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磁通门传感器信号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678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44155.3

    申请日:2024-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磁通门传感器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信号检测电路提取以二次谐波分量为主的磁场电压信号,经过数字相敏整流和平滑滤波算法进一步剔除其他谐波分量,实现对磁场信号的有效提取。通过时序仿真结果验证了相敏整流算法对二次谐波的提取效果,并对基于二次谐波法设计的开环磁通门传感器进行实验。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磁通门信号检测方法,二次谐波法有效提高了传感器的分辨率、线性度等关键性能,且基于二次谐波法设计的磁通门传感器能够实现对被测磁场信号的检测和有效调制,并表现出较高的磁测水准。

    直升机时间域航空探测应用的电磁线圈

    公开(公告)号:CN10923978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811173429.5

    申请日:2018-10-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直升机时间域航空探测应用的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包括金属导电直管、金属导电弯管以及套管,金属导电直管与金属导电弯管通过套管依次间隔连接,形成封闭式线圈,金属导电直管与金属导电弯管均包括内嵌芯和外套管,内嵌芯嵌在外套管内,内嵌芯均为碳纤维复合材质,外套管均为铝合金材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直升机时间域航空探测应用的电磁线圈采用碳纤维复合材质内嵌芯和铝合金材质外套管制作的金属导电直管与金属导电弯管,并通过套管固定连接成封闭式线圈,碳纤维复合材质和铝合金材质的采用,使得电磁线圈在确保发射电流不变的前提下,满足了不断加大电磁发射线圈的发射磁矩的同时又不增大电磁线圈重量的要求。

    一种相对极地表旋转电磁场产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5572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297624.9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相对极地表旋转电磁场产生装置,属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能调整旋转电磁场强度大小、位置以及定位待测物质方位。其结构包括金属电极、信号发射器、地表导电介质和导线。旋转电磁场产生装置的整体排布方式圆形交错对极排布,导线和金属电极焊接连接,金属电极埋入地表导电介质中且均匀分布在探测区域边缘上,每根导线连通相应的信号发射器,最后发射同一频率下,不同相序的正弦波或方波,以产生磁场强度形状可调的旋转电磁场,本发明有效的降低了电磁干扰。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随钻测井发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561823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0561544.X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随钻核磁共振测井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随钻测井发射装置,该装置包括:主控采集处理模块、驱动模块、功率脉冲发射模块、天线接口模块以及高压电源。所述主控采集处理模块用于接收主控信号,将所述信号经过转换,输出至驱动模块,做驱动信号;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接收前级信号,输出给后级功率脉冲发射电路;功率脉冲发射模块,将供电的直流电自举抬升,产生满足核磁共振发射要求的脉冲;天线接口模块采用并联谐振,使功率发射电路所提供的电压就是发射的谐振电压;高压电源为电路提供所需的供电电能。本发明提供能够在高温、高压、强振动、狭小空间条件下实现,为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研制提供大功率、高能效指标的射频发射电路。

    一种大深度航空电磁探测线圈的软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9808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28936.5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飞行器载荷有限以及探测线圈不平稳的情况,提出一种大深度航空电磁探测线圈的软连接装置,包括金属导电管道、分离支架和连接器三大部分,其中连接器包括铜套、自动调节臂杆、万向滚珠、球座、轮毂、限位卡座和软连接导线。金属导电管道通过连接器围成正多边形,搭建成发射线圈的整体结构。线圈整体连接方式方式采用铜套嵌套软连接导线,软连接导线和金属导电管道之间采用限位卡座、轮毂、万向滚珠、球座、自动调节臂杆进行相连。本发明具有重量轻、转动灵活、稳定性强的特点,极大减少了电磁探测发射线圈的重量并提高了线圈的平稳性,实现线圈发射磁矩最大化。

    一种基于柔性软连接的航空电磁搭载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11436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809548.6

    申请日:2020-0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柔性软连接的航空电磁搭载结构,针对航空电磁领域,在对搭载瞬变电磁线圈刚度要求高而材料受限,发射磁矩与重量矛盾,为适应不同地形可以起飞和放下发射线圈三大因素下,设计了一种柔性软连接的具有机电一体化特点的航空电磁搭载结构。具体包括三匝铝合金导电直管和连接结构,n个三匝铝合金导电直管构成一个正n边形,一个三匝铝合金导电直管即为一条边,边与边之间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所述连接结构为对称结构,对称结构之间采用软连接和柔性连接两种方式,同时连接结构具有限位功能,使连接结构以三匝铝合金导电直管为轴拥有一个向外受限的旋转自由度。

    发电机全控整流系统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54761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710385492.4

    申请日:2017-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机全控整流系统和控制方法,其中,发电机全控整流系统包括:发电机、整流单元和控制单元,发电机包括定子绕组和励磁系统,励磁系统与定子绕组配合设置,整流单元用于对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其三相交流端直接与所述定子绕组相连,其直流侧连接负载;控制单元用于产生控制整流单元的PWM开关信号。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高了发电机系统全控整流装置的轻量化与集成化,实现了发电机全控整流系统的稳定输出,既保证了发电机工作在单位功率因数状态,实现了机端输出电流正弦化,减小了电流谐波污染,提高了电能利用率,又保证了整流单元直流侧输出电压稳定且可调,增强了负载适应能力,提高了动态响应速度。

    直升机时间域航空探测应用的电磁线圈

    公开(公告)号:CN10923978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73429.5

    申请日:2018-10-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直升机时间域航空探测应用的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包括金属导电直管、金属导电弯管以及套管,金属导电直管与金属导电弯管通过套管依次间隔连接,形成封闭式线圈,金属导电直管与金属导电弯管均包括内嵌芯和外套管,内嵌芯嵌在外套管内,内嵌芯均为碳纤维复合材质,外套管均为铝合金材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直升机时间域航空探测应用的电磁线圈采用碳纤维复合材质内嵌芯和铝合金材质外套管制作的金属导电直管与金属导电弯管,并通过套管固定连接成封闭式线圈,碳纤维复合材质和铝合金材质的采用,使得电磁线圈在确保发射电流不变的前提下,满足了不断加大电磁发射线圈的发射磁矩的同时又不增大电磁线圈重量的要求。

    电阻加热原位热脱附电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5627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84808.1

    申请日:2018-07-1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阻加热原位热脱附电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三相整流电路、单相逆变器、高频升压变压器、单相整流电路和三相逆变器;三相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连接,三相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相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单相逆变器的输出端与高频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高频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端与单相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单相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三相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三相逆变器的输出端与加热电极井连接,加热电极井沿土壤深度方向埋设在目标区域的土壤内。通过单相逆变器提高频率,极大地降低了变压器的体积重量,进而减小了整个供能单元的体积,提高了电阻加热原位热脱附电力系统的功率密度。

    井间电磁测井发射系统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14066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510531431.5

    申请日:2015-0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井间电磁测井发射系统,包括:地面监控平台;井上发电装置;井下发射装置。地面监控平台实时监视并控制井下发射装置的发射频率、电压和电流等发射情况;井上发电装置为井下发射装置提供电源;井下发射装置提供一个通过频率任意设置且大范围可调、发射电压和电流受控的大功率电磁激励源产生的强度受控的电磁场。本系统拥有自备电源,不受电网限制,且体积小,重量轻,灵活机动,适用于野外作业;地面监控平台操作简单,实时监控井下发射装置的发射情况;井下发射装置可任意调整和控制发射频率、发射电压和发射电流,为井间电磁测井技术提供强度受控的电磁场,从而大幅提高测井的平面宽度和分辨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