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氢燃料电池包

    公开(公告)号:CN114400345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029063.4

    申请日:2022-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氢燃料电池包,包括电池包主体、阳极和第一催化层,电池包主体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阳极,阳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催化层,第一催化层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质子交换层,质子交换层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催化层,第二催化层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阴极,阳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氢气腔,氢气腔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氢气连接管。该新能源汽车驱动氢燃料电池包,循环回收机构提高了电池包主体的环保性,可将多余的氢气和产生的水进行回收利用,温控机构提高了电池包主体的实用性,可针对性的对氧气腔进行降温,同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起到一定缓震效果,延长了电池包主体的使用寿命。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氢燃料电池包

    公开(公告)号:CN1144003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29063.4

    申请日:2022-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氢燃料电池包,包括电池包主体、阳极和第一催化层,电池包主体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阳极,阳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催化层,第一催化层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质子交换层,质子交换层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催化层,第二催化层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阴极,阳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氢气腔,氢气腔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氢气连接管。该新能源汽车驱动氢燃料电池包,循环回收机构提高了电池包主体的环保性,可将多余的氢气和产生的水进行回收利用,温控机构提高了电池包主体的实用性,可针对性的对氧气腔进行降温,同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起到一定缓震效果,延长了电池包主体的使用寿命。

    一种车辆风阻系数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185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19839.8

    申请日:2025-0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车辆风阻系数测试系统;所述空气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测试点处空气压力大小;空气流速传感器用于采集测试点处所空气的流速;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测试点处的空气温度,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测试点处空气流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参数、GPS定位模块监测的车速,以及数据获取模块提供的车辆正面投影面积和车辆对应车速下所受到的风阻力,来确定车辆在不同气温环境下的风阻系数。本发明通过对车辆进行车辆进行风阻系数测试时,使用了更多位置的测试点,并且每个测试点能够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进行测试,这样能使得车辆测试的风阻更加趋于现实,从而保证车辆的风阻系数更加接近实际情况。

    一种降低卡车风阻的空气导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7751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1149802.X

    申请日:2022-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导流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降低卡车风阻的空气导流装置,包括底板和导流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凹形连接件一,所述导流板的下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凹形连接件一的内侧,且通过转轴与所述凹形连接件一转动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前方和上表面后方均对称开设有横槽,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凹形连接件一的右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本发明中的底板和导流板之间,利用设置的凹形连接件一和连接块,可以改变导流板呈倾斜状,从而便于对空气倒流,或者折叠成水平状,从而方便在限高的地方行驶时折叠,避免倾斜时的导流板会阻挡的问题。

    一种节能型重型卡车制冷系统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746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1149348.8

    申请日:2022-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环境控制系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节能型重型卡车制冷系统,包括电磁离合器,电磁离合器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压缩机,压缩机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压缩机的进气口通过低压输气管固定连接有排冷机构,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高压输气管连接有制冷机构,制冷机构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低压输液管,低压输液管分别与干燥机构和膨胀阀进行固定套接且同排冷机构的一侧进行固定连接,压缩机的底部安装有位于汽车内部的节能机构;本发明通过设有节能机构,有利于制冷剂气体进行增压增温后,一部分高温高压气体通过高压输气管导入制冷机构进行冷凝,另一部分则通过高压输气副管导入驱动涡轮,后通过发电机发电,节约了能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