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95423C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680006346.6
申请日:2006-03-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9431 , B01D53/90 , B01D2251/20 , F01N3/0253 , F01N3/0821 , F01N3/0871 , F01N3/0878 , F01N9/00 , F01N13/011 , F01N2240/36 , F01N2510/06 , Y02T10/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结合从排气通路分叉的多个分支通路和设置在每个分支通路中的排气净化装置的排气净化系统中,更可靠且更有效地再生排气净化装置的净化能力的技术。当再生设置在第一分支通路中的第一排气净化装置的净化能力时,将设置在第二分支通路中的第二阀设定为预定第一中间开度,并且将设置在第一分支通路中的第一阀完全关闭。然后从设置在第一分支通路的第一燃料添加阀添加燃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548074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880000890.9
申请日:2008-03-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内燃机的内燃机排气通路内配置有NOx选择还原催化剂(15)。向NOx选择还原催化剂(15)供给尿素,由该尿素产生的氨被NOx选择还原催化剂(15)吸附,主要利用该吸附的氨选择性地还原排气中所含有的NOx。在NOx选择还原催化剂(15)下游的内燃机排气通路内配置有能够检测排气中含有的NOx和氨的NOx传感器(29),基于减速运转时向内燃机的燃料供给被停止时的NOx传感器(29)的检测值,判断NOx选择还原催化剂(15)上的氨吸附量是否饱和。
-
公开(公告)号:CN101052793A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680001091.4
申请日:2006-02-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0814 , F01N3/0821 , F01N3/0842 , F01N13/0097 , F01N13/011 , F01N2240/36 , F01N2410/12 , F01N2570/14 , F01N2610/03 , Y02A50/23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1)的排气净化装置,该排气净化装置包括:形成内燃机的排气通路(14)的一部分并且其中容纳吸留还原型NOx催化剂(12,13)的壳体(15);以及供给还原剂到在NOx催化剂上游侧的该壳体内部的还原剂供给装置(11)。该还原剂供给装置从布置在该壳体中的喷嘴孔(11a)在与NOx催化剂的中心线(CL)相交的方向以扁平形式喷射还原剂。
-
公开(公告)号:CN1225976A
公开(公告)日:1999-08-18
申请号:CN99102175.4
申请日:1999-02-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D4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3845 , F02D2041/1409 , F02D2041/141 , F02M41/1405 , F02M63/0225
Abstract: 由控制电路(ECU)调整公用给油管的承压油量的控制装置和方法。ECU设定基本排出油量和从公用给油管喷出的油量。ECU计算随着公用给油管目标压力的变化而变化所需的排出油量。ECU设定基本排出油量、所需排出油量与转移油量之和作为排出油量的设定值。如果排出油量设定值超过液压泵的预定容量,ECU设定在排出油量设定值与预定容量之间的差值作为转移到下一个排出油量设定值中的转移油量,由此把它们之间的差值反馈在排出油量的下一个设定值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44609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0312516.X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田富久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限制催化剂的排气净化能力的降低。具备包括主通路(12m)和旁通通路(12b)的排气通路、催化剂(16)、控制主排气气体量和旁通排气气体量的排气控制阀(13)、及配置于旁通通路内的HC吸附材料(14)。在判别为催化剂的温度高于预先设定的烧结发生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排气控制阀,以使得在判别为在上游排气通路部分流通的排气气体的空燃比为稀空燃比时,与判别为理论空燃比或浓空燃比时相比,从HC吸附材料脱离的HC的量变多,或者,控制排气控制阀,以使得在判别为在上游排气通路部分流通的排气气体的空燃比为较大的稀空燃比时,与判别为较小的稀空燃比时相比,从HC吸附材料脱离的HC的量变多。
-
公开(公告)号:CN110857645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910777337.6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田富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和排气净化方法,抑制在HC和NOx从配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的吸附材料流出时排气排放恶化的问题。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具有:配置于内燃机(50)的排气通路并吸附废气中的HC的HC吸附材料(20);配置于排气通路并吸附废气中的NOx的NOx吸附材料(20);在排气通路中配置于比HC吸附材料和NOx吸附材料靠排气流动方向下游侧并在预定空燃比下净化HC和NOx的催化剂(24);控制废气的空燃比的空燃比控制部(31);以及算出从HC吸附材料脱离的HC的浓度的HC浓度算出部(32)。HC吸附材料中的HC的脱离温度的峰值和NOx吸附材料中的NOx的脱离温度的峰值大致相同。空燃比控制部在HC从HC吸附材料脱离时,基于HC脱离浓度而将流入废气的空燃比控制为预定空燃比。
-
公开(公告)号:CN104937224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80071249.5
申请日:2013-01-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N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208 , B01D53/9431 , B01D53/9477 , B01D53/9495 , B01D2255/904 , F01N3/0814 , F01N3/0842 , F01N9/00 , F01N2560/026 , F01N2610/02 , F01N2900/1402 , Y02T10/24 , Y02T10/4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在向储存还原型NOX催化剂流入的排气的空燃比降低时,从选择还原型NOX催化剂中流出氨的情况进行抑制。从排气通道的上游侧起依次具备NSR催化剂、NOX传感器和SCR催化剂,还具备根据NOX传感器的检测值来决定向选择还原型NOX催化剂供给的氨量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在向储存还原型NOX催化剂流入的排气的空燃比被设为理论空燃比以下时,与排气的空燃比大于理论空燃比时相比,相对于NOX传感器的检测值而减少从氨供给装置供给的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769244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80057818.0
申请日:2013-10-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106 , B01D53/9409 , B01D53/9431 , B01D53/9477 , B01D53/9495 , B01D2251/2062 , B01D2251/2067 , F01N3/0205 , F01N3/035 , F01N3/0814 , F01N3/103 , F01N3/2006 , F01N3/206 , F01N3/208 , F01N9/005 , F01N2240/16 , F01N2430/06 , F01N2550/22 , F01N2560/026 , F01N2560/06 , F01N2560/14 , F01N2570/14 , F01N2570/18 , F01N2610/02 , F01N2610/03 , F01N2900/1402 , F01N2900/1404 , F01N2900/1602 , F01N2900/1621 , F01N2900/1622 , Y02A50/2344 , Y02T10/24 , Y02T10/26 , Y02T10/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目的在于,降低向大气中排放的NOX的量。通过从内燃机的启动时SCR催化剂中所吸附的氨量中减去在SCR催化剂中所生成的硝酸铵的量,从而对SCR催化剂所吸附的氨量进行计算,并且在根据SCR催化剂所吸附的氨量而推断出的NOX净化率小于阈值的情况下,与所述NOX净化率在阈值以上的情况相比而使流入SCR催化剂中的NO2的量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2575620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0980100263.7
申请日:2009-09-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内燃机(10)的排气再循环装置,具备:第一排气再循环通道(50),其连接排气通道(40)和进气通道(30),并将从燃烧室(21)排到排气通道中的废气导入到进气通道中;第二排气再循环通道(55),其将比连接有第一排气再循环通道的排气通道部位更靠上游的排气通道和比连接有第一排气再循环通道的进气通道部位更靠下游的进气通道进行连接,从而将从燃烧室排到排气通道中的废气导入到进气通道中。经第一排气再循环通道导入到进气通道中的废气量被控制在第一目标废气再循环量,经第二排气再循环通道导入到进气通道中的废气量被控制在第二目标废气再循环量。当燃烧室中的燃料燃烧时的火焰温度处于容许上限火焰温度以下时,第一目标废气再循环量被设定为,对应于内燃机运转状态而被设定的第一基准废气再循环量,并且第二目标废气再循环量被设定为,对应于内燃机运转状态而被设定的第二基准废气再循环量。当燃烧室中的燃料燃烧时的火焰温度高于容许上限火焰温度时,第一目标废气再循环量被设定为第一基准废气再循环量,或者被设定为小于第一基准废气再循环量,并且第二目标废气再循环量被设定为高于所述第二基准废气再循环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438041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0780016415.6
申请日:2007-07-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0871 , F01N3/2013 , F01N9/00 , F01N11/00 , F01N13/0097 , F01N2550/22 , F02D41/028 , F02D41/083 , F02D2041/026 , F02D2200/503 , F02D2250/24 , H02J7/1446 , Y02T10/26 , Y02T10/47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在不给电池施加过量负荷的情况下更加稳定地运行附有电加热器的催化剂用的电加热器来更为可靠地升高排气净化装置的温度的技术。该技术包括电池和利用该电池供应的电功率运行并加热吸留-还原型NOx催化剂的电加热器,其中,从吸留进入吸留-还原型NOx催化剂中的SOx吸留量等于或大于S1的点处预测会在不久之后执行SOx中毒恢复过程(S102),并且通过提高交流发电机的发电电压(S103)来增加电池的充电水平(S106)。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