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92452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016457.2
申请日:2005-11-2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新型镍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具体地讲是公开了一类用手性螺环单磷(膦)配体和镍形成的新型金属络合物及制备方法与用途。该类金属络合物由于其中的手性配体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活性和不对称诱导能力。这类催化剂有广泛的用途,比如在催化α-取代芳香基乙烯和乙烯的不对称烯氢化反应中,能够以很好的化学选择性和高达99%的对映选择性得到一种非常有用的具有全碳季碳手性中心的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562926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19007.4
申请日:2004-04-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手性螺环双膦配体及其关键中间体螺环二酚、其合成方法以及本发明螺环双膦配体的醋酸钌络合物在α,β-不饱和羧酸的不对称催化氢化中的应用。本发明螺环双膦配体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化合物,如可作为手性配体用于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特别是本发明双膦配体的醋酸钌络合物对α,β-不饱和羧酸等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具有很高的立体选择性,ee值最高达到98%,同时兼具高反应活性、高转化数(S/C=10,000)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1563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011055342.5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C253/00 , C07C255/33 , C07C255/37 , C07C255/35 , C07C255/36 , C07C255/44 , C07C255/42 , C07C255/03 , C07C255/52 , C07F5/02 , C07C255/34 , C07C255/40 , C07C255/07 , C07F7/08 , C07F15/04 , B01J3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使用具有式(I)所示的偶氮化合物作为氰化氢替代物合成腈的新方法。本发明使用廉价易得且低毒的偶氮化合物替代剧毒的氰化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操作简便,适用性广泛,且可以大规模应用的氢氰化反应。本发明可以克服现有腈类化合物合成方法中使用剧毒氰化氢或高成本替代试剂的缺点,无需外加活化试剂,条件温和,可以适用于放大量与连续投料反应,为制备腈类化合物提供了一个实用有效的方法。#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431563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1055342.5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C253/00 , C07C255/33 , C07C255/37 , C07C255/35 , C07C255/36 , C07C255/44 , C07C255/42 , C07C255/03 , C07C255/52 , C07F5/02 , C07C255/34 , C07C255/40 , C07C255/07 , C07F7/08 , C07F15/04 , B01J3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使用具有式(I)所示的偶氮化合物作为氰化氢替代物合成腈的新方法。本发明使用廉价易得且低毒的偶氮化合物替代剧毒的氰化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操作简便,适用性广泛,且可以大规模应用的氢氰化反应。本发明可以克服现有腈类化合物合成方法中使用剧毒氰化氢或高成本替代试剂的缺点,无需外加活化试剂,条件温和,可以适用于放大量与连续投料反应,为制备腈类化合物提供了一个实用有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97079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66247.8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F9/58 , B01J31/24 , C07B41/02 , C07C213/00 , C07C213/08 , C07D317/66 , C07C215/10 , C07C217/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吡啶环上4‑位取代手性螺环胺基膦配体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吡啶环上4‑位取代手性螺环胺基膦配体是具有式1所示的化合物,或其消旋体或旋光异构体,或其催化可接受的盐,主要结构特征是具有手性螺二氢茚骨架和具有吡啶基团。该吡啶环上4‑位取代手性螺环胺基膦配体可以由具有螺环骨架的7‑二芳/烷基膦基‑7′‑氨基‑1,1′‑螺二氢茚类化合物为手性起始原料合成。该吡啶环上4‑位取代手性螺环胺基膦配体与过渡金属(铱)盐形成配合物后,可用于催化α‑芳胺取代内酯化合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TON达到5000)和对映选择性(高达98%ee),具有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693498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59508.5
申请日:2016-03-2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C51/353 , C07C57/42 , C07C57/03 , C07C57/60 , B01J3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1/353 , B01J31/24 , B01J2231/321 , B01J2531/004 , B01J2531/847 , C07C57/03 , C07C57/42 , C07C57/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甲酸和炔烃合成a,b–不饱和酸的方法,具体是在镍催化剂作用下使用甲酸和炔烃合成a,b–不饱和酸的方法。催化剂用量为底物物质的量的0.01~2 mol%,酸酐用量为底物物质的量的3~30 mol%,乙炔气压力1~10 MPa,反应温度为25~100℃,反应时间为5~12小时。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炔烃氢羧化的缺点,无需使用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整个过程反应条件温和、效率高、选择性好,是一条符合绿色化学并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制备a,b–不饱和酸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89267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46052.1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F9/50 , B01J31/24 , C07B41/02 , C07C67/31 , C07C69/675 , C07C69/708 , C07C269/06 , C07C271/22 , C07C231/12 , C07C235/06 , C07C29/145 , C07C3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9/5022 , B01J31/189 , B01J31/226 , B01J31/24 , B01J31/249 , B01J37/04 , B01J2231/643 , B01J2531/827 , C07B41/02 , C07C29/145 , C07C29/149 , C07C67/31 , C07C69/675 , C07C69/708 , C07C231/12 , C07C231/18 , C07C235/06 , C07C269/06 , C07C271/22 , C07F9/5054 , C07F9/655363 , C07F15/0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性螺环膦-氮-硫三齿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手性螺环膦-氮-硫三齿配体是具有式I或式I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消旋体或旋光异构体,或其催化可接受的盐,主要结构特征是具有手性螺二氢茚骨架和具有硫醚基团。该手性螺环膦-氮-硫三齿配体可以由具有螺环骨架的7-二芳/烷基膦基-7′-氨基-1,1′-螺二氢茚类化合物为手性起始原料合成。该手性螺环膦-氮-硫三齿配体与过渡金属盐形成配合物后,可用于催化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特别是其铱配合物在β-烷基-β-酮酸酯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中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用量可为0.0002%摩尔)和对映选择性(高达99.9%ee),具有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355997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714176.3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C69/675 , C07C69/708 , C07C69/732 , C07C67/48 , C07C31/20 , C07C33/26 , C07C29/149 , B01J31/24 , C07D309/04 , C07D471/04 , C07D473/10 , C07D211/12 , C07B53/00 , C07B5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69/675 , B01J31/181 , B01J31/189 , B01J31/24 , B01J31/249 , B01J2231/646 , B01J2531/827 , C07B53/00 , C07B57/00 , C07B2200/07 , C07C29/149 , C07C31/20 , C07C33/26 , C07C67/48 , C07C69/708 , C07C69/732 , C07D211/02 , C07D211/12 , C07D305/06 , C07D309/06 , C07D309/30 , C07D473/06 , C07C67/333 , C07C2601/14 , C07D309/04 , C07D471/04 , C07D473/04 , C07C31/2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旋δ-羟基酯不对称催化氢化的动力学拆分及其应用。采用手性螺环吡啶胺基膦配体的铱催化剂,在碱存在的条件下,对外消旋的δ-羟基酯进行不对称催化氢化,得到具有一定光学纯度的手性δ-羟基酯和1,5-二醇。该方法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经济、可操作性好、环境友好、以及适合工业生产的新方法。可以在较低催化剂的用量下以非常高的对映选择性及收率获得光学活性手性δ-羟基酯和1,5-二醇。该方法所得到的手性δ-羟基酯和1,5-二醇可做为关键手性原料用于手性药物利索茶碱((R)-lisofylline)和天然产物麝香猫((+)-civet)、(-)-indolizidine 167B、毒芹碱((-)-coniine)的不对称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53214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18039.1
申请日:2011-12-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49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的不对称合成方法。采用易于通过文献方法合成的α-芳氧基取代环己二酮单乙二醇缩酮为原料,经不对称催化氢化、氧化、还原Heck反应等多步反应合成了手性药物加兰他敏(结构式I所示)和力可拉敏(结构式II所示)。该合成方法具有步骤简便、收率高、成本低、直接得到光学活性产物等优点,本发明适合规模化生产手性药物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
-
公开(公告)号:CN1156482C
公开(公告)日:2004-07-07
申请号:CN01131091.X
申请日:2001-09-2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F9/6571 , B01J31/22 , C07C227/16 , C07C229/06 , C07C55/02 , C07C51/36 , C07C69/34 , C07C67/303 , C07C211/24 , C07C209/7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手性配体化合物的合成,具体地讲是一种螺环亚磷酰胺,它是下述化学式的化合物,式中:R1、R2分别为Me、Et、i-Pr、n-Bu、c-C6H11、(CH2)4、(CH2)5、CH(CH3)Ph、CH2CH2OCH2CH2中的一个,R1、R2可以相同,也可不同。本发明以螺环二酚为原料与取代亚磷酰胺进行反应,生成螺环亚磷酰胺。该螺环亚磷酰胺中的螺二氢茚结构具有轴向手性,因此该类化合物有两个旋光异构体:右旋螺环亚磷酰胺和左旋螺环亚磷酰胺,本发明可作为手性配体用于不对称的催化氢化反应(去氢氨基酸、烯胺及衣康酸),对该氢化反应具有很高的立体选择性,e.e.值可达到99%以上。
-
-
-
-
-
-
-
-
-