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55922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185775.0
申请日:2021-02-1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IPC: F16H61/12
Abstract: 一种行星齿轮裂纹深度评估方法,通过行星轮系动力学仿真建立故障特征参数‑裂纹深度曲线,用行星变速箱的振动信号对行星齿轮的裂纹深度进行评估,包括以下步骤:将行星变速箱置于试验台上,进行振动信号采集试验,获得行星变速箱的振动信号;用频谱编辑滤波的方法对行星变速箱的振动信号进行预处理;从步骤S2得到的振动信号中提取故障频率和啮合频率;计算故障特征参数R;将故障特征参数R输入到已有的故障特征参数‑裂纹深度曲线中,求得对应的裂纹深度。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验周期短、成本低、试验数据噪声小,实际应用中效果好,并且所获得的数据高效准确的行星齿轮裂纹深度评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261053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0583166.3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Inventor: 冯辅周 , 刘锋 , 吴守军 , 江鹏程 , 张丽霞 , 万安 , 丛华 , 何嘉武 , 姚新民 , 朴相范 , 马瑾 , 吴春志 , 张少亮 , 王子涵 , 陈汤 , 王杰 , 丁闯 , 姬龙鑫 , 赵耀
IPC: G01M7/02 , G01M13/022
Abstract: 测量行星排横—扭耦合振动的方法,其包括在行星架轻质盘、太阳齿轮轻质盘和齿圈轻质盘的圆周面的上方分别设置第一位移传感器,行星架轻质盘、太阳齿轮轻质盘和齿圈轻质盘的圆周面上的多个凹槽的底部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位移传感器的探测范围之外;在行星架轻质盘、太阳齿轮轻质盘和齿圈的圆周面的侧面分别设置第二位移传感器,三个第二位移传感器的探头沿水平方向指向对应的行星架轻质盘、太阳齿轮轻质盘和齿圈轻质盘的外圆周面。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的测量出转动状态下的行星排的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的横—扭耦合振动,帮助研究人员准确分析行星齿轮传动的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的横—扭耦合振动特性的测量行星排横—扭耦合振动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28594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83167.8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Inventor: 刘锋 , 冯辅周 , 邢俊文 , 郭晓林 , 宋海军 , 李宏 , 于魁龙 , 江鹏程 , 马瑾 , 张丽霞 , 邱绵浩 , 何嘉武 , 朴相范 , 张宇 , 黄勇 , 吴春志 , 王子涵 , 陈汤 , 王杰 , 丁闯 , 赵耀 , 姬龙鑫
IPC: G01M7/02 , G01M13/022 , G01M13/028 , G01B7/00
Abstract: 测量行星排振动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行星架轻质盘、太阳齿轮轻质盘和齿圈的外圆柱面的上方分别设置第一位移传感器,在行星架轻质盘、太阳齿轮轻质盘和齿圈的外圆柱面的侧面分别设置第二位移传感器,利用三个第一位移传感器和三个第二位移传感器获得行星架轻质盘、太阳齿轮轻质盘和齿圈的外圆柱面的圆跳度,利用NI试验数据采集系统上的Labview试验数据采集软件,对三个第一位移传感器和三个第二位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的测量出转动状态下的行星排的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的圆跳度,帮助研究人员准确分析行星齿轮传动的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的振动位移特性的测量行星排振动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26329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23057.X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Abstract: 一种变分模态分解的模态个数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初始化变分模态分解参数,对信号进行一层分解,获得第一层分解的中心频率;S2,将模态个数K值加1,重复步骤S1,获得第K层分解的中心频率;S3,计算第K-1层与第K层分解的所有中心频率的误差,找出稳定中心频率;S4,计算各稳定中心频率的平均值,找出优势中心频率;S5,判断第K层分解所得优势中心频率的个数是否比第K-1层分解时有所增加,若增加,则重复步骤S2-S4;若不变,则停止分解,确定模态个数为优势中心频率个数。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可行、准确有效的变分模态分解的模态个数确定方法,提升变分模态分解的准确性和故障信号分析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13978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65715.X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IPC: F16F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04
Abstract: 拉伸弹簧式准零刚度隔振器,包括基座,基座中部的上方设有平台,平台的下方沿竖直方向设有压簧,压簧的上端顶在平台的底部,压簧的下端顶在基座上,基座的上方以平台为中心环绕设有3个以上的固定支撑座,每个固定支撑座的底端分别与基座固定相连,每个固定支撑座的顶端沿径向分别设有滑道,滑道沿径向向里贯穿对应的固定支撑座的内侧边缘,每个滑道上分别安装有一个滑块,每个滑块朝向平台的端面分别与一个支撑杆的外端铰接相连,每个支撑杆分别沿径向设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隔离设备与设备基础之间的低频振动,并且其承载力大,隔振效果极佳,特别适合于手术台、多种精密机械设备的隔振的拉伸弹簧式准零刚度隔振器。
-
公开(公告)号:CN207995071U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20287238.0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Inventor: 李国强 , 张伟 , 冯辅周 , 江鹏程 , 高清伦 , 袁长山 , 唐伟 , 何天鹏 , 高晓强 , 张睿 , 吴文文 , 秦澍褀 , 孙吉伟 , 杨大为 , 马海心 , 张超 , 张磊
IPC: H04B1/16 , H04B1/3822 , H04B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甲兵通信指挥训练辅助系统,包括:采集设备以及多个专向设备;每个专向设备包括发出车载音频信号的车载电台以及用于接收所述车载音频信号的地面电台;所述采集设备包括音频输出装置以及与多个地面电台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开关;每个开关的一端与对应的地面电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连接;所述音频输出装置用于接收并播放从地面电台获取的车载音频信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甲兵通信指挥训练辅助系统,能够方便组训人员对多个专向进行监听,节约了人力物力,有效提升了训练效率和训练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7236151U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21312380.8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单兵作战背心,包括:背心本体、感知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主控制器和通信模块;其中,感知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主控制器和通信模块均设置在背心本体上;感知模块包括姿态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红外计数器和GPS定位模块;主控制器分别与数据传输模块和通信模块连接;数据传输模块将感知模块采集到的感知信息传输至主控制器,感知信息包括姿态传感器采集到的姿态信息、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湿度信息、红外计数器采集到的物资状态信息和GPS定位模块采集到的单兵的位置信息;通信模块将感知信息传输至指挥信息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战背心可满足战场单兵作战、获取单兵态势及位置信息、物资状态感知等数字化的作战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22290024U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21152458.4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IPC: B25B2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柴油机故障拆卸工装,包括底槽,所述底槽内安装有可拆卸的用于支撑柴油机的托板,所述托板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漏油孔,所述底槽底部安装有对称布置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之间安装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与底槽形成的空间内滑动安装有用于分隔储液槽内部空间的橡胶板,所述第一支板背离第二支板的一面安装有两个水平布置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活动端贯穿第一支板和储液槽并与橡胶板连接固定,所述底槽内底部远离第一支板的一侧均匀安装有多个弯管,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实现对拆卸柴油机流出的油液进行集中收集,防止油液随意滴落在地面上,提高清理从柴油机中滴落油液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207379367U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21312676.X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IPC: F41H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兵头盔。该头盔包括:感知模块,所述感知模块包括姿态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视频采集器;所述语音模块包括语音识别模块和语音播放模块;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语音模块、数据传输模块、通信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感知模块采集到的感知信息传输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感知信息包括姿态传感器采集到的姿态信息、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湿度信息、视频采集器采集到的视频信息;所述通信模块用将所述感知信息传输至所述指挥系统,并将所述指挥系统的命令传输至所述头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兵头盔能够满足战场单兵作战、获取单兵态势、实时沟通联络等数字化的作战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16783894U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22734289.8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Inventor: 江鹏程 , 何嘉武 , 刘昶 , 丛华 , 刘西侠 , 张传清 , 冯辅周 , 张丽霞 , 韩寿松 , 朱俊臻 , 陈伟 , 靳莹 , 范永奎 , 刘锋 , 胡浩 , 田欣文 , 宋超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人机稳定性能测试装置,包括飞行舱室,飞行舱室的前侧壁上设有前进风口,前进风口通过前进风管与前供风装置的出风口相通,飞行舱室的左侧壁上设有左进风口,左进风口通过左进风管与左供风装置的出风口相通,飞行舱室的右侧壁上设有右进风口,右进风口通过右进风管与右供风装置的出风口相通;通过调节前供风装置和/或左供风装置和/或右供风装置的风量模拟各种自然环境,对无人机施加可控的空气扰动,以对被测试无人机的稳定性能进行测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