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00345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029063.4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广西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8/02 , H01M8/04014 , H01M8/0444 , A62C3/16 , A62C3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氢燃料电池包,包括电池包主体、阳极和第一催化层,电池包主体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阳极,阳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催化层,第一催化层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质子交换层,质子交换层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催化层,第二催化层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阴极,阳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氢气腔,氢气腔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氢气连接管。该新能源汽车驱动氢燃料电池包,循环回收机构提高了电池包主体的环保性,可将多余的氢气和产生的水进行回收利用,温控机构提高了电池包主体的实用性,可针对性的对氧气腔进行降温,同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起到一定缓震效果,延长了电池包主体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4003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29063.4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广西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8/02 , H01M8/04014 , H01M8/0444 , A62C3/16 , A62C3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氢燃料电池包,包括电池包主体、阳极和第一催化层,电池包主体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阳极,阳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催化层,第一催化层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质子交换层,质子交换层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催化层,第二催化层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阴极,阳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氢气腔,氢气腔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氢气连接管。该新能源汽车驱动氢燃料电池包,循环回收机构提高了电池包主体的环保性,可将多余的氢气和产生的水进行回收利用,温控机构提高了电池包主体的实用性,可针对性的对氧气腔进行降温,同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起到一定缓震效果,延长了电池包主体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6185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19839.8
申请日:2025-01-07
IPC: G01M9/06 , G01M9/08 , G01M17/007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车辆风阻系数测试系统;所述空气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测试点处空气压力大小;空气流速传感器用于采集测试点处所空气的流速;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测试点处的空气温度,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测试点处空气流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参数、GPS定位模块监测的车速,以及数据获取模块提供的车辆正面投影面积和车辆对应车速下所受到的风阻力,来确定车辆在不同气温环境下的风阻系数。本发明通过对车辆进行车辆进行风阻系数测试时,使用了更多位置的测试点,并且每个测试点能够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进行测试,这样能使得车辆测试的风阻更加趋于现实,从而保证车辆的风阻系数更加接近实际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7751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1149802.X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广西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62D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导流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降低卡车风阻的空气导流装置,包括底板和导流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凹形连接件一,所述导流板的下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凹形连接件一的内侧,且通过转轴与所述凹形连接件一转动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前方和上表面后方均对称开设有横槽,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凹形连接件一的右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本发明中的底板和导流板之间,利用设置的凹形连接件一和连接块,可以改变导流板呈倾斜状,从而便于对空气倒流,或者折叠成水平状,从而方便在限高的地方行驶时折叠,避免倾斜时的导流板会阻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746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1149348.8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广西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60H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环境控制系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节能型重型卡车制冷系统,包括电磁离合器,电磁离合器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压缩机,压缩机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压缩机的进气口通过低压输气管固定连接有排冷机构,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高压输气管连接有制冷机构,制冷机构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低压输液管,低压输液管分别与干燥机构和膨胀阀进行固定套接且同排冷机构的一侧进行固定连接,压缩机的底部安装有位于汽车内部的节能机构;本发明通过设有节能机构,有利于制冷剂气体进行增压增温后,一部分高温高压气体通过高压输气管导入制冷机构进行冷凝,另一部分则通过高压输气副管导入驱动涡轮,后通过发电机发电,节约了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393263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1119646.8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广西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汽车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散热格栅和双向电机,散热器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格栅,散热器主体的顶部中间部位正面固定连接有双向电机,双向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螺纹传动块,螺纹传动块的后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后面固定连接有清扫凸块,连接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该高效节能汽车散热器,通过散热管防漏固定机构提高了散热器主体的稳定性,可对散热管进行固定,避免了散热管出现漏液的情况,通过节能格栅除杂机构提高了散热器主体的功能性,使用人员可通过控制双向电机带动清扫凸块在散热格栅中来回移动对散热格栅进行清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85177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0992522.4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广西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50/264 , H01M50/249 , H01M50/242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35 , H01M10/6563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保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中空腔和活动门,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中空腔,中空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门,活动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前面固定连接有伸缩电机,装置主体的内部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震弹簧,支撑底座的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连接件。该新能源汽车用电池保护装置,通过稳固减震机构提高了装置主体的稳定性,延长了新能源电池的使用寿命,通过散热防爆机构提高了装置主体的安全性,在装置内部温度异常飙高时能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避免了新能源电池因工作温度过高使其使用寿命下降,通过低温加热保温机构提高了装置主体的功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6517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812411.5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广西科技大学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阻电机及其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时的控制方法;包括机壳,机壳内壁上固定有若干定子,机壳的腔体内安装有转子,转子的中线固定有转轴,机壳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后端盖和前端盖,所述转轴穿过前端盖上的中心孔伸出前端盖外,所述转子为导磁体且转子上绕制有绕组。本发明没有永磁铁,降低了生产成本;控制范围大且控制精准,提升了电机性能,对开关磁阻电机脉动性质进行抑制,可方便的测量电机状态,融合了感应电机可发电、可控和开关磁阻电机转速快、不发热等。
-
公开(公告)号:CN11879023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14853.0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周围环境风险的主动避撞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车辆的避碰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检测到危险车辆时,采集周围车辆信息和危险车辆位置,利用时序网络模型预测周围车辆的初步行驶意图。结合依赖模型和危险车辆位置,进一步得到目标行驶意图。通过目标行驶意图和预设系数建立斥力场、引力场和道路边界势场模型,构建风险函数。利用该风险函数和势场模型计算避撞路线,并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指导车辆主动避撞。通过建立基于周围环境风险的斥力场模型、引力场模型和道路边界势场模型,并运用风险函数和模型预测的技术手段,达到了车辆在复杂交通环境中主动避撞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6528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0995626.5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李霄 , 杨磊光 , 徐富水 , 李雪荣 , 施佳能 , 何水龙 , 韦红庆 , 谭荣彬 , 张释天 , 陈善彪 , 玉达泳 , 张文慈 , 盘佳狄 , 叶东享 , 姜育开 , 申富强 , 余进 , 石胜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疲劳驾驶监测的驾驶舱调节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测量驾驶员的背部压力,获取第一压力数据;剔除所述第一压力数据中的突变值,得到第二压力数据;根据所述第二压力数据的最大值和所述第二压力数据的最小值,计算得到波动值;根据所述波动值的持续时间,确定驾驶员的疲劳等级;根据所述疲劳等级,对驾驶舱内的车载装置进行调节。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准确识别出驾驶员因疲劳驾驶导致的身体扭动,避免了因驾驶员个人的驾驶习惯或传感器自身产生的测量误差;根据疲劳等级,对车载装置的调节,实现了准确地对疲劳驾驶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驾驶舱进行调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