压溃而吸收冲击载荷的侧构件(15)。连接部分(23)具有在压溃方向上可移位的可移位构件。辅助电池布置在PCU的车辆前侧上,使得PCU和辅助电池在压溃方向上部分地重叠。辅助电池布置为可响应于冲击载荷而移动经过PCU。
-
公开(公告)号:CN101466565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0780021976.5
申请日:2007-06-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4 , B60K6/26 , B60K6/365 , B60K6/40 , B60K6/445 , F16H2037/0866 , Y02T10/6239 , Y02T10/70 , Y02T10/7077
Abstract: 车辆驱动机构包括: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包括旋转电动机(7)和齿轮机构(9),所述齿轮机构(9)向与所述旋转电动机(7)输出轴(15a)同轴配置的驱动轴(16)传递来自所述旋转电动机(7)的动力;以及控制单元(110),该控制单元(110)由多个构件形成,用于控制所述旋转电动机(7)的动作;其中,在所述旋转电动机(7)、所述驱动轴(16)、以及所述齿轮机构(9)中的至少一个的周围配置了构成所述控制单元(110)的至少一个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553972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780042758.X
申请日:2007-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9/19 , H02K5/20 , H02K11/0094 , H02K11/048
Abstract: 壳体(110)的内部设置有电动发电机(MG)(100)、IPM(200)、平滑电容器(300)。在MG(100)和IPM(200)之间以与IPM(200)的上表面接触的方式倾斜地设置有使冷却液在其内部流通的冷却器(400)。在MG(100)和平滑电容器(300)之间设置有:以与平滑电容器(300)的侧面接触的方式设置的、流通着从壳体(110)的外部流入冷却器(400)的内部的LLC的第一连通通路(500)和流通着从冷却器(400)的内部向壳体(110)的外部流出的LLC的第二连通通路(550)。
-
公开(公告)号:CN101689787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880020188.9
申请日:2008-06-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1/048 , B60K1/00 , B60K6/445 , B60K2001/003 , B60L3/003 , B60L3/0046 , B60L3/0061 , B60L11/14 , B60L2210/40 , B60L2240/34 , B60L2240/425 , B60L2240/525 , B60L2270/20 , H02K9/19 , Y02T10/6239 , Y02T10/641 , Y02T10/642 , Y02T10/70 , Y02T10/7077 , Y02T10/7241
Abstract: 驱动装置包括:旋转电机(MG2);逆变器(10),能够向旋转电机(MG2)供应电力;容纳壳体(200);冷媒回路,能够冷却逆变器(10)和旋转电机(MG2)的冷媒在该冷媒回路中流通;冷却机构(30),设置在冷媒回路内,容纳在容纳壳体(200)内,该冷却机构(30)能够冷却旋转电机(MG2)和逆变器(10);以及供应管,能够向冷却机构(30)供应在冷却回路内循环的冷媒(L)。
-
公开(公告)号:CN102474170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0610.6
申请日:2010-06-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甲神电机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31/06 , H01R13/6315 , H01R13/6633 , H02K5/225 , H02K11/33 , H02M7/003
Abstract: 中继连接构件(16)具有分别配合连接于输出电极(28)与输出端子(14)的插片(30)的中继端子(32)。通过该结构,能够仅通过将输出电极(28)与输出端子(14)的插片(30)插入中继连接构件(16)而容易地经由中继端子(32)将输出电极(28)与输出端子(14)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689787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880020188.9
申请日:2008-06-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1/048 , B60K1/00 , B60K6/445 , B60K2001/003 , B60L3/003 , B60L3/0046 , B60L3/0061 , B60L11/14 , B60L2210/40 , B60L2240/34 , B60L2240/425 , B60L2240/525 , B60L2270/20 , H02K9/19 , Y02T10/6239 , Y02T10/641 , Y02T10/642 , Y02T10/70 , Y02T10/7077 , Y02T10/7241
Abstract: 驱动装置包括:旋转电机(MG2);逆变器(10),能够向旋转电机(MG2)供应电力;容纳壳体(200);冷媒回路,能够冷却逆变器(10)和旋转电机(MG2)的冷媒在该冷媒回路中流通;冷却机构(30),设置在冷媒回路内,容纳在容纳壳体(200)内,该冷却机构(30)能够冷却旋转电机(MG2)和逆变器(10);以及供应管,能够向冷却机构(30)供应在冷却回路内循环的冷媒(L)。
-
公开(公告)号:CN11270366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80059994.5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Abstract: 变频器单元(1)具备:开关元件单元(30)、控制基板(50)、冷却器(64)、以及变频器壳体(60)。变频器壳体(60)相对于旋转电机壳体(9)一体固定。冷却器(64)以在和旋转电机侧相反侧与开关元件单元(30)相接的方式配置。控制基板(50)相对于开关元件单元(30)配置于旋转电机侧。
-
公开(公告)号:CN108432119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680063359.0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IPC: H02M7/5387
Abstract: 减少包括续流二极管(4)的电力转换装置(1)的损耗。对于电力转换装置的臂(9)而言,上段侧和下段侧中的任意一方开关部(2)由第一开关元件(5)和第二整流元件(8)的并联连接构成,另一方开关部(2)由第二开关元件(7)和第一整流元件(6)的并联连接构成。第二开关元件(7)与第一开关元件(5)相比开关响应性高,第二整流元件(8)与第一整流元件(6)相比反向恢复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0843211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80063359.0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IPC: H02M7/5387
Abstract: 减少包括续流二极管(4)的电力转换装置(1)的损耗。对于电力转换装置的臂(9)而言,上段侧和下段侧中的任意一方开关部(2)由第一开关元件(5)和第二整流元件(8)的并联连接构成,另一方开关部(2)由第二开关元件(7)和第一整流元件(6)的并联连接构成。第二开关元件(7)与第一开关元件(5)相比开关响应性高,第二整流元件(8)与第一整流元件(6)相比反向恢复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08370223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1680063360.3
申请日:2016-11-07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IPC: H02P21/22 , H02M7/5387 , H02P27/08
Abstract: 本发明使用组合电特性不同的多种开关元件而构成的电力转换装来使系统整体更加高效化。开关部(2)是第一开关元件(5)和第二开关元件(7)的并联电路,该第二开关元件(7)与第一开关元件(5)相比开关时的迁移时间较短。驱动控制部(20)独立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S1)和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2),该第一开关控制信号(S1)是向与第一开关元件(5)连接的第一控制信号线(L1)输出的信号,该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2)是向与第二开关元件(7)连接的第二控制信号线(L2)输出的信号,两开关元件(3)被独立控制。第一开关元件(5)和第二开关元件(7)被开关控制为开启的时刻不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