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改善肠炎的杨树转化产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3204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0517706.X

    申请日:2022-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肠炎的杨树转化产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由β‑葡萄糖苷酶水解杨树提取物制备而得;其中,所述杨树提取物的原料为杨树加工废弃的杨木屑和/或杨树叶,所述β‑葡萄糖苷酶是经微生物发酵或重组菌表达并纯化制得。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原料资源丰富、成本低、简单、环保、反应温和、提取物抗炎活性好等特点,体外抗炎活性较不使用酶水解得到的杨木屑和杨树叶提取物分别提高了30.39%和23.98%。通过本发明技术制备的提取物具有改善动物结肠炎的功效,可促进杨树资源的综合利用。

    一种重组糖基转移酶及其应用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9979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468133.5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一种重组糖基转移酶及其应用,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3所示。本发明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采用结构域重组的方法,获得一种新型糖基转移酶ZmDo。该酶最适反应温度、pH分别为35℃和pH 9.0,在温度为30~45℃、pH 5.5~8.5的范围内,均具有较高的酶活。同时,该糖基转移酶ZmDo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能够高效特异性地转化木犀草素为木犀草素‑5‑O‑葡萄糖苷。在适宜的条件下,体外酶转化时,转化率达70%以上;体内重组菌转化时,转化率达95%以上,产量达到2253 mg/L。本发明创制了特异性强、能在木犀草素5号位点上接上葡萄糖糖基的新型糖基转移酶,从而为一些高附加值的稀有天然糖苷类化合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方法。

    一种生物合成二氢-β-紫罗兰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7057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10743.4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合成二氢‑β‑紫罗兰酮的方法,包括将转化的第一宿主细胞在包含β‑紫罗兰酮的合适培养基中孵育足够的时间以将β‑紫罗兰酮转化为二氢‑β‑紫罗兰酮;其中,转化的第一宿主细胞包含合成的或重组的核酸分子,核酸分子包含编码青蒿来源的烯键还原酶AaDBR1的第一核苷酸序列以及编码NADPH再生酶的第二核苷酸序列。本发明首先构建生物合成β‑紫罗兰酮的萜类化合物前体的供应模块、β‑胡萝卜素合成模块以及β‑紫罗兰酮合成等三个模块,并对三大模块进行了重组优化,构建了优良的从头合成β‑紫罗兰酮的优良重组菌,为实现二氢‑β‑紫罗兰酮绿色、可持续的大量合成及作为天然产品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方法。

    一种用于改善肠炎的杨树转化产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3204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17706.X

    申请日:2022-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肠炎的杨树转化产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由β‑葡萄糖苷酶水解杨树提取物制备而得;其中,所述杨树提取物的原料为杨树加工废弃的杨木屑和/或杨树叶,所述β‑葡萄糖苷酶是经微生物发酵或重组菌表达并纯化制得。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原料资源丰富、成本低、简单、环保、反应温和、提取物抗炎活性好等特点,体外抗炎活性较不使用酶水解得到的杨木屑和杨树叶提取物分别提高了30.39%和23.98%。通过本发明技术制备的提取物具有改善动物结肠炎的功效,可促进杨树资源的综合利用。

    一种用于改善肠炎的杨树转化产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5041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738808.X

    申请日:2021-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肠炎的杨树转化产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由β‑葡萄糖苷酶水解杨树提取物制备而得;其中,所述杨树提取物的原料为杨树加工废弃的杨木屑和/或杨树叶,所述β‑葡萄糖苷酶是经微生物发酵或重组菌表达并纯化制得。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原料资源丰富、成本低、简单、环保、反应温和、提取物抗炎活性好等特点,体外抗炎活性较不使用酶水解得到的杨木屑和杨树叶提取物分别提高了30.39%和23.98%。通过本发明技术制备的提取物具有改善动物结肠炎的功效,可促进杨树资源的综合利用。

    一种催化柚皮素生成山萘酚的融合酶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22026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711304614.9

    申请日:2017-12-11

    Abstract: 一种催化柚皮素生成山萘酚的融合酶及其应用,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本发明通过组合筛选策略获得能有效催化柚皮素生成山萘酚的黄烷酮3‑羟化酶(PeF3H)和黄酮醇合成酶(CuFLS),是目前报道的最佳组合。通过连接肽的筛选,获得了能适合PeF3H和CuFLS功能化融合的连接肽TPTPTPTP,通过该连接肽构建的融合酶(F69)能高效催化柚皮素生成山萘酚。携带该融合酶(F69)的重组菌BL21‑F69,通过高密度发酵,山萘酚的产量达到1010.2 mg/L,是目前报道最高产量的17倍。

    朴树及其提取物在银杏相关产品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53522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217613.2

    申请日:2020-11-04

    Abstract: 朴树(Celtis sinensis Pers.)及其提取物在银杏相关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分离得到的朴树系列提取物能够减轻银杏酸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将细胞存活率从26.7%提高到63.0%;对T细胞介导炎症反应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Con A活化的T细胞增殖抑制率最高可达95.4%;朴树叶乙醇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银杏酸导致的过敏反应。利用朴树提取物或直接利用朴树叶加入到银杏茶等制品能有效起到减毒增效作用。本发明为银杏茶、白果等含有银杏酸产品的安全应用提供了新方法,为低毒银杏茶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青蒿醛双键还原酶DBR1及其重组菌在制备二氢-β-紫罗兰酮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142287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710332991.7

    申请日:2017-05-12

    Abstract: 青蒿醛双键还原酶DBR1及其重组菌在制备二氢‑β‑紫罗兰酮中的应用,该酶或其基因重组菌可以高效转化β‑紫罗兰酮制备二氢‑β‑紫罗兰酮。在加入40μL 1mol/L IPTG,初始OD600为1.8,加入250μL 250mmol/Lβ‑紫罗兰酮‑乙醇溶液在27℃条件下全细胞转化18小时,二氢‑β‑紫罗兰酮产量达308.3mg/L。酶转化反应体系为500μL,其中β‑紫罗兰酮浓度为1mmol/L,酶添加量约为30U/mg,反应在pH 6.5,45℃下反应60min,二氢β‑紫罗兰酮浓度为76.49mg/L,底物有效转化率为78.77%。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