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细贝氏体型桥梁缆索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28837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0002582.X

    申请日:2019-01-02

    Abstract: 一种超细贝氏体型桥梁缆索用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桥梁缆索用线材及其生产领域。本发明采用形变热处理+等温淬火工艺获得缆索钢。将预变形与低温贝氏体等温相结合,综合利用微合金细化、控轧控冷细化、预变形和低温贝氏体等温等细化技术,获得由无碳化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组成的超细贝氏体组织,其抗拉强度为1800~2100MPa,延伸率为12~20%。超细贝氏体桥梁缆索钢制备工艺流程为:冶炼→连铸→热轧→裁剪→奥氏体化→预变形→低温贝氏体等温。预变形时,首先将裁剪好的热轧重新加热至Ac3+50℃进行奥氏体化,保温0.5‑1h,然后迅速冷却(冷速大于10℃/s)到220‑280℃,进一步温扎,压下量20~30%,而后放到220‑280℃的盐浴炉中等温3‑5h,进行等温贝氏体转变。然后取出空冷至室温。

    一种超细贝氏体型桥梁缆索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2883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02582.X

    申请日:2019-01-02

    Abstract: 一种超细贝氏体型桥梁缆索用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桥梁缆索用线材及其生产领域。本发明采用形变热处理+等温淬火工艺获得缆索钢。将预变形与低温贝氏体等温相结合,综合利用微合金细化、控轧控冷细化、预变形和低温贝氏体等温等细化技术,获得由无碳化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组成的超细贝氏体组织,其抗拉强度为1800~2100MPa,延伸率为12~20%。超细贝氏体桥梁缆索钢制备工艺流程为:冶炼→连铸→热轧→裁剪→奥氏体化→预变形→低温贝氏体等温。预变形时,首先将裁剪好的热轧重新加热至Ac3+50℃进行奥氏体化,保温0.5‑1h,然后迅速冷却(冷速大于10℃/s)到220‑280℃,进一步温扎,压下量20~30%,而后放到220‑280℃的盐浴炉中等温3‑5h,进行等温贝氏体转变。然后取出空冷至室温。

    一种具有TRIP效应的超细结构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87824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328892.8

    申请日:2014-07-11

    Abstract: 一种具有TRIP效应的超细结构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强度、高塑性钢领域。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30~0.60%;Si,2.00~3.00%;Mn,0.20~0.50%;Al,0.50~0.90%;P,≤0.06%;S,≤0.04%;其余为Fe及杂质。采用电弧炉或感应电炉冶炼,模铸成铸锭,经过高温锻造的锻坯进行余热热处理,将高温锻坯装入950℃热处理炉中,保温0.5~1.5小时后直接淬入300~400℃熔盐中盐浴保温1~10个小时,等温转变为片层小于600nm的贝氏体超细结构,并含有一定数量的残余奥氏体。本发明在变形过程中发生TRIP效应,其抗拉强度达到1400MPa以上,延伸率达到28%,大大提高综合性能,强塑积达到39GPa%以上。

    一种高强度高塑性中锰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03438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10073798.8

    申请日:2013-03-07

    Abstract: 一种高强度高塑性中锰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造技术领域。高强度高塑性中锰冷轧钢板主要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C:0.15-0.25%,Mn:7%-8%,Si:1.2%-1.8%,Al:≤0.05%。按照成分进行冶炼,并铸造成坯,铸坯经多道次热轧得到热轧板。对热轧板进行两次中间热处理和两个阶段的冷轧。中间热处理温度为Ar1以上80-120℃,保温时间8h及以上。两阶段冷轧,其变形量均为30%-50%。冷轧钢板的最终热处理为Ar1+70℃及以上退火10min-2h。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应用前景广阔。得到的高强度高塑性低碳中锰冷轧钢板,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其强塑积可达44.9GPa*%。

    一种汽车用超高强薄钢板的淬火退火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43169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210528922.0

    申请日:2012-12-10

    Abstract: 一种汽车用超高强薄钢板的淬火退火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首先将含有Si、Mn元素及Nb等微合金元素的低碳钢冷轧薄板加热到完全奥氏体区,奥氏体化后进行淬火热处理,然后再加热到两相区使得淬火后的板条马氏体分解,并部分逆转变形成奥氏体,之后将薄钢板快速冷却到Ms点以上保温进行二次配分,最后再快冷到室温。该薄钢板具有由准再结晶铁素体、碳化物、残余奥氏体和极少量的贝氏体/马氏体组织组成的复相组织,且退火后形成的准再结晶铁素体组织遗传有马氏体的板条状形貌特征,有利于提高延伸率。该工艺制备的超高强钢强塑积高,抗拉强度在1100MPa以上,延伸率为20%,强塑积达到22000MPa·%。

    一种改进型Cr8钢轧辊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98415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56354.5

    申请日:2014-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Cr8钢轧辊的制备方法。该钢在Cr5钢基础上加入微合金化Nb和RE元素。其中加入Nb主要作用是细化晶粒,加入RE主要作用是净化钢液,其成分范围:C0.50~0.65%;Si≤1.0%;Mn≤0.60%;S≤0.020%;P≤0.020%;Cr7.5~8.5%;Mo0.70~1.40;V≤0.50;Nb0.005~0.20%;RE0.003~0.02%;其余为Fe和杂质。本发明发挥发挥凝固细化、形变再结晶细化和热处理细化综合技术,细化高铬莱氏体模具钢的组织,得到细小片状马氏体,其长度小于30微米,宽度小于0.5微米。通过稀土元素的变质处理,减少碳化物偏析,改善夹杂物和共晶碳化物形态。采用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使本发明与Cr5钢相比,不仅具有更高的韧性,且耐磨性增强,从而使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